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7:24:00 来源:戏说三国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大诸侯,以一个小小的陈留郡起家,先攻克满目疮痍的兖州,然后再和袁术瓜分豫州,接着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建都。还没来得及休整就攻打徐州、青州,途中还经历部下叛乱导致兖州被吕布夺走一大半,好不容易击败吕布和袁术,又要和实力强国他数倍的袁绍开战。官渡之战差点打光了曹操的家底,幸好袁绍是个庸才被曹操反推。后来7年时间里曹操蚕食、吞并袁绍领土,最终成为天下霸主,也为后来曹魏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像曹操这种枭雄,很多人一定以为他应该很喜欢奢华、讲排场。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历史上的曹操可是非常简朴,甚至用两袖清风来形容都不为过。

带领屯田,不收百姓粮食

曹操起兵的过程非常艰苦,因为陈留是个四战之地,周边都是比他还强悍的对手,为此曹操特意驱虎吞狼,经常教唆、煽动周边的诸侯火拼,自己安心发展。等诸侯火拼两败俱伤后出兵夺取战果。就这样一轮接着一轮,终于拿下中原地区。后来因为经费补助,曹操不想象周边的诸侯一样对老百姓收取沉重的赋税,他又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建立一直几千人的官盗,专门发掘领地内的帝王陵寝,把里面的财报变现来当军费、支持城市发展、补贴老百姓。虽然获取了很多财宝,但曹操分文不取,而是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因为连年战乱错过了春耕,老百姓的收成很少。而且部分地区满目疮痍,城市内都凑不出足够的青壮年来种地,曹操心疼老百姓,特意发明了一套"屯田法",让手上的士兵轮流屯田、种地,尽最大可能把粮食种满,收成的时候除了可以自给外还可以补贴老百姓。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因为曹操军事能力很强,当他占领一块地区后,这个地区就能够保持长久的安宁,和其他地区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百姓虽然不识字也比较麻木,但通过很多从别地区逃荒过来的流民都能清楚两边的区别,也从内心里感谢曹操。每当到秋收季节时曹操喜欢巡视农田,很多认识他的百姓都想把自己的收成送给曹操一部分,每次曹操都婉言谢绝。春耕时期曹操没有领兵出征时总会亲自带着部下一起种田,还命令部队一定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甚至下达了禁酒令。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曾经北海相孔融仗着自己士族、名人的身份私自酿酒,甚至还糟蹋粮食,对此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曹操知道后不动声色请孔融回来谈事,期间特意和孔融提到了粮食紧缺,老百姓吃不饱的现象。没想到孔融则说,老百姓向来低贱,我们已经给他们足够的安全了,吃不饱就吃不饱了。酒是我们文人阶级象征也是品味象征,不仅不能禁酒,而且还要邀请天下士族一起喝酒。曹操听了勃然大怒,果断命人斩杀孔融。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得到战利品全部分给部下,自己一分不留

曹操戎马一生攻城略地无数,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城破之后都要给部队放假三天,让士兵们尽情享乐,劫掠!曹操虽然不喜这种做法,但他也改变不了。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约束部队,保护老百姓的安全。事后很多人都会将"战利品"送给曹操,曹操虽然接纳但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囤积起来继续赏赐给有功的将士,自己从没拿任何一件东西。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曾经曹操有一个亲卫在夜间执勤的时候睡着了,按照那个时代的刑法,这个士兵玩忽职守当斩!曹操知道这个士兵向来踏实,也从未犯过错,这一次肯定另有原因,特意询问原因。后来得知是因为士兵的母亲病重,士兵日间照顾母亲夜间还要站岗,承受不住才打瞌睡。曹操哈哈一笑赦免了他的罪过,然后又命人从库房里拿十匹布给这名士兵,允许他放假回家侍奉母亲,军饷照常发放,等母亲病好了再回来,把士兵和手下感动得五体投地。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王后称曹操勤俭节约,菜食粟饭无鱼肉

后来曹操称公称王,整个班底特意为曹操修建了非常豪华的铜雀台,作为曹操日常办公、起居之地。按照曹操的功绩,其实他做皇帝、住皇宫其实也可以,这么做已经是冷落曹操了。但曹操还认为铜雀台太华丽,每天的开销太多,甚至在登基仪式当天特意拿这件事来说事,嘱咐官员们以后不要再铺张浪费。

