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5 13:31: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日,宿迁市泗洪县,95岁高龄的老兵金立珍因病离世。记者了解到,就在去世前十几天,金老刚刚被中共江苏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命名为第三届“江苏最美退役军人”,是10名“最美退役军人”中党龄最长、年岁最长的一位。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因为一句承诺,和父亲两代人一起默默为无名烈士守墓60多年。因为这件事,金立珍老人被许多人熟知。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29年10月的金立珍年少参军,11岁时当上村里儿童团团长,14岁报名参军,相继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参军不久,一次我们部队被日军追击,紧急撤退。因为年龄小、没有战斗经验,只顾往前跑,却不想一颗炮弹在身旁落下,危急关头,一名战友扑过来把我推倒,趴在我身上。结果战友牺牲了,我活了下来。”80多年来,这段记忆始终让老人刻骨铭心。当时,他在战火中掩埋了战友,并在墓前许下诺言:要继承战友未竟事业,更要让所有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得到安息。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金立珍的老家在泗洪县金圩村,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四师九旅卫生部就驻扎在这里,当时前方受重伤的战士被送到卫生部救治,其中83名重伤员因医治无效而牺牲,被就地安葬。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法记录下这些烈士的姓名。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后,金立珍随部队回到祖国。当年底,金立珍从部队回家探亲,他要去祭奠那些无名的烈士。

当时,由于墓地常年无人管理,变得很荒凉。这让金立珍心中很不是滋味。随后,他含泪向自己的父亲说出了当年许下的承诺,希望父亲替他给战友守墓。

“等我退役回来,就跟您一起来守着他们!”随后几天,父子俩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烈士墓地,清除杂草、培土立碑、栽花种树,干到天黑透才收工,手上、脚上都是血泡。

1958年金立珍退役回到家乡,他本可以选择留在县城工作,但他自愿放弃安置,毅然决然回到农村老家安家,在烈士墓旁边盖了两间草房,和父亲一起边干农活边守护烈士墓。1975年父亲去世后,金立珍就独自承担起守护无名烈士墓的任务,这一守又是40多年。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83座烈士墓得以重新修缮,拉起了围墙,建成了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铺设了水泥路,补植了绿化,如今这里成了“应山烈士陵园”。

“至今也没有忘记陵园开工那天,81岁的父亲静静地坐在墓区旁看着工人们施工,整整一天一句话没说,两行热泪悄悄滑过他那沧桑的脸庞。”金立珍的大女儿金素兰说,陵园建成后,交由当地政府管理,我们就动员老爷子到城里养老,但他仍然不听,还说以后来陵园观瞻的群众和青少年会越来越多,在有生之年要为他们多讲一讲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自己不是没事了,而是任务更重了。

为战友守墓60多年的老兵去世,临走前他把这份“薪火”传了下去

泗洪县龙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说,直到两年前,经当地政府和家人好说歹说,才把金立珍劝着到养老院颐养天年。“金立珍老人虽然人住在养老院,但心中始终牵挂着陵园,经常打电话问我一些情况,叮嘱我一定要把陵园管理好,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近日,金立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95岁。在弥留之际,战友们所在的这座陵园仍是他心中最放心不下的牵挂。“金老请您务必放心,您的这份‘薪火’我们会好好地传递下去,以后也一定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探望金立珍时,郑重地向老人承诺道,一定会接好这个光荣的“接力棒”,传承好这份“薪火”,坚决不给老人家丢脸。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梁广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友啊,我接你回家
...就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已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基因血脉,薪火传承、生生不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壮歌一曲颂英雄。那些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
2023-12-19 02:19: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国的魂。”“当年参战是为保卫国土,今日守墓是为传承薪火。”老兵轻声说道。风吹过雪松林的声响,恰似电台的滴答声。二十八载春秋,一位战场英雄以扫帚为“枪”、讲解为“号”,在息烽的
2025-08-28 05:01:00
“战友,我带你回家”——老兵李安富的“特别任务”
...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60岁的老兵李安富,遵义市余庆县人,参加过边疆保卫战,荣立三等功。战场上,李安富与战友许下承诺:若谁活着,便替牺牲的战友照顾好父母
2025-09-19 02:41:00
又见边关木棉红:广西全力做好烈士异地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错峰安排祭扫、网络代祭扫等“一站式”贴心服务,让老兵和烈属暖心、舒心。木棉花又名英雄花,红彤彤的花朵开满祖国南疆边陲。临近清明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参战老兵、烈士亲属和社
2024-04-01 17:59:00
95岁老兵父子接力,为83位无名烈士义务守墓70年
...务站工作人员张对仔早早地来到当地的养老中心,专程向老兵金立珍介绍陵园近况。“老人70多年一直守在烈士们身边,如今,烈士们早已有了归宿,但老爷子对这些无名战友的牵挂仍旧不改。”
2023-08-01 14:14:00
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 老兵现场致敬战友: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你们的血没白流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43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
2024-11-30 15:35:00
今天,他为烈士战友念了一封信
...活,不能让他们的功绩被遗忘。”徐伟平说,他将以一位老兵志愿者的身份,每年为烈士祭扫,传颂他们的故事,致力实现他们未尽的心愿。这是身为发小、同窗、同袍的使命与责任。近年来,虹口
2024-04-03 15:06:00
狮泉河畔 兵心滚烫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狮泉河畔 兵心滚烫■陈 萌退伍老兵扎西和女儿嘎玛向烈士墓碑敬礼。作者提供在西藏噶尔县城北边的山坡上,狮泉河烈士陵园静静地坐落着。长眠在这里的有进藏先遣连的官兵,
2023-10-15 04:32:00
鲁班场的守陵老兵(致敬革命前辈)
...事,人们耳熟能详,红军留下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此地,薪火相传。一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在这里的一个小山坡上。一级一级的台阶从山脚连到山顶,台阶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苍翠的万年青。山
2023-01-04 0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