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2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中日合拍《敦煌》剧照

今天百度百科、许多文章,还有中日合拍的《敦煌》,都认为是西夏李元昊消灭的汉人归义军,但笔者综合更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汉人归义军即曹氏归义军并非元昊所灭,而是亡于内讧。曹氏取代张氏归义军时,归义军仅保有瓜、沙二州,实力弱小,强敌环伺。曹氏时期,采取了联姻策略,引回,鹘人入瓜沙。曹氏归义军实际是汉人和回,鹘人的联合政权,回,鹘人对曹氏政权有重大支持。至曹氏归义军后期,回,鹘人实力大增,想鸠占鹊巢,归义军最后一位节度使曹贤顺死于回,鹘人的兵变,归义军彻底灭亡。曹贤顺之弟曹贤惠率亲兵主动投奔西夏。西夏西征沙州,消灭的乃是沙州回,鹘人,而非归义军。

一、归义军的死敌

安史之乱后,大唐西北地区遭到诸多少民入侵,河西诸州纷纷沦陷。848年,沙州(敦煌)大族张议潮率汉人百姓起义,驱逐吐蕃,相继收复西北诸州后向长安报捷,以示西北光复。唐朝赐张议潮军军号为归义军,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但因唐朝对藩镇的不信任和归义军内讧,张家衰弱,继张家而起的是沙州曹氏家族。其家主曹议金在五代初窃取了归义军大权,担任归义军节度使。此时归义军仅保有沙州、瓜州(酒泉)二地,实力弱小,周围少民政权林立环伺。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安禄山

在上述情况下,归义军最大的对手就是控制甘州的回,鹘人,沙州归义军和甘州回,鹘堪称死敌。在张氏归义军时代,张承奉曾全面进攻甘州,被打败,张承奉被迫向甘州回,鹘称臣称子。曹议金时期,曹氏归义军两征甘州,甘州又成了归义军的手下败将。但不论是归义军,还是回,鹘,都无法彻底消灭对方,双方就勉强维持平衡。在这种平衡下,双方相互渗透,既有归义军向甘州施加影响,扶植甘州亲汉力量,又有甘州向归义军施加影响,扶植归义军内的回,鹘势力。

二、夹缝中生存的归义军

934年,和归义军节度使约为兄弟的甘州回,鹘可汗仁欲去世,新上台的回,鹘可汗对归义军展现了强硬;而曹议金也担心自己死后,自己娶的回,鹘公主李氏会借用甘州势力夺取归义军大权。为此曹议金在死前,立自己和汉人妻子所生的曹元德为节度副使,奠定了他为下一代节度使的地位。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回,鹘公主

935年,曹议金去世,曹元德担任节度使。7月,甘州回,鹘洗劫了归义军派往中原的商队,双方关系破裂。曹元德旋即清洗归义军内回,鹘派,回,鹘公主李氏以及李氏与曹议金生的儿子们悉数被杀,随后曹元德陈兵边境准备战争。甘州并不敢直接和归义军开战,但却彻底切断了归义军通往中原的道路。归义军无可奈何。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回,鹘人cos

在这种情况下,契丹汗国登场了。后来被尊为辽太宗的耶律德光在936年灭了后唐,展现了实力。在北方草原上和契丹对立的是达靼(五代的达靼,而非明朝的鞑靼)。达靼和甘州是盟友,为此归义军想寻求契丹的帮助。但此刻甘州向后晋称臣,后晋向契丹称臣,甘州和契丹的矛盾反而消弭了。归义军计划落空。

由于甘州切断了归义军通往中原的道路,曹氏第三代节度使曹元深只得主动和甘州议和。曹元深之后是曹元忠掌权,他向后晋、契丹称臣,又努力缓和和甘州的关系,这使得归义军和甘州保持了20年的和平。与此同时,中原大乱,至960年北宋建立,中原终于安定下来,赵匡胤也册封曹元忠为检校太傅、中书令、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本以为归义军终于找到了安稳的靠山。但没想到归义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辽国皇帝

三、沙州回,鹘的登场

关于沙州回,鹘,《宋会要·蕃夷》有记载,称其为甘、沙回,鹘。对此记载,史学家认为这该是史官笔误,甘、沙回,鹘是两个政权,甘就是甘州回,鹘,而沙则是指沙州回,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沙州回,鹘的记载。1036年,沙州回,鹘杀死了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窃取了沙州,不久沙州回,鹘政权又为西夏所灭。由于沙州回,鹘政权存在时间极短,可谓昙花一现,因此才有归义军是被西夏所灭的谣言。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西夏元昊

历史上回,鹘汗国曾极其庞大,其中在龟兹一带的回,鹘人,被称为龟兹回,鹘。吐蕃崛起后,吞灭西域,龟兹回,鹘成为附庸。此后漠北回,鹘西征,建立了安息回,鹘。吐蕃为了防止龟兹回,鹘和安西回,鹘联合,于是将龟兹回,鹘迁徙至吐蕃控制的祁连山地区。吐蕃势力退出河西后,祁连山的龟兹回,鹘独立,和归义军经常发生摩擦。随着归义军和甘州回,鹘的战斗,龟兹回,鹘臣服于甘州回,鹘,之后归义军势微,和甘州回,鹘议和,借由甘州回,鹘的支持,龟兹回,鹘开始北上,迁入归义军的地盘,最终龟兹回,鹘在归义军的沙州、瓜州二地游牧,成了归义军辖区内最不安稳的因素。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敦煌城