曹操最喜欢的部将曹洪经常找曹操喝酒,曹操招待他的并不是大酒大肉,而是自己日常吃什么就拿什么招待。曹洪生性奢华也非常贪财,每次喝酒的时候都会以弟弟的身份数落曹操这个哥哥,认为他太简朴了有失身份。曹操每次都笑呵呵告诉曹洪,既然这样那你还不支援我这个做哥哥的一点?曹洪转头都会让人给曹操送酒肉,曹操收下后转手就送给其他人。

曹操虽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历史上曾经记载曹操的卞夫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吾事武帝四五十年,菜食粟饭无鱼肉,行俭日久,不能自变为奢。"意思就是她嫁给曹操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吃的粗茶淡饭,从来没有因为地位的迁升而改变。其实曹操已经是权倾天下的大人物,还能保持如此勤俭,这份品德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小结

假如因为受到年代生产力限制和战乱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资紧缺,让曹操不得已只能奉行简朴,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但认真来看其实真站不住脚。因为曹操自己都说过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就是说门阀士族家里的大鱼大肉多得都坏掉了,可见那个时代的掌权者还是可以支配很多资源的。

而曹操这么做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自己的志向,以及对老百姓好的初衷。他的志向是为了平定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自己奉行节约就能为集团省一分钱,多带动几个人节约就能省更多的钱。用这些钱来打造军队,自然战力更高,统一速度更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21: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国为何能成为战国首个中原霸主
...行的井田制。打破原本井田制下固定的土地界限,解放了老百姓多余的生产力,投入到新的土地的生产中。而且允许土地的私,有买卖,正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巩固了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
2024-07-03 16:38:00
千年梨树发新芽:“孔融让梨”让的究竟是哪里的“梨”
...《山阳志》记载,古时候,潍水泛滥,淹没村庄和农田,老百姓为躲避洪水,跑上博陆山活命。洪水过后,百姓啼饥号寒,遂有瘟疫流行。东海麻姑来到博陆山,住进山洞,在博陆山和附近的青龙山
2024-03-01 20:35:00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之外,孔融的缺点还体现在没有投靠当时有潜力成为北方霸主的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手下有个叫左承祖的幕僚建议孔融投靠袁绍或者曹操,但孔融坚决不同意,当时北方几乎所有的城池都在选边站,
2023-08-24 16:32:00
三国名臣郑浑因救人无数,因此治下百姓生的孩子都叫郑
...垦荒田,从事农桑的。严惩溺死婴儿的。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害怕严刑峻法,只能被迫听郑浑的命令。但是随着农桑的丰收,百姓这才感受到了好处,人口也多了起来,百姓为了感谢郑浑,给这
2023-04-19 07:05:00
宋襄公为什么会沦为后人的笑柄呢
...公称霸中原,先后15次会盟诸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宋襄公和齐桓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虽然宋国的国力非常弱小,但是宋襄公一直想要成为齐桓公一样的人物。宋襄公的霸主梦想因为
2024-04-25 11:42:00
...“内涵”,仅仅靠一张漂亮的脸蛋,甄宓怎么可能让河北霸主袁绍的儿子袁熙和曹操的儿子曹丕爱得死去活来呢?要知道,对于袁熙和曹丕这样的顶级太子,党,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美女。根据一些民
2024-05-22 15:47:00
孔融让梨的典故主人公孔融结局如何
提起孔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所接触的一号人物。他的孔融让梨的典故,让我们大家学会了谦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结局却是非常悲惨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孔
2023-04-19 20:30:00
三国奇才陈登文能治徐州,武能破孙策,可惜英年早逝
...土地问题,开凿水利设施,短短几年就搞了大丰收出来,老百姓交口称赞。(陈登)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三国志陶谦死后,刘备接管了徐州,这就是小说里的三让徐州的故事
2023-02-17 21:44:00
三国时期曹操的屠城行为
...外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叫声。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千里之间没有人烟的悲剧难道不是曹操自己一手造成的?曹操自己在屠城的同时
2023-08-23 15: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