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澳麦“双反”征税提前终止,国产啤麦当自强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8-07 10:31:00 来源:蓝鲸财经

澳大利亚大麦有望重回中国,成为众多国产啤酒企业近期关注的大事件。

8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鉴于中国大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已无必要。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8月5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这也意味着,这场牵动中澳双方各界人士关注的“双反”征税,提前两年结束。

时间回到2020年5月18日,彼时,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自2020年5月19日起5年。

啤酒行业研究人士方刚认为,“双反”措施取消将对整个啤酒行业构成利好,并预测,取消后,“整个啤酒行业的利润率会提升一到两个点”。

在公告发布的前几天,华创食饮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分析,若能通过取消反倾销税,国内啤酒企业成本利好有望持续两年大幅超预期。

受该利好消息影响,当天国内啤酒股价集体上涨,包括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ST西发(拉萨啤酒)、永顺泰(啤酒麦芽第一股)等股价集体上涨。截至4日收盘,华润啤酒上涨幅近3%,青岛啤酒、重庆啤酒涨幅超过2%,领跑酒类板块。

澳麦“双反”措施的取消,为何如此深度影响到啤酒行业?

这是因为,我国进口大麦主要用于啤酒的酿造以及饲料使用,市场缺口较大,进口需求较大。换言之,我国的啤酒生产原料,深度依赖于进口大麦。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啤酒行业每年需要400万-500万吨大麦,而八成以上的大麦需要进口。

在“双反”措施实施之前,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大麦来源国,中国七成以上进口大麦来自澳大利亚。

措施实施后,啤麦三大进口国变为加拿大、法国和阿根廷,去年来自这三个国家的进口大麦,占到进口大麦总数的88.6%。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大麦510万吨,同比大涨35%,进口大麦累计金额130.8亿元,同比大涨62%;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全年进口大麦593万吨,对应金额约107.6亿元。

因此,在为澳麦“双反”措施取消将惠及国产啤酒企业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个现实问题——时至今日,进口大麦仍在一定程度上卡着中国啤酒的“脖子”。

“其实在大麦这个体系当中,我们是非常非常被动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张五九曾在行业会议中这样表示。

实际上,行业对此现象已经有过诸多的讨论。

在今年3月召开的2023年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扩大)会议期间,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以及多位与会代表均提到了关于大麦原料供应等方面的问题与思考。

“啤酒的原料成本压力长期存在,尽管啤酒行业通过结构调整以及风险规避,对原料成本压力进行了转移,但上游产业的变动一定会波及到终端行业,需要规避更多风险。”元月表示。

据其介绍,我国啤酒大麦的使用量近年来稳定在每年500万至530万吨之间,但国产啤麦在啤麦市场的占比仅有10%-11%。

更多的行业人士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竟然在啤酒重要原料方面没有任何的地位和话语权,产业甚至处于两极分化的落后阶段,非常不利。

2021年12月30日,在国产啤酒大麦产业研讨会上,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侯孝海疾呼,除了雪花啤酒自己要在资金、应用、标准、科研上支持和投入外,行业上下游企业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联盟组织和共商共创的机制。

“大声喊出去,要搞国产大麦,这才有人关注。否则一家企业不可能把事情搞好。”侯孝海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相关部门取消“双反”措施的过程中,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啤酒行业表达了重要意见。

今年3月,中国酒业协会向商务部提交了《大麦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复审调查申请书》,主张中国大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请求商务部就继续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必要性进行复审,并根据复审结果取消征税措施。

2022年,我国规上啤酒企业产量3568.7万千升,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1751.1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225.5亿元,同比增长20.2%。横向对比各酒种来看,啤酒也是我国去年唯一取得产量、营收与净利润同步增长的酒种。

因此来说,我国的啤酒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最佳状态。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的高端化空间还非常大,当前行业趋势、大单品的势能已经充分积聚,未来3-5年啤酒行业的高端化将更上一层楼。从利润端看,受益于澳麦进口恢复正常,预计啤酒公司2023年底大麦采购价格将会下降,释放利润弹性。

而当此之时,“提振国产大麦”,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其积极意义便不言而喻。但如何集群体之力,联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提振一个农业产业,还需要更高层级的规划设计和施行方案。

