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位“小红书”博主推出首部长篇小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4 07:36:00 来源:南京日报

新大众文艺时代,更多文学“新声”在南京涌现——

这位“小红书”博主推出首部长篇小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

在新大众文艺日益蓬勃的今天,越来越多人有了文艺创作的平台和渠道。从以“小红书”博主身份发布《我为父亲写回忆录》引起广泛关注,到出版以江淮医药世家为背景的首部长篇小说《云边之河》,南京80后作家董红伟走出了一条独具个人特色的创作路径。日前,南京市作协和南京出版社以“新大众文艺的文学新声与时代回响”为主题举行分享会,聚焦董红伟创作。此次分享会也是南京市作协“他们在南京写作”系列活动之一。

A成为“写作者”,将个人记忆注入时代之河

正如著名评论家李敬泽所言,文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深入地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家常日用的基本力量,“新大众文艺兴起,人民不仅是文化生活的接受者、参与者,同时也成为能动的创造者。”

“记忆”成为董红伟拿起笔进行创作的原动力。这个记忆既是个人记忆,也是其家庭记忆,而《云边之河》更是结合了里下河人,甚至是江苏人的很多共同记忆。

于是,站在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口看着河流,董红伟会想到曾经和很多老药师在药店里面生活,听他们一边磨药,一边讲那些运河边的传说和故事,家族里的老人们也曾跟他讲了很多故事。记忆纷至沓来,董红伟清晰记得讲故事时的具体画面:那天的天气怎么样,月亮是什么样子,河道里的河水涨到什么高度,拍到了哪块石头上……“文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公众生活。”在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看来,对社会的关切和对公共生活介入的热望等,使得许多看上去与文艺完全无关的人士纷纷加入艺术创作的队伍。在这种特殊记忆的驱使下,董红伟决定把它们记录下来。

可是,董红伟发现,他越写越刹不住,有越来越多的记忆来找他,记忆里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有光怪陆离的故事。最终,正是这些平凡人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浇灌出了《云边之河》这样一条具有共同记忆的大河。“书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运河两岸的历史与传说,有些来自家里老人的讲述,有些来自邻居大爷的传授,也有些来自地方史的查阅,还有的也许是我半梦半醒时的幻觉,不知道一落笔就岔进哪个时空,或是借了谁的记忆。”董红伟说。

“千年大运河,记忆岂止成河成海。”在此之前,董红伟鲜少进行文学创作,更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在最后成稿的《云边之河》中,他将个人的记忆汇入时代之河,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故事。它以江淮大地为文化土壤,以苏北运河边古镇为故事场景,以百年老字号药店为叙事核心,讲述了以苏北医药世家为代表的江淮运河儿女,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起伏与抉择,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苏北水乡的民生长卷。此外,书中还通过青年药师的成长,探讨了传统与现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B书写文学大河,传统中药老行当成为叙事抓手

河流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对河流的书写已成为作家新的表现场域。

“撞到扬子江在邗沟开的这个豁口,一个拐弯就滑进了大运河,源自三江源的雪水,裹挟着大半个中国的泥沙,被这个意外搞得灰头土脸,在扬州城下显出三泡茶色。脚力也慢了下来,一路淌到了宝塔,就想歇脚,其实才到高邮。过了高邮,还有宝应,过了宝应,才是扬州和淮安的搭界……”在董红伟笔下,水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河道交错,家前家后都有水,水也带来了南来北往的船只,在当地形成运河边上的“小上海”。

药材也是水上来的,包括浙江的“浙八味”,宁夏的枸杞子,山东的阿胶,甘肃的当归,内蒙古的黄芪,四川的黄连,云南的地涌金莲,等等。董红伟祖上好几代人从事中药行业,与药材打交道很多。董红伟的相关知识是随手拈来:药材不能进水;药铺横着排,是刀房、丸散房、料房、磨坊、杂房、账房,一共六房。每房再竖着排,学徒以上,刀房就分头刀和二刀,柜上更是分头柜、二柜和尾柜。想坐上头柜,没个20年以上,想都不要想。

