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是谁把胡雪岩捧上神坛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14: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23年,有近代商圣之称的胡雪岩出生在了安徽绩溪,绩溪地方不大,但却是人杰地灵,除了胡雪岩之外,这里还是胡宗宪、以及那位不方便提名字的领导的故乡。

胡雪岩出生时家庭条件就不怎么好,后来他父亲又早早去世,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好到相对发达的江浙地区去打工。

胡雪岩打工的地方是一个钱庄,后来不知道是他哪方面有特长,就被钱庄的掌柜招为了女婿,跨越了阶级之后,他又接触到了一些官场的人物,一番互相帮助之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还花钱捐了官,成了一个红顶商人,并和左宗棠有了一定羁绊。

再后来,他的钱庄因为被挤兑等原因,他的生意跌入了低谷,他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

因为他曾被抄家查办,还牵涉进了一些朝廷上层的问题,所以有关他的很多资料都被刻意抹去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胡雪岩在清末有一定名声,但并没有今天那么响,那么是谁把他捧上神坛的呢?

大约在1922年,一个叫许晏骈的人出生在了胡雪岩发迹的浙江。

这个许晏骈的家族很了不得,据他后来回忆,他记事时,他家就已经衬的起五块牌匾,这五块牌匾中,“含金量最低”的是“七子登科”,那四块含金量较高的,有三块是嘉庆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剩下的一块,则是慈禧太后所书!

也就是说,许晏骈是真正得世家大族之后。

古代的大族之家,除了不差钱吃喝之外,最大的福利就是藏书多,家里的老人对朝廷旧事知道的多,因此许晏骈在耳濡目染之下,就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后来虽然因为国家层面的原因,整个社会都肃静,许家也难免受到了波及,但是许家底蕴依然深厚,许晏骈还是上了一段时间的大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毕业就开始回乡工作,他最初的工作是记者。

后来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空军文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后来被动的被带去了我国台湾省,因为军职的正项收入不高,以及许晏骈本人的文笔确实也很不错,因此许晏骈就开始给内部和外部的期刊杂志投稿赚点外快。

再后来许晏骈还曾因为文笔出众,还做过那边高官的秘书,不过他的志向当时已经不在军中,等到他退役之后,就开始专心埋首创作,当时的搞写作的人都不用本名而是起一个笔名,许晏骈为自己起的笔名叫高阳,他之所以用高阳这个名字,不是因为他沉迷于酒精,而是因为祖上曾受封于高阳。

一开始的时候,许晏骈的文笔虽然不错,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却很难突破固有的套路,再一番研究之后,他才慢慢开创出了自己的独特文风,那就是以历史背景为主脉络,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用小说的笔法去“完善”历史事件。

许晏骈祖宅的附近,有一家药铺叫胡庆余堂,众所周知,胡庆余堂是胡雪岩创办的产业,而浙江又是胡雪岩发迹的地方,因此当地对胡雪岩的了解,要比外地人更多一些,但是因为抄家等多方面的原因,胡雪岩的真人事迹一直都比较模糊。

许晏骈再搞创作的时候,就发现他的文风刚好就非常适合写胡雪岩,胡雪岩这个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又在那段历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详细事迹知道的人又不多......于是许晏骈在收集了一些资料之后,就开始了胡雪岩系列小说的创造。

在许晏骈的笔下,胡雪岩不是靠着老丈人才拿的第一桶金,而是因为机缘巧合之下,“投资”了一个叫王有龄的候补官员,这才借着王有龄的东风做起了自己的生意,但是仔细梳理那段历史就会发现,王有龄也是官宦世家,在去浙江就任之前,人家一直是待在云南的,而且以王家的家世,当年还是伙计的胡雪岩也不太可能帮的上忙。

不过大家最初看《胡雪岩》的时候,都是当小说看得,所以许晏骈当时的一些写法虽然有瑕疵,当时看小说的人也不会去较真。

因为许晏骈是按照小说的写法,去写一个历史人物,所以他为了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让小说的阅读性更强,他就大量杜撰了很多的细节,把一个在历史上真实资料已经不多的人,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经历丰富的人。

在许晏骈的笔下,胡雪岩创业之初视钱财如粪土,玩的都是放长线钓大鱼,在创业的过程中,他又能很好的知人用人,处处都显示出他的手腕和智慧,最后他虽然生意失败郁郁而终,但是在许晏骈的笔下,他的失败也不全是个人问题,而更多的是因为时代的背景所致。

