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16:43:00 来源:澎湃新闻

“高坠、火、水,这是法医最害怕的东西。”然而这样一群法医却天天需要和被水泡透了的尸体打交道。

现场勘验、排摸死者社会关系、复原生前轨迹……如果说医生是生命延续的引领者,那么法医便是生命尽头最后的倾听者。

在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中,有这么一支特别的“水警法医”团队,他们平均每年勘验各类涉水死亡案(事)件现场100余个,提取各类生物物证检材1500余份,帮助历年遗留未知名数十余家庭找回逝去的亲人。

2023年12月13日,围绕涉水法医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边防港航分局正式挂牌成立“水警法医工作室”。六名法医,最年轻的是“95后”,平均年龄34岁。工作室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完善水警法医“传帮带”工作制度、搭建警种、警校涉水法医经验交流平台。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工作室揭牌。本文图片除署名外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被江水浸泡迷失的线索

“我们的职责主要是在水域环境下进行法医学勘验和分析,为侦破涉水案件提供科学依据。”来自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法医兼工作室主要负责人邓德元向记者介绍道。

不仅要应对激流险滩、怪石密布的复杂环境,边防港航分局的法医们还要面对水中高度腐败、伴随“巨人观”(尸体高度腐败的表现)乃至“白骨化”的尸体,每一次勘验都是对视觉、嗅觉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和考验。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邓德元工作照

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邓德元正准备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却发现理论和实操的截然不同。

有一次,他同师父去现场勘验一具浮尸,面对已被泡出“巨人观”的尸体及其身上多处巨大创口,邓德元一筹莫展。师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尸体胸口处“一过性”伤口非人力所能造成,大概率是由经过船只螺旋桨打击形成的,可排除是凶案。同时根据尸体的腐烂程度和这两天黄浦江的潮汐走向,落水点大概率就在打捞地附近。

果不其然,依靠这一关键线索,民警迅速锁定搜寻范围,很快在上游80米处发现了死者的随身物品及一封手写遗书。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邓德元工作照

此后,随着工作经验积累,邓德元慢慢意识到水警法医的特殊性,除了需要掌握一般法医的业务技能,还要熟知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黄浦江的潮汐、水纹等水域特点,研究江中微生物分布及鉴别非人力可形成的创口痕迹等“独门绝技”。

邓德元说,不同的季节水文气候也不同,在黄浦江上夏天尸体24小时内就会腐败浮出水面,而在冬季一些尸体可能要浸泡两三个月才会浮出水面得以被打捞发现。

“水流冲击可以带走尸体上的很多伤痕痕迹,许多物证都会在水流里丢失。”要寻找到逝者的真实身份,法医的工作们不仅仅停留在尸检室里。

2011年,邓德元跟进一起刑事案件长达一年半,为了尽快还原尸体背后的真相,曾经四天四夜未合眼持续勘验。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邓德元工作照

设立全国第一家“尸调办”

2020年,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分局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尸调办”,并根据前期经验总结,制定出符合水中尸体调查的“5w”工作法——“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为何)”,并将其推广至各分局水上派出所,要求对未知名尸源核查提供更详实的检验结果和更严谨的调查结论。

三年以来,上海核心水域尸源调查成功率逐年攀升,今年已超过90%,帮助数十名逝者找到了回家的路。

为更快速厘清尸源、更高效追踪痕迹、更准确还原真相,边防港航分局自今年年初,积极联合上海市复旦大学医学院法医系开创多项研究课题,警校联合,开拓创新水警法医工作新模式,将精尖技术和先进设备“跨前一步”运用在勘验环节。

“二十多年前我们水上派出所打捞出一具几乎只剩骨架的尸体,由于当时技术有限,生物检材缺失较多,无法查清死者身份信息。就在最近,终于凭借生物痕迹鉴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成功找到了逝者家属。”法医孙连杰说。对于家属而言,即便已过了二十余年,即便只是最后一眼,这依旧是家人最后的挂念。

为了最快勘验打捞现场,防止一些尸体进一步腐败,水警法医们将尸检室设置在了水上的趸船上,生活与工作都在水上漂浮。

“最初趸船还不如现在你们看到的稳,我一上船最先克服的是晕船,有一次我跟船出海,在甲板上吐了四小时,胆汁都吐出来了。”邓德元回忆起最初参加工作时的情景,说笑中透露出不易。

夏日里,尸体上难免弥漫恶臭,还会有大量的蛆虫寄生蠕动,邓德元也曾因为这样的景象呕吐过。冬日里,尸体则由于久泡,出现皂化,表面都是油脂难以接触。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水警法医工作室内景。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图

