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智能工厂育灵芝 单位产量增8倍 龙泉相关生产技术入选浙江农业“双强”十大成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9 10:14:00 来源:杭州网

浙江日报讯 (见习记者 王啸 通讯员 叶晓菊 叶晓龙) 近日,位于龙泉市的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智能化厂房里一派繁忙,工人正为生产灵芝做最后的准备。今年是该公司工厂化生产灵芝的第6个年头。据了解,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灵芝,在全国并不多见。龙泉的高品质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近日成功入选浙江省农业“双强”十大成果。

据悉,该技术通过融合机械制菌包、液体菌种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可旋转立体床架以及环控设备,有效地模拟灵芝适宜的生长条件,实现了免覆土、控温控湿和均一性出芝产粉,颠覆了传统覆土的生产方式。

多年来,灵芝连作和种植所需的林木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影响灵芝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通过工厂化生产技术方式,灵芝种植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以上,折算每亩可产孢子粉4吨,是大棚栽培模式的6倍。收粉周期从原来的70天缩短至现在的25天,单位面积产出提高了8倍。”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叶圣益说。

智能化技术让生产灵芝更加可控。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厂房设备可以根据灵芝的生物学特性,智能化控制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使灵芝在完全可控的环境中生长,灵芝的年复种次数达到1年2次。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灵芝往往以大段木作为菌棒,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较多林木资源。而工厂化生产技术则通过利用树木的枝丫、边角料等粉碎的木屑作为培养基,加工成“还原型菌棒”,有效地破解了林木资源紧缺问题。与此同时,生产后的废菌渣可以充当能源燃料,全程实现了废弃物、废水、废气零排放。

该模式下生产的灵芝解决了传统种植模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三萜、多糖等有效成分也优于常规。随着高品质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灵芝菌包的成活率从以前的85%左右提高到如今的99.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丽水龙泉:黑木耳“生金”记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走进位于丽水龙泉市八都镇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白色的菌棒铺满田间,圆润厚实的黑木耳挂满菌棒。眼下,正值黑木耳的丰收季节,农户正忙碌地采摘冬耳。龙泉市拥有上千
2024-12-26 18:39:00
...,浙江土特产·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丽水庆元、龙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启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高质高效推进集群建设,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食用菌全产业
2025-01-16 06:31:00
...投资20亿元的科伦药业高端制剂及保健食品项目正式落户龙泉,这是科伦药业二度投资龙泉的重大产业项目,也是龙泉大健康医药产业链新招引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
2024-08-19 07:48:00
11月16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龙泉)灵芝大会在龙泉召开。本次大会以“道地灵芝健康中国”为主题,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趋势,站位全国灵芝产业前沿,合力助推灵芝健康产业驶入高
2023-11-17 09:24:00
温度适宜产量提高 江山灵芝喜迎丰收
...要培育菌种,待到成熟后再规模化种植。李孝进是丽水市龙泉人,十年前因为看中江山优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来此种植灵芝。目前,该基地内的灵芝都为椴木灵芝,采用覆土栽培,一般4月份种下
2023-10-10 02:29:00
健康市场火热 浙江龙泉统战助力“小仙草”撑起大产业
...高营养价值的产品成为市场“新秀”。近年来,浙江丽水龙泉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以上述特色产品为小切口,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投身支持农业产业发
2024-05-09 22:09:00
依靠绿水青山吃上“生态饭”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浙江龙泉市委统战部助力绿色生态发展依靠绿水青山吃上“生态饭”姜爱华 胡丽香 杨新根《&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3-08-18 03:26:00
浙江龙泉:“红绿”融合 绘就“金色”共富蓝图
...构成一幅红绿融合的山水风光画卷……近年来,在浙江省龙泉市,当地锦溪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目标,实施新乡贤回引工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通
2023-12-05 13:40:00
听,田野里动人的科技之歌——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20年实践纪实
...永远不走”的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陈思宇是被龙泉市“要来”的科技特派员。龙泉竹木资源丰富,拥有竹林61万亩,但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并不匹配。2015年,龙泉竹木产业走到了
2023-07-15 19: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