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0:00 来源:江南时报

3月30日,位于南京北京东路的世界文学客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胡学文携长篇新作《龙凤歌》与读者见面。活动以“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为主题,开启一场以读者为主角的文学对谈。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一曲“龙凤歌”:平民现实主义的歌咏

以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长卷,在家族两代人的命运沉浮中,展开一幅浓缩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精神图谱......《龙凤歌》是第三届“凤凰文学奖”首奖作品,获得评委会高度认可,尤其是书中塑造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母亲形象——马秋月,以她的“爱”与“怕”,折射了在匮乏时代,中国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不屈的生命力。小说于2024年首发于《钟山》杂志正刊第三期和第四期。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龙凤’这一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既代表书中朱灯、朱丹两兄妹,也是历史与当下的互文。”《龙凤歌》延续了胡学文对普通人的持久关注,他表示,相比前作《有生》的史诗气质,《龙凤歌》增添了小人物命运折返的笔调。

马秋月是胡学文在《龙凤歌》中着意塑造的角色,她并不擅长农活,而擅长作画与剪纸。她的心里还埋着一颗浪漫的种子,向往更加现代的爱情关系。剪刀在纸上游走的轨迹,是她对抗命运刻刀的方式。这一形象不仅想表达传统手艺承载的文化记忆,更吐露了女性在命运洪流中拥有内心一方天地的坚韧。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将宏大历史嵌生于个体记忆中”是胡学文拓宽讲故事的维度的方式。他认为,孝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亲情是中国人最绵长的脐带。书中浓厚的北方乡土气息让读者重新审视乡土中国的复杂面貌,反映了广大农二代、三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选择、坚守和命运流转。

文学在破圈:让文本回到普通读者

“龙凤胎兄妹为何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女性如何用沉默的肩膀托举一个时代?”与常见的新书发布会不同,本次活动直接将话筒交给读者。来自全国各地、从“60后”至“00后”的不同代际读者、高校学生、异地书友与胡学文围坐对话,围绕“家庭记忆的变迁”“乡村女性的沉默与坚韧”“命运与性格的博弈”“时代变迁下家庭的变与不变”“母亲的深情和焦虑”“亲密关系的两面性”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在策划本次发布会之时,出版社正在学习研究‘新大众文艺’理论。这次大胆采取了由读者主导发布会的形式,表明了始终让优秀作品与普通读者完全相融的决心。从现场效果来看,这样的方式不仅广受欢迎,更需要长期保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表示。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本书的第一位读者、资深编辑贾梦玮认为,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经得起不同的阐释,每个人只可能读到一部分。这部小说展现了改革开放给女性命运带来新的希望,可以说是“女性命运”小说。

《龙凤歌》刊物首发编辑貟淑红作为一位母亲与马秋月有着强烈的共鸣和共情。“小说中有一个细节,马秋月在跟她的大姐谈话时,朱丹掉下炕,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但马秋月迅捷的反应是很多母亲普遍的动作写照,从中可以看到母亲对孩子的担心与深沉的爱。”

来自北京的网络大V、读书博主熊静表示自己一口气读完了《龙凤歌》。来自重庆万州的“有志者”(网名)在现场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书中情节与自身家族史的惊人重合,引发阵阵掌声。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与“00后”对话:经典作品的共同创作者

“我在阅读时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朱灯,他是一个复杂且微妙的人,在多子女的家庭有自己的小心思,是能够体现人物个性的存在。”“00后”读者、东南大学的曾舣灵提出看法,触发了胡学文对书中小人物命运的深情阐释:“写故事是容易的,难的是当故事落下去和结束时的人物要立起来。一位评论家曾说,对喜欢的人物要审视,而对不喜欢的人物要尊重。”

“马秋月在梦游中听到‘枣红马’这三个字时会从混沌的意识中清醒,她的父亲也因为这匹枣红马将女儿牵入了一个未知的婚姻里,并在他临终时,在他幻象中也终于寻到了那匹马,完成了宿命的闭环。”南京师范大学的查新悦表示,对书中比较有感悟、有印象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枣红马”,像古老的图腾一样突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令她想到如《百年孤独》的黄蝴蝶、《白鹿原》的白鹿等诸多作家笔下的意象。

“我始终为普通人写作”——胡学文长篇新作《龙凤歌》在南京首发

胡学文表示,这是他数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参加的最生动有趣、最受启发的分享活动,仿佛和多位亲朋好友、乡亲故友欢聚一堂,谈文学,更是谈人生。