不愿主动与人握手

水警法医团队共有6人,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刚满28岁,但他们都有个习惯——不主动与人握手。

“他们经常接触尸体,就连我们作为父母都有些接受不了,更别说其他人了,总会有点心理障碍和忌讳偏见。”商庆发的母亲这么说道。商庆发作为队里年纪最小的法医,他家里人一度为他找对象犯愁。

“刚认识那会儿,当我知道他是一名水警法医,经常要和高度腐败的尸体打交道时,对他还有点‘嫌弃’。”回忆起当年的相识,商庆发妻子打趣道。随着法医相关影视剧、纪录片的热播,她渐渐了解到了法医的职责与使命。

“有次我衣服的扣子掉了,我看他熟练地帮我缝上,我便开玩笑地问他跟谁学的,他告诉我,每次尸检后,他们都要尽力将死者遗体小心缝合修复,不让他们承受更大伤害。”当时她内心深受触动,也由此钦佩法医这份职业,用手中的解剖刀去还原清白与公道。

在已经“巨人观”的尸体上寻找蛛丝马迹,这些法医为死者寻找回家之路

水警法医工作室内景。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图

“电视剧里的法医秦明是高大帅气的,你看看我们都是皮糙肉厚的。”邓德元开玩笑说,自己原本是医学院毕业的,没想到选择法医工作之后,不用面对医患关系,但要处理自己和逝者家属的关系,“我们尽量用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话去解释死者身上的体表特征,让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结论和事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情况。”

记者发现,一次性手套、口罩、洗手液、护手霜等日用品在法医办公室随处可见,这些都是由各自家属共同准备的。在他们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时,“后援团”也化作微光,默默守护着他们。

此外,依托水警法医们的大数据调研及实地排摸,边防港航分局在黄浦江、苏州河标记出了10多处涉水警情重点部位,结合“水上流动平安屋”和“涉水救助点”的推进建设,通过增加巡逻频次、加配救生圈、绳、杠等救生用具,有效避免涉水事故的发生。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法医韩煦:剑胆琴心绘青春 蛛丝马迹探真相
原标题:法医韩煦:剑胆琴心绘青春 蛛丝马迹探真相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徐飞 罗维舟“韩煦,你怎么长白头发啦!”“嗐,经常熬夜呗。”初见韩煦,她扎着马尾,正在组织同事
2024-04-09 11:14:00
...境,罗应书坚持在杂草丛生、阴森晦暗的树林里搜寻蛛丝马迹,最终在一洞穴内发现纸屑,很快便拼凑出一张快递单。刑侦大队依据这件线索,顺藤摸瓜,成功破案。29年来,罗应书累计解剖检验
2023-01-13 11:47:00
...常死亡案事件现场,检验各种非正常死亡尸体,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梳理出案件的真相,衣服一次次被汗水浸湿……法医,一个神秘又让人敬畏的职业,由于他们经常与尸体打交道,通过
2023-07-28 01:06:00
...队友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是他杀还是自杀?现场的蛛丝马迹能提供怎样的线索?经张娟和队友初步勘验后发现,现场存在好几处疑点。但人命关天,现场家属的情绪很激动,哭着要公安机关尽快给
2023-06-22 09:34:00
...戴上口罩和手套,拿起解剖刀,娴熟地开展检验;在蛛丝马迹中探真相,在实验室里寻真凶,通过DNA技术对现场物证进行检验,为侦查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撑,为审判提供强大的证据支持……她们
2024-03-11 06:53:00
内蒙古通辽一起29年前强奸未遂杀人案告破!
...继日、迎难而上,不放过案件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开展了大量而艰辛的工作。 终于,案件出现新的转机,“1992
2023-11-27 15:41:00
...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得死者沉冤得雪。宋慈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算不错了,他自小出生在一个朝廷官吏家中,学习知识是在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徒弟
2023-08-25 11:23:00
从习惯里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便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
...传,剩下的部分多是个人习惯的体现。而从习惯里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便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01 走路稳,做人稳凯恩斯曾说:“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
2023-09-02 10:35:00
法医最新解读!官方回应通报为何不写明胡鑫宇遗体发现粮仓
...,哪怕(遗体)都已经白骨化了,也能从骨头中找出蛛丝马迹。他还认为,鞋带可以作为缢吊的绳索,也可以作为缢死的物证,但需要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分析。法医解读胡鑫宇案:缢吊死不等同于自
2023-01-31 13: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