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勃:平定吕雉之乱的英雄与怕小吏的无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2:53:00 来源:戏说三国

这位大将军不是别人,就是平吕雉之乱,和陈平等人一起迎立代王刘桓当了皇帝的周勃。

周勃性情耿直,朝堂之上,看到皇帝的过失,那是从不隐瞒,有话就说。

当年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姬的缘故,多次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姬之子刘如意当太子,对这样的天家大事,周勃就敢当面跟皇帝顶嘴。

对刘邦说:

为什么这么说?

周勃:平定吕雉之乱的英雄与怕小吏的无奈

因为他这人有个毛病,口吃,不过好在刘邦明白他的意思,打消了废太子的主意,以后有事还要跟周勃等人商量,得到周勃等人的同意才肯施行,因此,就有人开玩笑说:

自周勃跟刘邦顶嘴之后,刘邦就再也没有其……其……其不可之类的事情了。

周勃性子就这么直,那么,这个连皇帝都不怕的人,天下应该再也没有他害怕的人了吧?

没有,有一类小吏,周勃可是怕到骨子里了。

汉文帝继位不久,周勃即被免去丞相职务,回封地绛县养老,无故被免职,周勃肯定是有所担心的,再加上他经历过刘邦清洗功臣以及吕氏之乱后,养成非常小心的习惯,怎么个小心法?

朝廷郡守、都尉巡查各地,到达绛县时,周勃因担心自己被诛,所以只有穿上盔甲,并让家人都带好兵器后,他才敢去见郡守、都尉。

时间一长,就有人向朝廷告状,说周勃要造反。

周勃:平定吕雉之乱的英雄与怕小吏的无奈

汉文帝信了,立刻传旨,命廷尉捉拿周勃,并将之下狱治罪。

周勃到监狱后非常恐惧,可他本来性子就直,不大会说话,再加上有点口吃,更是说不清楚,因此呢,监狱里的狱吏都认为他没有翻身的希望,整天价找着机会就欺负他。

周勃没有办法,于是呢,一个连皇帝都不怕的大将军,不得不向狱吏低下高傲的头颅,让家人给狱吏送上千金,希望他能对自己好一些。

也亏得狱吏还有些良心,收了钱以后,还肯为周勃考虑,就提醒周勃说:

你儿子不是娶了公主吗,你让公主替你转圜不就完了。

周勃恍然大悟,赶紧托儿媳给自己找关系,这个儿媳很了不起,直接找到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

薄太后一听周勃居然跟造反沾边,当下勃然大怒,直接找到汉文帝说:

汉文帝一听,好像真是这个理,原来冤枉周勃了,于是这才将之无罪释放。

周勃出狱后,你以为他第一件事是要感谢汉文帝吗,没有,感谢那位狱吏,并且很感慨的说:

周勃:平定吕雉之乱的英雄与怕小吏的无奈

我也曾是个带领过百万大军的大将军,可就是做梦都没想到过,原来狱吏竟然这么尊贵啊。

堂堂大将军,居然认为狱吏非常尊贵,周勃就把这类小吏怕到这个地步,这看起来虽然是个笑话,但细想其中的原因,还真让人无奈啊。

为什么?

虎落平阳被犬欺,谁让他落到这类小吏手里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亚夫不出兵救梁国,自此与梁孝王结下了梁子
...后,大儿子周胜之继承侯位。但他不争气,杀人连坐,被汉文帝废除。汉文帝爱面子,不愿人说他贪图封地,便让周家再选个继承人,自此,周亚夫正式出山!将在外,不听皇帝的话 汉文帝6年
2022-12-22 19:55:00
周勃被诬告入狱,遭到狱吏欺辱,出狱后说:“安知狱吏之贵乎”
...过程中,周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是扶持汉文帝上位的最大功臣之一,最终做到了丞相的位置。有句俗语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即便是周勃这等曾经位极人臣的人物,在落难时
2024-12-26 09:12:00
他3岁封王,异想天开要谋反把自己作死
...的一个,他出生在监狱里,被吕后抚养长大,幸运地活到汉文帝时期,却异想天开地要谋反,最后终于把自己作死了。女婿献美公元前202年,历经四年楚汉之争,刘邦终于击败项羽,统一中国,
2024-01-28 20:48:00
有其父必有其子,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共同遭遇
...勃画像。周勃出任右丞相“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后,周勃一跃成为右丞相。汉代以右为尊,无疑较之左丞相陈平,周勃地位更高一些,并且文帝赐予较为厚重封赏,“赐金
2023-05-21 13:51:00
公孙弘:从猪倌到丞相的逆袭人生
...的故事,一个展现平凡人如何在历史洪流中破局的传奇。汉文帝时期:跻身博士之列公孙弘最初只是个狱吏,因触犯法律被免职后,不得已去海上牧猪为生。这个出身,与后来的驸马都尉主父偃毫无
2024-02-04 21:40:00
野史:相士给宠臣看面,说你将饿死街头,皇帝:我偏要他富可敌国
...顾内侍们惊讶的目光,急急摆驾而去。这便是未来的西汉汉文帝与邓通的第一次相逢。无为而治的谨慎帝王刘恒,汉高祖第五子,其母薄姬本是平民家的女子,幼时与姊妹一道请相师算命,家人的命
2024-02-28 20:07:00
周勃因功拜丞相,门客为何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去。这时,有个叫袁盎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故意问汉文帝:“陛下觉得周勃此人如何?” 汉文帝无限景仰地回道:“他是社稷之臣。”袁盎不屑地说:“他哪里是社稷之臣,顶多算一个功
2024-06-10 14:49:00
古代皇帝为何热衷于制造冤案
...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形形色色的冤案!本文以刘邦和汉文帝为例来说一说,古代皇帝为何热衷于制造冤案?刘邦说起西汉的冤案,头一件当属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韩信功劳之大,举
2024-04-08 20:12:00
周勃是如何为大汉效力的呢
...氏报仇,因此将惠帝一系子孙尽皆杀害,迎代王刘恒(即汉文帝)为帝。四,辅佐文帝汉文帝即位,感谢周勃的拥立之功,于是封他为右丞相,在左丞相陈平之上。周勃为人质朴刚强,敦厚老实,但
2023-06-04 14: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