本次活动还将文字和听觉、视觉艺术性地融合。朗诵协会的艺术家现场演绎书中片段、普通读者进行了分角色演绎、非遗剪纸大师剪纸表演贯穿始终。而多位读者在台上用拼图拼出《龙凤歌》的书影,也象征着作品与大众的深层联结。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篇报告文学《太湖万物生》首发式在南京举行
...的可能性。房伟把爱与忧、情与思、真与诚付诸笔端,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范小青表示,房伟在创作上的进步是飞快的,《太湖万物生》与太湖生态相遇,从历史深处走来
2024-06-04 14:52:00
...长篇纪实文学新作《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新书首发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方成,“夸父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中国首批航天员、
2023-12-19 02:26:00
南京设计师作品“龙凤呈祥”法国夺金
...ARTSHOPPING艺术展昨天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闭幕,南京设计师黄晓娴设计制作的折纸“龙凤呈祥”捧得艺术展金奖。黄晓娴2006年考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5年
2024-04-08 07:50:00
75岁老人出版长篇小说《续家世》 南京民间作家张大明耕耘文坛
...末民初写起,一直写到1991年,时间纵贯百年。张大明以普通人的视角,从家族原型——张氏家族繁衍、传承的历史图景中,描写了6代几十个人苦难、奋斗、担当的岁月历程,叙述着光阴的故
2024-04-22 15:27:00
跨越山河脚踩大地:贾平凹长篇笔记体小说《消息》出版
...,贾平凹摒弃了刻意雕琢的戏剧冲突,始终将目光锁定在普通人身上:他们在黄河滩上的劳作、在山林中的自省、在时代潮流里的彷徨、在人情往来中的坚守,都被他以细腻的笔触记录。“唯有脚踩
2025-09-29 20:18:00
“西海固女儿”马金莲出版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
...的成绩来写西海固脱贫,而是立足于漫长与艰辛来写乡村普通人的韧性和憧憬。她是贴着生活的真实情景去感知和书写,更能真实反映西北乡镇的现实。宁夏作协秘书长马武君表示,马金莲对家乡根
2024-05-25 22:23:00
鲁奖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长篇《猛虎下山》 凝练“身经”记录时代
...机。李修文回到历史和记忆的深处,打捞那些有名有姓的普通人,精细的田野调查通过象征、变形的艺术手法转化成一部浓缩时代精神与显影人性幽微的人间戏剧。新书发布会以“丛林人生,猛虎下
2024-05-10 21:09:00
《雪山大地》等在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公布10部提名作品
...提名作品包括:东西的《回响》、葛亮的《燕食记》、胡学文的《有生》、刘亮程的《本巴》、鲁敏的《金色河流》、乔叶的《宝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魏微的《烟霞里》、杨志军的《雪
2023-08-08 18:26:00
...听到身后有观众在感慨:这么厉害的作家,看起来怎么和普通人一样。这让我想起,大约十多年前吧,某日和朋友在外就餐时,偶遇胡学文。其时改编自他小说《婚姻穴位》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
2023-04-23 06:2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11月4日晚在重庆圆满落幕,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揭晓。山西省两部优秀剧目获奖,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晋剧《庄周试妻》荣获文华编剧奖
2025-11-07 08:01:00
进博会邂逅“精品消费月” 南京云锦新品全球首发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11月5日,商务部在上海举办“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
2025-11-07 07:50:00
横店微短剧夜好会整活!许子吟“女帝”杀疯,还带火两种新玩法
2025年11月2日的横店圆明新园,直接被“造梦每一秒,横竖都有戏”的微短剧之夜点燃!作为整个行业的“年终顶流派对”,现场放的两个大招——星耀108演员榜和产业报告
2025-11-07 07:54:00
“在世界尽头,我悄悄建造,只属于你的美好。“当苏醒创作的这首温情主题曲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海角88号》也伴着海浪声圆满落幕
2025-11-06 13:42:00
电影《我的世界没有我》今日官宣定档11月27日全国上映,并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该片由张涵予首次担任监制、田海容首次执导
2025-11-06 13:42:00
从张艺谋在《红高粱》中用一抹“红”定义生命的野性,到王家卫作品中浓郁、迷离的蓝绿色调……影视作品中的色彩,不仅是视觉的装饰
2025-11-06 13:42:00
光影传情,文明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2025国际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西班牙成功举办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
2025-11-06 14:08:00
国话原创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 再续汤显祖笔下不朽情缘
《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中国网11月6日讯(记者 马旷)11月5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
2025-11-06 14:08:00
布一贤作品《青云塔三姐妹》成功入围第1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首批竞赛名单
澳门国际电影节,是澳门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国际性电影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球电影人追逐梦想的璀璨舞台
2025-11-06 14:42:00
近日,亚洲女性电影节集团迎来在香港成立三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深耕亚洲影视文化领域的核心机构,集团扎根香港多元文化土壤
2025-11-06 14:42:00
从《暗河传》热播聊剧漫联动新生态:优酷少年幻单元的热血布局与野心
《暗河传》开播一周热度破万,这部聚焦“新武侠”的剧集不仅延续了优酷少年幻单元的高口碑,更成为探讨“剧漫联动生态”的绝佳样本
2025-11-06 14:42:00
百年戏楼上演马派经典 11月9日京剧《胭脂宝褶》 正乙祠邀您共赏好戏
11月9日,有“中国戏楼活化石”之称的正乙祠戏楼即将迎来马派经典京剧《胭脂宝褶》的登台。这部由京剧大师马连良熔铸心血改编
2025-11-06 15:43:00
西理工毕业生刘洋斩获国际电影大奖 跨界成长印证多元育人成效
近日落幕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传来喜讯:西安理工大学2016级毕业生刘洋执导的儿童题材短片《野风筝》,在全球参赛作品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
2025-11-06 16:52:00
徐州睢宁:电影节红色光影育人 让孩子闪闪发光
10月31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四小学的孩子们沉浸在红色光影的世界里,脸上贴着小红旗,手中摇动着鲜艳的五星红,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2025-11-06 17:20:00
110部作品10天好戏连台,大凉山戏剧节来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2025年第七届大凉山戏剧节将于11月7日立冬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启幕
2025-11-06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