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苏州有了两个国际空港
为上海机场腾出货站资源,节省物流成本
任俊锰
本报记者 任俊锰
多年来,经济强市苏州都没有民航机场,于是每次苏州是否规划要建机场的信息都会引发一阵热议。前段时间,两则关于“苏州空港”的新闻引发关注——11月6日,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三字代码揭牌,昆山启用专属的国际航空三字代码——KHL。12月20日,长三角国际空港苏州航空货运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揭牌,同日苏州航空货运中心首单正式通航,实现上海机场口岸服务功能前置。
苏州这两个长三角国际空港,都与货运物流密切相关,且都与上海机场密切配合。
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总经理宋科介绍,该物流中心空运进出口货物可直通东航物流和上海机场物流两大货站。昆山有了专属的国际航空三字代码KHL之后,货物安检、进口转关等通关程序不仅可以实现空港功能前置,还为企业提供了多一种报关方式选择,有利于货物报关品名复杂、品类多、查验任务较重的产品通关,将惠及保税维修以及电子制造业等企业,从昆山进出口的货物在国内周转时间可由以往6、7个小时缩短至最快约2小时。这不仅有利于昆山货物进出口,也为上海机场腾出宝贵的货站资源,减轻货站压力。
再看长三角国际空港苏州航空货运中心,该中心以苏州虚拟机场与上海实体机场联动对接为抓手,升级虚拟空港及空运直通港模式,叠加机场货站功能,助推“虚拟空港”由“虚”向“实”,目前已实现收运、预安检、理货、报关等功能于一体。预安检、沪苏货运系统对接、区内外货物集拼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创新——12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信达生物的两票冷链药品以及德迅、利盟、华贸三家代理的衣帽品等共计13票、重量超5吨的货物,相继在苏州航空货运中心完成入库、称重、安检申报、预安检等操作后,统一由卡车航班集拼装车运输至上海浦东机场货站,经绿色通道安检后装机,搭乘21日凌晨航班飞往中国香港、美国等地。据测算,该模式可降低超10%的物流成本,整体时效较常规模式可节省6小时以上。
其实,各种跨区域通关便捷化正在长三角各地尝试突破。早在2020年,上海洋山港便与苏州的太仓港开始运行“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太仓顺势提出“沪太同港”,打造“货物进了太仓港等于进入上海港”服务品牌。很快,类似的一体化通关模式在沪苏浙皖各地复制推广。未来,在长三角腹地可能会诞生更多的“无水港”或者“没有机场的虚拟空港”,大家对此见怪不怪,才显得长三角一体化深入人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