“一瓢运河水,熬制一方江淮本草。”在《钟山》副主编贠淑红看来,作者提供了特殊行当历史,在其记忆表达中,更多读者得以了解那个时代中药行业的故事和人物。而记忆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根基,这就使《云边之河》对中药、药店故事的书写非常扎实。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认为,书写传统行业,无疑为这部小说增加了典型性。“写得像开过中药店的老板。”小说家余一鸣认为,董红伟的写作风格沉稳、文字细腻,尤其是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上展现了极高的文学素养。“小说里面有很多悬念,以及我的知识面缺乏和能引发我兴趣的东西。”

除了书写特定地域和特定行业,《云边之河》在时间、人物以及情怀等方面也有所建树。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常浩如从历史角度指出,小说通过医药行业的视角,展现了抗战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变迁。此外,小说传递济世救人、医者仁心及忧国忧民的精神,都极大程度丰富了其思想内涵。

C借助新媒介传播,父辈记忆引发情感共鸣

几乎是在《云边之河》被南京出版社相中进入出版流程的同时,董红伟开始在“小红书”平台发布《我为父亲写回忆录》,引起广泛关注。其创作动机依然与“记忆”有关。

汪政认为,受益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断增长的精神审美需求的驱动,国民教育水平提高后审美参与的可能,人民大众不断参与到文学创作当中。80岁的杨本芬正是其中一位。她从江西来到南京,为女儿照顾孩子,在厨房煮饭炖汤间隙,记录下母亲颠沛流离的一生,这就是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秋园》。

如今,为父母、为祖辈书写家史已成为一种觉醒的写作范式,在他们的创作中,普通人的故事汇成奔涌不息的时代记忆。在“小红书”上,董红伟记录下了“50后”父亲的点点滴滴:从小时候一碗鸡汤的温暖记忆,到一个孤儿的逆袭,成为厂里的销冠;20世纪70年代末,父母在上海和平饭店浪漫约会;1987年春晚,父亲坚守在岗位上……对董红伟来说,记录父亲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理解父亲、理解自我的过程。

受益于当下技术驱动、全民赋权的文化新生态,文学已成为每个人都可以拾起的火把,在传统文学经历从投稿到编辑、再到出版的“漫长”等待期,选择先在网上发布作品,再与读者形成“在线”互动,已成为很多人的写作、传播路径,并显示出强大的主体力量与创造活力。因“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引发全网刷屏的网络诗人惊竹娇,写下这句话时还是南京林业大学大四学生,他的诗集《君不见》经南京出版社孵化出版后,已成为现象级图书。而在“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中,董红伟发布的《我为父亲写回忆录》,从两万多篇参赛作品中杀出,入围总决赛,并被组委会评价“平凡一旦被记录,就成了永恒,而永恒从不平凡”。作为平凡命运汇成时代江河的典范,其写作也迅速引起包括央视在内的数十家媒体关注与报道。