当什么时候国内啤酒企业不再为原料大麦操心了,国产啤酒也就是真正强起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90%的啤酒大麦依赖进口,如何破局?
...农垦集团、春蕾麦芽有限公司等机构、企业联合发起的“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华润啤酒希望从国产啤麦标准化种植入手,提升国产啤麦品质,助力国麦振兴。啤
2023-11-06 14:24:00
产业链缺环断链,国麦振兴需协同机制
...网财经表示。郭刚刚指出,国内的大麦需求应该多样化,国产大麦要走一条差异化高质量的发展路线,而此次邀请澳大利亚专家来沟通交流,希望在育种、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为中国的大麦产业在
2024-01-19 10:24:00
...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表示,国产大麦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在于缺乏协同机制,导致国麦的规模化发展上没有形成合力,从而造成了当今国麦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基于以
2024-01-19 16:08:00
中国宣布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双反”措施
...日宣布,自2023年8月5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中国于2020年5月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为期5年。202
2023-08-04 15:54:00
啤酒消费高端化和经济性并存,华润啤酒公布白酒成绩单首秀
...场就会有较明显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包材、大麦等原材料成本的变化,也对啤酒企业的业绩提升有利。受益于包装物对的成本下降和平均售价的提升,上半年华润啤酒的毛利率同比上升
2023-08-18 22:44:00
啤酒上市公司做强高端化产品矩阵
...国啤酒大麦的使用量近年来稳定在每年500万—530万吨,但国产啤酒大麦年产量不到120万吨,且种植面积还在缩减。因此进口粮食价格就成为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据海关统计,随着全球
2024-05-20 09:59:00
海关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大麦已重返中国市场,中国专家解读
...大利亚总理时隔7年再访华后,解除“双反”的澳大利亚大麦也已重返中国市场。海关总署11月2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了31.37万吨大麦,价值6.35亿元
2023-11-21 11:17:00
中国商务部发公告终止对澳进口大麦征税,澳方积极回应
...,中方8月4日宣布自明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澳方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相关报道还称,澳方将“叫停”就中国对澳大麦征收关税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
2023-08-05 10:11:00
...的澳大利亚产品清单。据估计,这份包括煤炭、葡萄酒、大麦等在内的清单每年让澳大利亚出口商损失上百亿澳元。但自去年澳大利亚工党上台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澳大利亚煤炭、棉花和铜对中
2023-05-21 15:2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编制虚假资料等,中国人寿普洱分公司被罚款35万元 相关分支机构被罚20.5万元
10月14日,普洱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分公司及相关分支机构、责任人,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2025-10-14 17:01:00
渤海人寿原董事长吕英博辞任 寇江华接任
近日,渤海人寿发布公告称,近期,因到达退休年龄等原因,原董事长吕英博辞任渤海人寿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职务。根据天津金融监管局批复核准,由寇江华出任渤海人
2025-10-14 16:17:00
2025年河北省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产融对接洽谈活动举办
京津冀产融对接洽谈活动举办推动产业与金融从“见面握手”变“持续牵手”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2025年河北省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产融对接洽谈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4 08:37:00
李开宇:本轮中长期慢牛行情仍处于上行通道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早盘低开高走,午后震荡上行。创业板指早盘冲高回落,午后有所走强。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19%
2025-10-14 09:38:00
44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增速逾25%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3日,已有56家公司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以归母净利变动最大幅度为准,44家公司预计三季报净利增速超过25%
2025-10-14 09:38:00
陕西石泉农商行涉虚增信贷等问题被罚98万并问责 5 人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康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陕西石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违规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虚增信贷规模被罚款98万元;相关
2025-10-14 10:07:00
华鑫股份选举王智坚为职工董事 张溯枫因工作变动辞任该职
10月14日,上海华鑫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职工董事变更的公告,张溯枫女士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职工董事职务。辞职后
2025-10-14 10:08:0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吕周谦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0月14日,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纪委和河南省新乡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吕周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纪委纪律审查和河南省
2025-10-14 10:35:00
浦发银行:股东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持股比例升至 18.18%
2025年10月13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00,简称“浦发银行”)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10-14 10:36:00
“银发旅居”新消费涌动,今年前9月相关注册量同比增长6.63%
10月10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2025-10-14 10:48:00
周文龙获准任海尔消金总经理
10月13日,据金融监管总局行政许可信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核准周文龙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此外,核准俞文佳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2025-10-14 10:52:00
首件预应力空心板架设完成,中建筑港泉惠石化码头项目跑出“加速度”
10月11日,由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泉惠石化码头项目顺利完成首件预应力空心板架设,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上部结构预制构件安装阶段
2025-10-14 11:02:00
黄力平任万科董事长,其与辛杰均为深圳地铁集团高管
据报道,万科企业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第二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已选举黄力平担任董事长
2025-10-13 14:12:00
“邻聚力·能量跑”燃情开跑,共筑温情社群纽带
秋意渐浓,热情不减。10月9日,在风景如画的锦城湖畔,一场由中铁建物业成都中心精心策划的“邻聚力·能量跑”活动活力上演
2025-10-13 14:22:00
紫金矿业等成立金属复合材料新公司
近日,福建紫金桓烨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建辉,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
2025-10-13 1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