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崔晓怡 通讯员 支心薇
临渭区交斜镇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翻开百年党史,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留下燃烧的印记。进入新时代,交斜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赓续前行,奋斗不止,将初心和使命融入红色血脉,这片热土生机勃勃,焕发出新的容颜。
环境提质村镇美
环境提质村镇美。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优化提升环境设施,村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镇党委、政府机关实施修缮加固工程,极大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创文为抓手,将集镇街道的户外危房危墙、违建楼梯全部拆除,修补破损坑洼路面19处、130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3000余棵、涂白圈红9200余棵,新修道路500余米,安装防护栏300余米,划定停车位240余个,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923户,新修公厕2座,美化、绿化、净化成效显著。同时,在街道西入口两侧新建绿化带1500平方米,对岔路中间三角区域土地进行平整复绿,封堵岔路口,消除安全隐患,道路更加畅通。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完善提升农村公路,打造“四好农村路”10.4公里,形成绕村环线,成为乡村发展之路、群众致富之路。投资14万元,修建慈安便民桥2座。累计为光一、光二、新寨、美王等8个村新修道路11420米,新建花墙10404米,更换自来水管8378米,铺设波纹管9836米,乡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美丽乡村靓起来。
筑牢“耕”基造良田
筑牢“耕”基造良田。坚决扛起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责任。在全区排碱沟清淤工程中,镇党委、政府创新思路,变废为宝,利用清淤泥土,实施抬田造地项目,共平整土地近70亩,其中将40多亩荒地打造成集中连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此项创新之举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交斜镇被表彰为2022年省级“耕地保护先进镇”。
乡风文明幸福来
乡风文明幸福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在芦仁、美王两个村建起“慈善幸福家园”,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慈善工作站和村社互助基金管理会,制定慈善公约,开办“慈善老年大学”,引导和教育村民积极向上、慈善互助、和谐共建,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营养膳食、托管护理、文娱休闲、人文关怀等适老服务,崇尚文明、助人为乐的慈善之风劲吹。其中,芦仁村“慈善幸福家园”占地11亩,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有宿舍8间、床位16张,餐厅可容纳60人同时就餐。镇上整合资金、盘活资源,在院内配套修建标准化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留观室“五室齐全”,实现医养结合,老有所养更有质量,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色宝藏“活”起来
红色宝藏“活”起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临渭区首个“红色会客厅”,收集有关照片、实物、文史资料,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渭南期间,交斜人民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以及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自2021年建成以来,累计参观4500人次,“红色会客厅”成为基层党建新阵地,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学习党史、感悟初心、奋进前行的力量。
“七一”将至,连日来,“红色会客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行走在红色热土上,交斜的发展变化令人振奋。交斜镇党委书记田江说:“党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源头。镇党委、政府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担当创新,实干笃行,让‘红色交斜’画卷更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