四、归义军的回,鹘化

归义军自张议潮起兵以来,就以西北汉族政权为旗帜,是西北诸民族政权中唯一的汉人政权,是西北汉人最后的避风港。但五代以来,归义军其实逐步走向了回,鹘化。敦煌学研究专家李正宇曾在1990年的一篇论文《悄然湮没的王国——沙州回,鹘国》中,根据诸多敦煌文书记载,一度将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视为“沙州蕃族首领”,几乎将曹延禄当作回,鹘人。今天我们知道曹延禄是曹氏第六代归义军节度使,在位时间是976—1002年,是完全的汉人,但因为归义军内沙州回,鹘做大,以至于后世险些搞错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见此时归义军的回,鹘化有多么严重。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归义军府衙

974年曹元忠死后,曹氏第五代节度使曹延恭时,归义军开始大幅度回,鹘化。首先,甘州控制着通往中原的唯一道路,归义军想要去中原,就必须维持和甘州的关系,而为了维持和甘州的关系,归义军就必须放任甘州的附属龟兹回,鹘进入沙州游牧。归义军甚至需要沙州回,鹘的人情才能通过甘州!其次,北宋并非大一统王朝,已经改国号为辽的辽国呈现出强烈的汉化倾向,辽国有一定正统因素,所以有人认为宋辽之间是另一个南北朝,而归义军其实向宋辽两国都称臣。正是由于辽国是少民政权,为了显示亲近,因此归义军也放纵了沙州回,鹘。第三,沙州回,鹘是甘州回,鹘的附属,虽然沙州回,鹘在归义军辖区游牧,但他们有“治外法权”,归义军无法统治、制裁、管辖沙州回,鹘。

西夏元昊是替归义军报仇的吗

曹贤顺

原本已经安稳下来的归义军内诸多部落,又被沙州回,鹘带回了游牧时代,并受其影响,开始疏远汉人。这反过来又造成归义军赋税、兵员的下降。此消彼长之下,受到诸多势力支持的沙州回,鹘做大,开始侵入归义军统治阶层。至末代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时期,沙州回,鹘已经完全成势,归义军政权再不是汉人政权,而是汉人—回,鹘人的联合政权,是汉人、回,鹘人联合统治沙州,曹贤顺不过是联合政权的名义首领。

沙州回,鹘做大的表现之一就是1002年沙州回,鹘发动政变,逼死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曹延禄侄子曹宗寿成为节度使。今天多认为是曹宗寿狼子野心,发动政变,但此次政变爆发于归义军统治核心地区,在曹延禄时期,曹宗寿默默无闻,何来军权?无军权如何政变?所以更大胆的推测就是沙州回,鹘在背后搅动风云。曹宗寿已经有回,鹘傀儡的倾向,但因归义军内汉人势力仍然强势,所以沙州回,鹘还不敢发难。至11世纪20年代,甘州回,鹘遭到辽国持续打击,后西夏趁机灭了甘州回,鹘,甘州回,鹘残余势力逃入沙州,融入沙州回,鹘,沙州回,鹘势力瞬间压过汉人。至1034年,做大的沙州回,鹘终于撕下汉回共治沙州的面孔,杀死归义军最后一任节度使曹贤顺,在瓜州的曹贤顺之弟曹贤惠投奔西夏,西夏趁机攻占沙州,至此河西地区成了西夏的天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王称号,进而将他国领土并入。其实在五代时期,西北归义军深处少民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归义军在曹议金领导下,也采取了大联姻策略,终于立足西北,稳定了西北汉人的最后一片乐土。一、
2023-01-09 14:25:00
都知道儿皇帝,你知道儿天子吗
...世中,石敬瑭的行为并非个例。早在唐末五代初期,西北归义军自立政权,其领袖张承奉称帝,建立了西汉金山国。但张承奉无先祖能力,其政权最后沦为回,鹘附庸,自己也向回,鹘可汗称儿。此
2023-07-19 16:41:00
聊聊大唐帝国最忠实的“铁粉”——归义军
...,失陷60余年的河西走廊从此一朝得复,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除凉州外),从此归义军登上历史舞台,当时“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
2023-07-13 21:37:00
这份一千年前的公务接待用酒账单,见证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会看到1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这份接待账单叫《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详细记录1000多年前归义军衙府在某年4月9日至10月16日里共213笔详细的“公务用酒”支出。这份
2023-11-10 09:55:00
被忽略的英雄张议潮,率军收复河西诸州,立下不世之功
...帘的是一幅长达8米的珍贵壁画,画中内容呈现出了大唐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率军收复河西诸州的雄壮气势。或许是河西比较偏远的缘故,遍观唐朝正史,未曾发现有张议潮的列传。张议潮有收复四
2023-04-20 15:18:00
《敦煌英雄》:一部讲述大唐归义军的史诗巨制
...音、朱亚文、李光洁等实力派演员。他们将分别扮演沙州归义军的领袖张议潮、偷粮贼狼鹞子、逃兵诺次、张议潮之女张月牙、曹家二郎曹光宗、神秘的张都尉、传说中的孤勇旗手、苦守壁画洞窟的
2023-09-11 23:04:00
张义潮前往长安后,河西的归义军便被他交到了侄子张淮深手中,张淮深则成为了第二任归义军节度使,那么张义潮为何不将军队交给自己的儿子呢?我认为,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1、主观
2024-06-22 12:08:00
...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先后收复河西十一州,开拓疆土四千余里,使河西之地重归大唐版图,堪称壮举。然而,张义潮之后归义军却迅速衰败,又令人万分
2024-06-22 12:06:00
...质。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历经三年血战,张议潮统率的归义军终于攻克了吐蕃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凉州。之后数年,张议潮又以瓜州、沙州为根基,再度四面出击,一面抵御吐谷浑、回1
2024-06-22 12: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