文艺具有审美、教育及引领功能,南京出版社一直以创造更多大众可感知的文化读物为己任,《云边之河》将在文艺创作前所未有的机遇中接受新的挑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在策划本次发布会之时,出版社正在学习研究‘新大众文艺’理论。这次大胆采取了由读者主导发布会的形式,表明了始终让优秀作品与普通读者完全相融的决心。从
2025-03-31 15:20:00
天瑞说符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研讨会在京举行
...的佳作。天瑞说符长篇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来源:出版社供图现场,与会各位专家,从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影视改编等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我们生活在南京》的叙事艺术、思想内容
2023-09-14 11:57:00
创新形式,为城市文化立传
...我作为一个读者特别高兴。”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表示,读了《十竹斋密码》就可以看出余一鸣阅读了多少资料,积累有多深,“而且细节入微,情节生动。”江苏省作
2024-06-21 07:49:00
红色历史长篇小说《横山猎》在宁出版发行
...土作家土牛创作的40万字长篇红色历史小说《横山猎》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江宁区委党史办、区志办以文艺创作融入新时代史志工作的创新之举。据了解,近年中组部、财政部下发《关
2024-08-02 08:47:00
《大河》新书首发式在江苏书展举行
...传奇故事《大河》新书首发式在江苏书展举行活动现场。出版社供图7月3日,作家、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新科携新作《大河》做客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与中共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常委、宣传
2023-07-06 00:05:00
长篇报告文学《太湖万物生》首发式在南京举行
...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房伟是高校学者型作家代表之一,近年来创作颇丰,涉及题材广泛,兼具小说、散文、诗歌、报
2024-06-04 14:52:00
75岁老人出版长篇小说《续家世》 南京民间作家张大明耕耘文坛
...来前夕,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续家世》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迎来人生高光时刻。1949年出生在南京西善桥的张大明,人生经历丰富。他一辈子喜好文学,退休后开始创作,走上了从读
2024-04-22 15:27:00
王啸峰小说集《通古斯记忆》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是江苏作家王啸峰的最新短篇小说集,2023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20余篇短篇小说多是城市题材书写:有的书写城市中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冷暖,
2024-01-05 13:28:00
长篇小说《国宝》:再现文物南迁背后的故宫人
...在。作家祝勇的最新长篇小说《国宝》,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近60万字的篇幅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聚散流徙,讲述其因南迁而波澜飘摇的家族史。《国
2025-02-26 21: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发生3.7级地震
华商网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日10时32分,在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塌陷)(北纬27.28度,东经111.64度)发生3.7级地震。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10-03 12:57:00
武当山景区“小红帽”高效救助走失男孩,多方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通讯员 王菡萏)10月3日,武当山景区上演暖心一幕:景区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高效协作,成功帮助一名11岁走失男孩与亲属团聚
2025-10-03 13:20:00
贵阳民生路“双节”人气爆棚!真空包装让美味“装进行李箱”
“早就听说贵阳民生路是美食天堂,这次特地带家人来体验。”10月2日,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提着刚买的香酥鸭,满脸期待地说道
2025-10-03 12:08:00
闻令而动!德江人民医院联动多部门点亮“生命希望”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国庆佳节的梦乡时,德江县人民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深夜救援正在上演。一名伤者坠入5米深坑,情况危急。医院120急救团队闻令而动
2025-10-03 08:33:00
石家庄市鹿泉区:畅游“小三亚”
10月1日,游客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项目游玩。国庆假期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10月1日
2025-10-03 08:01:00
记者走基层|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
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10月1日,在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现场,工地“夫妻档”梁俊岭(左)和李随连(右)在讨论项目建设情况
2025-10-03 08:02:00
华商网讯 江苏东海县应急管理局10月2日发布情况通报: 10月2日11时许,东海县牛山街道富华西路88号名家厨房酒店三楼屋面局部倾塌
2025-10-03 07:33:00
记者走基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10月1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学科带头人耿翠芝正在与患者交流病情。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摄10月1日8时许
2025-10-03 07:57: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二十五年间的江南月饼
文|戴发利父亲去世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每到中秋前几天,母亲都会收到由江苏江阴寄来的一个邮件包裹,打开看,是四包江南当地特产老式月饼
2025-10-02 08:13:00
记者走基层|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
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10月1日,参加2025年“为祖国升帆”活动的杨雅思晗(左一)操作帆船,用升帆礼节为祖国庆生
2025-10-02 08:44:00
记者走基层|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
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10月1日上午,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老年病区,截瘫伤员付兰荣(中)向护士分享自己的视频作品
2025-10-02 08: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布局,日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外发布
2025-10-02 08:5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国庆假期单双号限行措施今日开始实行,请您留意绕行。此次假期单双号限行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
2025-10-02 08:57:00
江西“鸡排哥”谈打算:国庆假期后不准备休息,每天就是这种工作状态
大皖新闻讯 结束了忙碌,10月1日晚9时44分,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把塑料箱等放上电动三轮车车厢,戴上头盔,驾车离开
2025-10-02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