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ChatGPT核心研发团队曝光 背后有关人才流失的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3 14:26:00 来源:龙兴春教授

ChatGPT的突然爆火,引起了科技圈乃至全球社交网络的热议。“无所不能”的它,仅用了2个月就实现了用户破亿,成为了有史以来用户增长最快的AI产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全世界疯狂的产品,其背后的研发团队却不足百人。

根据智谱研究联合 AMiner 发布的一份 《ChatGPT 团队背景研究报告》显示,该团队共有87人,平均年龄为32岁,基本都毕业于全球知名高校。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团队中有9人为中国留学生,占团队总人数的10%。乍一看,这个数字并不起眼。但你要知道,ChatGPT吸纳的是全球范围内的顶级人才,因此这一比例一点也不低。

这样的现象,并非只是个例。在很多国外科技企业中,华人的占比数量正在逐年提升。就拿另一家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来说,仅在中国内地的华裔员工就超过了600人。或许有人会说,那么多的中国人才,为什么国内的企业不重视,要让他们流失到外企去呢?

其实,导致中国高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企业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扎根不够深,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不够大。二是,中国企业的利润不够高,缺乏留住高端人才的成本。以全球软件产业为例,美国和中国各有13家和3家高市值企业。美国高市值企业的市值、营收、利润分别是中国的66倍、68倍、217倍!

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中国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美国企业利润够高,吸纳人才就越多,人才越多就越能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而中国企业利润低,留不住人才。没有人才的推动,企业就无法高速前进。久而久之,差距始终无法缩小。

当然,这也并非无法破局。唯一的方法就是,有人站出来舍弃更多的利润,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关于这件事,其实已经有人在做,最为典型的就是华为。从一开始的专注于通讯技术,如今的华为已经在操作系统、芯片制造、EDA软件等诸多领域布局。

甚至,就连数据库这个数字时代的关键性技术,华为都在全力攻克。早在2002年,华为就开始启动GaussDB数据库项目。在研发端,不惜投入百亿乃至千亿。在人才端,华为也丝毫不手软,高薪组成了一个超千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如今,历经20多年的技术积累,华为GaussDB数据库也迎来了技术上的飞跃。

就在今天,华为云正式推出国内首款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分布式云数据库GaussDB。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数据库实现了软硬协同、核心代码100%自主研发,是当前国内唯一一款真正全栈自主研发的国产品牌数据库。另外,GaussDB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高弹性、高智能的技术优势,在数据库替换场景中,又具备易部署、易迁移的特性。

这种技术上的破局,可谓是彻底改变了国内数据库的空白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留住更多的人才在国内,从而推动前沿技术的高速发展。

以牺牲短期利润,博取未来话语权。以破釜沉舟之势,扭转当下不利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更多的尖端人才留住;也只有这样,中国科技才能让日月换新天!#华为发布国内首个全栈自主数据库##国产数据库重大突破#

ChatGPT核心研发团队曝光 背后有关人才流失的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ChatGPT核心研发团队曝光 背后有关人才流失的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ChatGPT核心研发团队曝光 背后有关人才流失的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作者龙兴春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3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六小龙”何以扎堆出现?细数杭州的“金木水火土”
...业创新的燃油,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加速了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的交汇融通,形成如水系般的多维协作网络。流动的创新网络滋养了人才森林。开放融通的创新场也形成涡旋集聚的人才引力
2025-02-20 05:42:00
多省市主官点赞DeepSeek背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如何...
... 当前,部分人才政策仍存在区域间同质化竞争、跨区域人才流动滞碍、高度关注某类人才以及过度依赖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吸引人才等问题。钟世虎建议,各省份应根据自身的区域分工定位,加
2025-02-11 09:01:00
国家级及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达8623人,山东着力锻造人才引擎
...,其中高技能人才超400万人,均居全国前列。 山东创新人才流动服务。着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支持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潍坊学院等深化校企人才共
2024-10-28 12:46:00
定制化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融产品更具灵活性。”从关注“资金流”转向“技术流+人才流”据介绍,“医脉兴业通”的另一亮点是从关注“资金流”转向“技术流+人才流”。“‘技术流’是指被投企业拥有行业核心技术;
2023-10-29 05:04:00
...员赴企业兼任‘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职位,是推动人才流动共享、破解高校院所和企业产业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的关键举措,让人才走进企业了解一线需求,奔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开展研究
2025-07-29 07:54:00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代表委员热议:创新浙江,如何实现新突破
...们意识到,人才要好用,一定要接地气。为此,加快探索人才流动制度等改革措施,推出“双聘制”,让高校教师进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同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破解人才
2025-03-06 12:33:00
...知识产权共享池,明确跨境研发成果权益分配规则;建立人才流动跟踪系统,动态评估价值创造效能。(作者:郭峦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梁宸源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责
2025-09-15 14:32:00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6年后再次返美,留下3句话令人深思
...们选择留美发展,而许晨阳出走前的三句话,是否是当下人才流失的关键原因? 原因其一是学风浮躁。做学术要有一种甘愿坐“冷板凳”的觉悟,可是目前很多学者却做不到这点,这对学术研究
2023-05-09 13:09:00
成都:让幸福可感可及
...深度融合,经济发展空间大,未来可塑性强,将成为各类人才流入的首选地之一。”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创新地将品牌化战略植入人才工作,塑造具有显示度和深入人心的“蓉漂”品牌,打
2022-12-27 03:1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