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来自家门口的“医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2 07: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不久前,两个医疗领域的签约合作,吸引了不少合肥人的关注。

3月30日,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医联体签约;就在同一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长征医院签订区域医联体合作协议。

跨区域的医疗合作何以密集?又“催生”了哪些“最强科室”?类似的合作是否可以长效惠及合肥市民?一起看看这张“最新处方”。

“不用再跑去外地”

十几平方米的诊室,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3月30日,他把这间诊室从上海“搬”来了合肥。

诊室外,闵成(化名)和父母正等待着吴小华的门诊叫号。数个小时前,他们得到吴小华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西院坐诊的消息,连忙退了六张去往上海的高铁票。

一切要从四年前说起。2020年,闵成的母亲体检中查出卵巢癌,四期。几经辗转,闵成将母亲送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彼时,吴小华主任是闵成母亲的主治医生。

手术成功后,闵成的母亲开始持续性复检化疗。短则两三月,长则小半年,或闵成或父亲,又或他们俩一起,便要陪着母亲长途奔波至上海,根据其身体指标拿最新治疗方案。“尤其是一些关键指标若发生变化,需要去找吴主任调整。我们倒没什么,主要是母亲,来回跑‘遭罪’。”

现在转机出现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仪式,闵成在“家门口”就能挂到吴小华主任的专家号。

“不用来回跑之外,专家号更方便挂。”这是两家医院“携手”以来,闵成最大的感受。

无独有偶,市妇幼保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约的同一天,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官宣加入上海长征医院医联体单位,双方合作的重点放在骨科及脊柱外科。

而在此前不久,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也以医联体形式加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目前两院合作学科由原有的16个增至20个,交流互融也在持续进行中。

通过跨区域合作的形式,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京沪优质医疗资源来到了合肥人身边:

市一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眼科方面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肝胆胰外科的建设;市二院与上海胸科医院共建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市三院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合作,促进过敏反应科发展;市四院与南京脑科医院开展合作,揭牌成立合肥市焦虑抑郁诊疗中心;市骨科医院与上海大学合作成立“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合肥分院”,开展创伤、骨病及转换医学等研究项目。

寄予希望的“牵手”

签署协议只是敲槌定音,但合作的辐射成效此前已经出现。

今年2月,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陈果遇到了一位罕见的子宫内高级别肉瘤患者,这是她临床近二十年遇到的第二例。由于院中临床样本量较少,这让陈果对后续治疗犯了难。

“与其说患者选择医院,不如说患者在选择医生。”在陈果看来,除了理论学习之外,临床经验更多源于病例样本的研究。“通过治疗分析与相关资料文献查询,患者病理显示为癌肉瘤。但资料文献始终是书本理论,疑难复杂的病例各有各的不同。”

为此,陈果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在与该科主任医师陈小军作病例交流后,陈果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样本重新优化了治疗方案,如今患者恢复状态良好。

上个月,市妇幼保健院执行院长郑明明主刀成功实施了一例高难度的胎儿镜下气管封堵术(FETO)。在提升先天性重度膈疝患儿存活率之外,这台手术也为华东地区在胎儿镜治疗领域获得新突破。

郑明明是全国知名妇产科(胎儿医学)专家,也是合肥市卫生健康系统多年来首位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执行院长。

在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他的加盟对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及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特色学科发展、科研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合肥不少医院会定期派遣医生赴外地进修。市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市属公立医院已全部“牵手”长三角高水平医疗机构。

合作并非易事

跨区域“牵手”,并非易事。

“从妇科看来,安徽省外转治疗的病人相对还是较多,尤其在妇科肿瘤方面占比更高。”让更多患者不用奔波,在省内市内即可得到高水平治疗的想法,在唐智国心里愈加迫切。

9个月前,以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的身份,带着促成两院合作的任务,唐智国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虽然已是省内最大的妇幼专科医院,但原则上,妇科医生多数只能负责盆腔部分手术。然而以卵巢癌为例,这类患者往往最大问题在于,发现时大多已经转移累及其他脏器,需要请其他学科帮忙。如果想惠及这方面的患者,多学科汇集的妇瘤科亟待建设。”唐智国说。

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来肥也不只是人来到合肥这么简单,满足诊疗需要的平台等也需相应提升。“比如一些特殊医疗器械保障,平台提升等也寻求到了支持。”

