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一趟行驶在“春风”里的专列
500多名甘肃定西籍务工人员乘坐高铁专列来青岛务工,与300余家企业成功牵手□ 本报记者 张春宇 薄克国
2月19日晚,青岛下起大雪,而青岛北站的出站口却人头攒动。乘坐2024鲁甘人力-青定山海·东西部劳务协作返岗务工首列专列的500多名甘肃定西籍务工人员,跨越1700多公里,经历11小时的跋涉,来到了青岛。
35岁的甘肃定西籍务工人员王花兰是“人力大军”中的一员。“我是第一次来青岛务工。”面对即将在山东度过的一年,王花兰像众多来鲁务工人员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
“春风行动”是山东公共就业服务一年一度的“开年大戏”。这趟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协作甘肃干部管理组联合主办的开行务工专列,是“春风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已连续开行四年,累计输送2200余名甘肃籍劳动者来鲁就业兴业。
“从村干部那里听说,能免费坐车来山东务工,我就报了名。在车上,我们就收到了日用品礼包和就业实用服务手册。深夜到单位,20日上午就安排了体检和面试,还参观了生产车间,后续会根据面试情况给我们分岗。”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南川村的张永红说,这是他第一次乘坐专列,被安排到青岛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首趟专列,我们赛轮集团迎来了定西市的7位务工人员,后续还会有更多新人过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工厂总经理王兆雷介绍,目前,赛轮集团共有甘肃籍员工84人,分布在生产线的各个岗位,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今年我们打算建新厂,对务工人员的需求很大,这趟专列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
以专列为媒,鲁甘两地的劳务协作越走越亲、越走越实。据了解,乘坐今年首列专列的500余名务工人员,与300余家企业成功“牵手”,实现了“出家门、下车门、进厂门”的贯通式就业。
2月20日7点27分,来自定西市临洮县的蒋调过从公寓出发,步行到生产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38岁的蒋调过已经在青岛惠陆有机硅有限公司工作了一年,这是她第二次乘坐专列。“去年还是绿皮车,今年坐上了高铁,服务是一如既往的贴心。”说起这份工作,蒋调过十分满意,“每月能拿到五六千元,食宿全部免费,一年能攒下不少钱。”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甘肃籍务工人员“留得下”“干得好”,用工单位提供了周到的服务。“除了基础的食宿免费外,我们为甘肃籍的务工人员提供了多次选岗、放宽年龄限制等条件。考虑到方言问题,我们会从甘肃籍的员工中选拔1-2名管理人员,方便沟通交流。”青岛惠陆有机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希望他们在山东干得舒心,过得踏实。
近年来,鲁甘两省人社部门连续发出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和大巴专线,实现劳动力点对点精准输送。2021年以来,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7.3万人次,培训2.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万人。
“为了帮助来鲁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今年,我们在重点用工企业周边定向开发了家政、餐饮、网约车等岗位,满足定西老乡‘举家务工’的需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介绍,今年来青的500多名务工人员中,老员工342人,占比达60%以上,部分甘肃籍员工已连续三年在此务工,在青就业稳定性越来越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