总之一句话,许晏骈的笔下的胡雪岩基本上就是一个完人,更是当时那个时代商人的楷模,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商界教科书般的存在。

而且因为许晏骈是考据流的历史文作者,他所描写的很多生活细节,也不全是杜撰,因此一般人在看他的《胡雪岩》系列小说时,往往容易误认为,许晏骈写的不是小说,而是一本人物传记。(据有些资料显示,当时因为他的小说写得太好,海子里的那位老人曾专程让人去买他的书籍)

因此在许晏骈的小说大卖时(当时高阳和金庸齐名,号称有人的地方有金庸小说,有村镇的地方,必然有高阳的小说),胡雪岩的形象也开始传递开来,当然大家心里的胡雪岩并不是那个真正的胡雪岩,而是许晏骈笔下的胡雪岩。

当时有很多人都想借胡雪岩的形象说事,因此各种人都开始解读起胡雪岩,把他吹成了近代商圣,说什么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就要学胡雪岩,但是大家如果仔细去看这些理论和书籍就会发现,这些专家嘴里的胡雪岩,也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胡雪岩,他们嘴里的胡雪岩都是许晏骈笔下的那个胡雪岩。

恐怕许晏骈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一套小说不光给自己赚来了酒钱,还顺便把胡雪岩捧成了神,并养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而他自己的名字却慢慢的被主流文坛给淡化了,毕竟高阳的名字要是太过耀眼,那么那个被上神坛的胡雪岩就不好拿来赚钱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富甲天下,遗言告诫子孙:勿近白虎
本次故事的主人公是胡雪岩,相信大家都知道,胡雪岩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曾富甲天下,不过各位可知,胡雪岩临终前曾告诫他的子孙:勿近白虎!那么白虎是什么呢,难道这个遗言就是
2023-02-10 16:56:00
...是高阳先生,就是许晏骈,他的晚清系列,如《慈禧全传》《胡雪岩》,以及写清中期曹雪芹一家的小说我都特别喜欢。我喜欢他那种叙事的自如,对官场对政治、对人物拿捏的细节,语言对话的生
2023-10-07 00:13:00
高念华:胡雪岩籍贯之争
胡雪岩关于胡雪岩是杭州人,笔者和同事们在《中国文物报》上已经发表过数篇文章。2010年,杭州胡雪岩研究会编写公开出版的《胡雪岩研究文集》,发表了《胡雪岩:浙江杭州人》的文章。20
2024-01-12 15:18:00
...我们创业经营所应当秉持的底线是什么,为什么同时代的胡雪岩倒下了,而乔致庸的事业还绵延不绝?毋庸置疑,以乔家为代表的晋商,其成功离不开栉风沐雨、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离不开诚信笃
2024-01-19 01:58:00
晚清首富胡雪岩唯一软肋是什么
...”时的口头禅。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近代晚清的胡雪岩凭借神鬼莫测一般的商业才能,和独具慧眼的投资才能,成为了当时中国当之无愧的“首富”而即便有如此雄厚资底的胡雪岩本人也在
2023-11-16 16:38:00
1882年,为了抵制洋商控制生丝价格,胡雪岩利用自己的声望,号召华商大量囤入生丝,抬高价格。当时没人能料到,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会因为这件事而落得家破人亡。胡雪岩,生于道光三年(1
2024-07-23 17:11:00
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是怎么回事?
胡雪岩到底有多少钱?据人们估算,鼎盛时期的胡雪岩,手握两千多万两白银,可谓是富可敌国。不仅如此,胡雪岩还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
2023-01-07 15:17:00
慈禧为什么还要逼死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首富,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清末首富,身上自然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肯定的地方,胡雪岩13岁父亲去世,他只身外出谋生,由于他聪明勤快,很快得到阜康钱庄老板的赏
2022-12-26 16:32:00
利己利人的胡雪岩因何败落
...无徽不成镇”“遍地徽”是对徽州商帮繁荣的真实写照。胡雪岩是徽商的集大成者,然而民国北洋政府编修《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竟然连胡雪岩的名字也没有留下,于是有“清史而立货殖
2023-07-19 16: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