对唐智国来说,政策支持就是取得合作的重要保障。

早在2022年,合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已印发《合肥市卫生健康“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实施方案》,以“三名工程”加快建设卫生健康事业。

《方案》要求,在强化区域合作方面,将安排区域医疗合作专项资金,通过合作办院、设立新院、组建医联体、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国内顶尖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团队、知名医院品牌。从设施设备配置、专科人才培养、技术水平提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扶持薄弱专科发展。

“市属医院以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开展区域医疗合作,具体包括医联体、专科联盟、联合办院等多种类型。”市卫健委医政处负责人介绍道,不论以何种形式开展两地合作,提升医疗技术理念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病有优医的健康服务需求,都是不变的重点。

“医靠”让人安心

三次赴沪,最终唐智国达成心愿,顺利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医联体签约。在为期三年的合作期间,后者将在肥设立上海专家门诊,专家来肥坐诊手术,在定期病例会诊、国际先进技术平移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力求最大可能让本地患者不奔波出省市,就可以得到专科内最优质的治疗。”对于唐智国来说,此次合作只是起点。给予他信心的是,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的一段话:“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有关临床重点专科,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

与此同时,《方案》也进行了明确布局。

通过育“名医”、建“名科”、办“名院”,合肥将积极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临床医学中心、省重点专科和省级中医医疗中心等。

“我们鼓励市属医院引进高水平医院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同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市组建新一批以领衔人姓名、专业命名的名医(名中医、名专家)工作室,通过一对一带教、服务基层等方式促进中青年医疗卫生人才成长提高,加快实现本地医院自身的人才‘造血’。”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周六,吴小华团队将再度来肥坐诊。闵成打算再挂个号,根据这段时间母亲的指标变化,详细咨询用药等照顾问题。

“不用‘劳师动众’,母亲自身去医院压力和抗拒也小了不少,毕竟就在家门口。”闵成笑着说。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许露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合肥市二院“牵手”上海长征医院 将全面提升脊柱外科水平
大皖新闻讯 3月30日上午,上海长征医院与合肥市二院签订区域医联体合作协议,合肥市二院成为上海长征医院脊柱专科联盟成员之一,标志着两院正式进入区域医联体合作发展的新起点。据悉,
2024-03-30 17:06:00
名医家乡行 义诊暖乡亲!皖籍名医与长三角医疗专家走进合肥市二院
...籍名医家乡行”暨“长三角医疗专家安徽行”义诊活动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门诊四楼大厅内人头攒动,不少市民早早地来到医院排队等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就诊。义诊活动现场。合
2024-06-29 16:25:00
沪皖联手 深度融合 打造专病一站式诊疗平台
...孙加源呼吸介入名医工作室、刘旭心房颤动名医工作室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时揭牌。这是自去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成立以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市胸科医院
2024-03-15 17:10:00
罗清泉肺部肿瘤名医工作室落户合肥
...,上海市胸科医院罗清泉肺部肿瘤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此次揭牌标志着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合作共建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迈入实质性阶段。未来
2023-06-09 02:31:00
合肥市一院:家门口有“妙手” 用特色“引流”患者
...频道人民网合肥11月13日电(记者周坤)11月12日一大早,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春来到了合肥市高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三是他的专家门诊坐诊时间。此次门诊前,李春
2024-11-13 11:29:00
男子遭遇“血管外科最凶险疾病”
...合肥上海“两地合作”成功救治本报讯 9月25日,记者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滨湖院区血管外科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冯睿指导下完成一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
2023-09-26 00:14:00
从“新”出发!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桥院区正式启用
...。12月24日,上午,经过五年建设筹备,新桥国际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桥院区)正式启用。据悉,新桥国际医院位于雄安路与分水岭路交口,地处合肥、淮南、六安交界地带。医院总建
2023-12-24 17:03:00
...位到肺部病灶……这仿若科幻电影般的场景,近日出现在合肥市二院的手术室。8月28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的技术支持下,合肥市二院胸心外科团队率先在省内应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2024-08-30 16:09: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方 舢前不久,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居民徐勇芳,因脑梗导致四肢麻木无力。于是,她在老伴的搀扶下,步行不到10分钟,住进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别看
2024-04-28 02: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