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没有购物,却收到了新快递,地址、姓名和电话一个不差。9月 22日,记者从合肥庐江警方获悉,张某因轻信扫描了所谓“福利”快递的二维码,却落入了诈骗分子的陷阱,因此损失8万多元。
近日,庐江县的张某报警称,其8月底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针对优质客户回馈,将邮寄小礼品。几天后,张某收到了快递,里面有一个杯子和一张扫码进群送福利的单页。
张某扫码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将其拉到一个 20 多人的微信群。群主先是发红包给大家抢,后让大家点击链接下载一款“福X”APP。张某点击链接下载并注册了账号,随后客服告知,关注商家店铺可以返利。
张某心动了,试着操作后,也确实收到返利。此时,客服表示每天都有抽奖,抽到就可以做任务。张某也很“幸运”,被抽到了做任务返利3000元。
在按照要求操作后,客服告知张某操作失误,需要充 5000 元。张某充钱后,客服又说操作失误,就这样反复“操作失误”,直到公安机关上门预警,张某才如梦惊醒,共计损失8万多元。
“以中奖扫二维码为引流方式,实质为兼职刷单诈骗。”民警介绍,有时骗子不仅送一个手机支架,还会冒充电商平台客服再送你一袋米、一箱水果或者其他用品,让你从将信将疑到绝对信任。
在彻底放下防备心后,诈骗分子会引诱受害人下载软件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做任务,最后骗取金钱。
警方表示,现在的不法分子擅长通过“福利”迷惑诱导公众,步步设局,骗取金钱。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获得潜在受害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这些信息可能在各种网购环节中泄露。
第二步,不法分子以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名义,向潜在受害人快递寄送廉价“礼品”,并附有“答谢优质客户”、入群再领礼品二维码等,获得潜在受害人的好感。
第三步,设计所谓的“安全扫码页面”,打消潜在受害人的顾虑,诱导潜在受害人“扫一扫”。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业客服,诱导潜在受害人参与“非法刷单”“抽奖赢礼品”等诈骗活动。
警方也再次提醒,“免费送礼”往往都是陷阱,收到陌生快递要警惕,千万不要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谨防上当。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陈景秋
编辑 张大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