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3 00:27:00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编者按: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作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重庆市巫溪县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版美丽图景正在巫溪大地徐徐展开。

从春天出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联合巫溪县委宣传部、巫溪县乡村振兴局及各乡镇推出《乡村振兴看巫溪》系列报道,讲述一个个村庄的蝶变。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诗人陆游在《初夏怀故山》中,描绘了插秧的繁忙画面。

5月中旬,巫溪县古路镇龙坪村也迎来了一年繁忙的播种季节,每天清晨都能在稻田里看到村民们插秧的身影。而村民身后,连片平整的稻田,就是当地打造高标准农田的范本。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龙坪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忙。特约通讯员 冉梦竹 摄

龙坪大米香 集体经济见成效

“我们龙坪村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拥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这里气候好,所以种出来的大米很受市场欢迎。”村民冉大伯说,不过,前些年大家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形成品牌,大米也没有卖起价格。

2020年开始,龙坪村开始探索集体产权改革,成立了经济合作联合社。村干部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形式,将全村95亩水稻田整合起来,由村集体负责建设、管理,形成了规模化、一机化的种植模式。由于管理到位、种子优化、农药减少,绿色生态的龙坪大米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号,一斤能卖到6元。当年村经济合作社仅仅通过水稻种植就获得收益5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冉鹏说,为了扩大老百姓的增收渠道,龙坪村还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依托生态水稻种植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配以饲养稻花鱼,并多次举办了摸鱼比赛,让游客体验儿时下水摸鱼乐趣的同时共享丰收的喜悦,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有机整合。

“龙坪米的市场反应很好,如何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这是冉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闲暇时就在田坎附近转悠,希望找到出路。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散田碎地连成片 古路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龙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古路镇供图 华龙网发

打破土地界限散田碎地连成片

在冉鹏的眼前,是一片由无数个田坎围合而成的稻田,由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有些农田也一直荒着,他觉得有些可惜。

“如果能让这些分散的土地打破边界,形成一大片就好了,这样就能机械化种植,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说干就干。2022年下半年开始,村里决定要着手打造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龙坪大米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不过,这项工作一开始并不受老百姓待见。

“把地都给集体了,我们平时吃点蔬菜都没有地方种。”“我的稻田里养了鱼,收入还可以,入股集体收入会不会下降?”“这块地是父辈传下来的,入股后会不会拿不回来?”……

对此,村里不仅多次召开了政策宣传会,还逐一上门给老百姓讲解政策。看着党员带头加入,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同意入股。

“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我们还专门拿出了边角地供老百姓种菜。” 龙坪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廷轩说,去年12月,龙坪村第一期5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完毕,涉及200多户,单户最多的有4亩。村民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村集体,每亩每年可得 600元租金,年底还能分红。此外,村民还可在村集体务工,按每天120元结算。

钟廷轩说,今年开始,村里引进了四川的水稻品种,亩产可提升300斤左右。“以前每亩产量在900斤左右,今年预计亩产可达1200斤,老百姓年底又能过一个幸福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融春雨“润”“三农”,重庆市涉农贷款突破8000亿元
...全金融需求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聚焦重庆市“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全面强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配套融资统筹,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精准支持作用,鼓励差异化信
2023-05-09 09:29:00
乡村振兴看巫溪丨上磺镇“稻虾共养”实现一田双收新“丰”景
...来在巫溪的发展前景,佟春光信心满满。他还想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蓝龙虾养殖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到这一特色产业中。上磺村稻虾共生,养出一条振兴路。通讯员 冉梦竹 摄
2023-09-08 11:34:00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牧业和农旅结合。一方面,用好宝贵的耕地资源,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支持下,对稀缺性平坝地区循序渐进宜机化改造成能排能灌、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机械化良田,对坡度在15-25度
2023-07-03 05:54:00
重庆发布农业农村“赛马比拼”两大榜单
...优。“‘四千行动’重点任务进度最佳榜”则聚焦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四千行动”推进情况进行评选。涪陵
2024-03-15 05:42:00
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枧坝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本报讯 连日来,在绥阳县枧坝镇黄鱼坝区的田间地头,挖掘机隆隆作响,来回作业,昔日不规则的农田已成为田成方、管相连、路相通的高
2023-11-06 09:54:00
...高县敖山镇以“三拼三促三提升”抓落实活动为契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以“三拼三促三提升”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2-12-28 16:35:00
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推动“低产变丰产”。寒冬时节,在东营市东营区牛庄
2023-11-27 21:43:00
6万亩高标准农田为乡村振兴注动能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临淄区敬仲镇6万亩高标准农田为乡村振兴注动能□本报记者 张厚新 通讯员 高大为“玉米长长盈满筐,金光闪闪乐农桑。”10月10日,在临淄区敬仲镇李家东村高标准农田
2023-10-22 03:33:00
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希望田”
来源:极目新闻建设高标准农田,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孙庄街道海南村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农田建设的重要
2023-10-30 11: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
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进博会首秀“双国双园”合作落地柔佛州 共建特色产业跨境基地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马来西亚国家馆,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柔佛州政府就“双国双园”共建达成合作意向,标志着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首个跨境基地正式开始落地
2025-11-08 16:30:00
徐家楼街道办事处妇联在惠民社区举行“两癌”救助金发放仪式
鲁网11月8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山东省妇联关于妇女健康的关怀救助政策,切实减轻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的家庭负担,近日
2025-11-08 16:31:00
适老化大调研|华商报记者走访了12座城市公园 适老化方面这些做得还不错 但还有改进空间
深秋初冬,西安各城市公园换上“彩装”,层林尽染间落叶满地,金黄、墨绿与火红交织,正是带父母、孩子游园的好时节。本期适老化大调研
2025-11-08 16:44:00
福州市首届消防趣味运动会火热开跑
福州市首届消防趣味运动会火热开跑119组家庭沉浸式解锁安全技能福州新闻网11月8日讯(记者 杨玉娟 通讯员 林巧玲/文 池远/摄)11月8日上午
2025-11-08 16:44:00
成都56家被认定,首批122家省级博士创新站亮相!
日前,四川省博士创新站交流会在成都召开,首批122家省级博士创新站正式亮相,其中成都市共有56家。博士创新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动的一项旨在打通产学研创新链条
2025-11-08 16:55:00
2025年安徽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总决赛在利辛县开赛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10日,2025年安徽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总决赛在亳州市利辛县拉开战幕。来自合肥、淮北、亳州
2025-11-08 17:58:00
科学防控流感 守护居民健康
为提升辖区居民流感防护意识,掌握科学预防方法,有效降低流感传播风险,11月7日上午,万柏林区地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11-08 18:06:00
11月8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在历经近一个月紧张作业后,榆古路跨滨河西路桥小箱梁应急更换工程顺利完工,桥梁全线恢复通行
2025-11-08 18:06:00
为破解桥下空间“脏乱差”治理难题,消除消防安全和桥梁结构安全隐患,按照市城乡管理局安排,从11月3日开始,市市政建管中心开展了桥下空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