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周坤
今年夏天,17岁的王航(化名)又重新拿起心爱的篮球,站在阔别已久的球场上,挥汗如雨。
就在三年前,家住蚌埠市固镇县的王航,因为膝关节的疼痛,反反复复困扰他很长时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篮球梦。
在杭州打工的父母,带着他辗转各大医院就诊,医生却仍无法给出一个结论,基本考虑是青春期的生长痛。然而,除了运动多了疼痛,晚上也会时不时痛醒。
“最后到了杭州,浙大二院的医生考虑是骨样骨瘤。更没想到的是,老家蚌埠就有名医,于是第一时间决定回老家手术。”王航的父亲说,得知浙大二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严晓波在蚌埠常驻,他直接买了返乡的高铁车票,决定回蚌埠治疗。
最终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浙大二院安徽医院),严晓波团队与天玑机器人默契配合,为孩子快速、精准地完成骨肿瘤的定位和切除。
浙大二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严晓波运用天玑机器人为患者手术。蚌医大一附院供图
“不用跑到浙江,就能让浙江专家做手术,简直太方便了!”王航的父亲感慨道。
一直以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分级诊疗、影响人民群众医疗获得感的难题。为此,我国目前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安徽省,目前获批的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全部开诊,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大病不出省”的目标如何实现?跨省、跨区域就医减少了吗?当地老百姓的满意度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都得以体现。
202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打造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大二院安徽医院。
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党委书记钱志刚称,浙大二院已分批次派驻管理及医护骨干65人,其中含常驻人员28人,专家指导37人次,通过推动“管理、技术、品牌”三平移,全面提升皖北地区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在蚌医大一附院指导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蚌医大一附院供图
开展骨肿瘤新技术近10项,填补了皖北区域骨肿瘤空白;高质量完成28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平移工作,其中8项新技术为安徽省首例;累计完成11个名医工作室签约揭牌,签约揭牌数居安徽省同类项目医院前列……谈起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两年的成就,钱志刚如数家珍。
记者看到,在蚌医大一附院门诊部,医院划出独立区域,设立浙大二院安徽医院门诊专区。在候诊区,你会听到五湖四海的口音。
如今每周三、周四来到这里坐诊,成为浙大二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浙大二院安徽医院副院长邱福铭的固定行程。两年来,他最大的感触是,随着诊疗的规范化,医院的知名度、群众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
今年1—7月,浙大二院安徽医院门诊专区接诊患者达31005人次,已完成全年目标量(5万人次)的62%;独立设置的浙大二院安徽医院甲乳过渡病区、消化肿瘤过渡病区两个病区出院患者达5064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92%;同时,该院骨肿瘤手术较同期增长33.28%。一个个数据证明着邱福铭的话,并非虚言。
“在蚌医大一附院,我们看到了非常好的、雄厚的骨科技术基础,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的契机下,深度发展学科建设,提高蚌医大一附院在皖北乃至安徽整个地区学科的影响力,这里的技术平台这么好,未来可期。”邱福铭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5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