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产学研融合的风已经起来了”
全球创新“塔尖”力量在宁分享产业科技创新前沿趋势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昨天在宁召开的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上,全球创新“塔尖”力量汇聚金陵,共谋产业科技创新合作。来自产学研用金等领域的11位领军人物,分别就各自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创新应用进行分享,并共同研讨了产业科技创新前沿趋势、热点技术、产业应用、国际创新合作等方面内容。
大学科研工作应注重市场驱动、需求驱动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复杂,技术和创新从实验室通向产业化、市场化往往面临重重堵点,技术成熟度曲线在该阶段多会形成“产品能见度”的深谷,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
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表示,很多个人投资者不太愿意进入“死亡之谷”,而是更愿意先看到成果已经“跑起来了”、看到“希望了”,再参与投资。对此,张成奇提到,从大学角度来说,更应该注重市场驱动、需求驱动。“我们常说实现‘0到1’的突破,这是从无到有、是大学科研擅长的。‘1到10’是从文章到技术,只有文章是没有办法转化的;‘10到100’才是科技成果转化,也是我们需要做的;‘100’以上才能做产品。大部分是有了‘10’去找‘100’,我们是先找到‘100’即产品需求,再回来找‘10’、帮助它变成‘100’,然后投资人进来一起做到‘1000’,甚至更多。”张成奇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他的观点:“市场驱动、产研合作、二次开发、定向孵化。”
产学研融合劲风正起,未来成果产出可期
“以前高校很多成果最后都是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其中一些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没能很好地落地转化。现在则是鼓励大家将原创性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可以说产学研融合的风已经起来了。”江苏产研院分子工程研究所执行所长陈继涛表示,当前,高校和研究院、产业界的结合越来越多,已经逐步探索出一个比较合适的道路,沟通的桥梁正在搭起。
陈继涛介绍,他所在的分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既是江苏产研院体系下的一个研究所,也相当于北大和江苏产业界之间搭起的一个交流桥梁。研究所发现原创性成果,再让成果在研究院孵化或转化成一个原创性技术,最后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转化成产品。同时,研究所也把企业需求带去高校。“几年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成熟,所以对于未来成果产出,我认为还是值得期待的。”陈继涛说。
“这场大会的举办,正好可以把我们的服务或合作边界进一步拓宽。”提及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陈继涛说。张成奇也提出,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非常重要,中国的特点是有场景、有资金、有数据,很多国家寻求与中国合作,中国也需要他们的支持,所以要敞开大门吸引更多智力资源。
已转移转化技术成果7000多项,未来要达到6个“6”
研究所的建设机制应该是什么、人才团队如何评价和培育、如何找到企业真需求、如何培育未来产业、如何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主旨演讲环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从五个“问号”说起,回顾了江苏产研院建院十年来的探索之路,“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我们探索了‘团队控股’建设研究所,‘项目经理制’选择、评价和培育人才,与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拨投结合’培育原创引领性项目产业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创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十年来,江苏产研院已初步构建了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建有研发载体77家,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400余家,面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7000多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刘庆介绍,未来十年,江苏产研院将不忘初心,继续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34年,江苏产研院将争取建成6家全球影响力的集成创新平台、60家高水平专业研究所,产生600个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600家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年度培养集萃研究所6000个,拥有研发人员60000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