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扫码点餐不应“扫走”安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3 07: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 李萌

近日,一则“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元”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消费者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商家要求其扫码点餐。扫码过程中,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强制获取了孔某的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向孔某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不少网友直呼:维护了个人权益,法院判得好。

现如今,不管是下馆子,还是买奶茶,手机扫码点餐早已习以为常。无需排队、操作智能……以扫码点餐、扫码付费等为代表的众多扫码服务,确实让人们体验到了信息时代的便捷。但一些商家却滥用这一消费模式,以至于一些地方取厕纸、停车场缴费、服装店结账等都需先扫码关注微信号再享受服务,试图将一次消费行为转化为长久流量,以满足其后续的推广营销活动,甚至借机找寻其他“商机”。如此套路之下,本意是让人有更佳消费体验的服务方式,反而变了味。

那扫码点餐错了吗?并没有。错的是在“扫码”与“点餐”之间,夹杂着的各种繁琐的、非必要操作,比如让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授权个人信息、注册会员甚至实名认证等,不仅影响了消费体验,更加大了消费者隐私泄露的风险,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次热搜案件为例,根据法院审理,涉事商家错主要有三。其一,点餐前,未告知顾客可人工点餐,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其二,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线上点餐,这属于消保法中规定的“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其三,在扫码点餐程序中获取顾客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涉嫌过度收集。该消费者一纸诉状将商家告到法院,其鲜明的维权意识给众人上了一堂普法课,值得点赞。从判决结果来看,也给了由扫码点餐衍生出来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记警钟。

任何消费模式、服务方式都应有其边界,必须以尊重消费者意愿为前提,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拿扫码点餐来说,点餐就是点餐,不管是基于纸质菜单,还是借助电子设备进行,其本质都应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保护好个人信息是底线要求。值得一说的是,此次案件“法院判商家赔5000元”,看似顾客获赔了,实际上赔偿的仅是顾客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也就是说,官司虽然赢了,但顾客并未获得额外赔偿,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维权成本只能自己承担。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在相关部门的三令五申之下,类似的违规行为不胜枚举的缘由。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得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对商家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进一步畅通维权通道,鼓励消费者站出来维权,在商家自律与全社会严管中,为消费者创造安心、安全的消费环境。

“变味”的扫码点餐,“扫走”的是消费者的安全和信任,客流和利润也会随之流失,如此损招要不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免费“气氛组”,自己则坐收流量收益。此前,还出现过消费者理发时要求发型师停止直播,却被回怼“太过迂腐”的事件。一些商家侵犯顾客权益却不以为然,可见现在一些商家对通过直播侵犯消
2024-12-01 16:45:00
热搜!顾客扫码点餐后发现个人信息被强制获取且无法删除,法院这样判……
...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11月17日消息,某餐饮公司向消费者推出手机扫码点餐服务。根据其自行设置的微信程序,具体操作步骤为:使用手机扫描店内二维码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
2023-11-21 09:49:00
柳州男子嗦粉吃出苍蝇索赔一千遭拒,法院:赔75元,推定苍蝇系误飞入餐食
...混有异物的食品,但千元赔偿需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消费者遇到类似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保留证据及时投诉。商家也应采取方法,规避恶意索赔行为。”曾先生在米粉内吃出苍蝇。图/受访者
2023-11-24 10:26:00
...当承担侵权责任。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保障义务。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
2023-02-22 06:15:00
...2日,涉事酒店工作人员回复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已收到消费者意见,将整改。不过,即便这家酒店在回应后立刻整改,也无法改变此前已有多名顾客在游泳时“被直播”的事实。网友发布的帖文显
2025-01-08 07:57:00
商家双11误设“0元购”损失800万“关店谢罪”,律师:可向法院请求撤销交易
...11月15日,当事商家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因无力发货被消费者投诉,店铺保证金被扣完只能关店,不过现在顾客退了几万单。律师表示,“0元”不但低于市场价,还低于成本价,明显对商家
2023-11-16 09:28:00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也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监督权。然而,这种权利并不是绝对的,近日,就有消费者因为给商家差评而惹上了官司,遇到此类纠纷,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
2025-03-19 11:14:00
达成和解!她补交餐费44543元
...有“浪费超过100克,需要原价买单”,也不能“打包”,消费者扫码点餐时也能看到桌上的提示。涉事店家店内提示陈女士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在2022年8月16日至9月1日,约半个月
2023-05-15 09:29:00
...间主播在不同时段描述的弹幕抽奖口令规则不一致,导致消费者在规则理解上存在误差。调解过程中,双方均认为属于对方责任导致纠纷,案件调解也陷入僵局。调解员多次与店方沟通后了解,在直
2024-05-31 18: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