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皖记者看山南|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4 20:06: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青藏高原上,人都缺氧,蜜蜂正克服“高反”给当地百姓带来经济价值;一袭茗香雪域来,援藏莓茶已绽放高原,促进居民就业增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海拔四千多米的区域,农牧民们也能吃上了民宿的“旅游饭”……

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下,这些难题正迎刃而解。七月中旬,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安徽省对口支援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多地采访,记录下安徽援藏工作的主动作为和皖藏同心的深厚情谊。

选对路径

7月中旬,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西藏山南市措美县,风光旖旎,油菜花正进入盛放期。措美县措美镇一处养蜂基地里,伴随着嗡嗡声,基地内几位藏族阿佳(大姐)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整理蜂巢,她们也迎来了首次蜂蜜收获。措美镇党委书记多吉不无自豪地表示,“这是要写入当地产业发展史上的创举。”

大皖记者看山南|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

措美县措美镇一处养蜂基地里,藏族阿佳(大姐)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整理蜂巢

为了让措美县乡村振兴项目有更多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产业振兴,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县援藏工作组,引进西藏夜伴蜂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发展养蜂产业。

可是在4200米的海拔高度,人走两步就会喘一喘,养蜂如何赢得发展生机?

西藏夜伴蜂声公司创始人张亮富告诉记者,西藏养蜂从2004年才开始,进入高原蜜蜂也会产生“高反”,但是适应之后,就会恢复采蜜能力。虽然蜂蜜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十分之一,高原气候却可以让蜜蜂避免得上蜂螨病,酿出的蜂蜜浓度高,也无污染。

2022年12月,经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与企业多次实地考察磋商,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商定,措美县措美镇、乃西乡于2023年进行试点养蜂,在2个养蜂点进行试点养蜂100箱。每箱可产蜂蜜15公斤左右,按30元/公斤计算,先期试点情况,预计措美县共可养殖200-300箱,总收入可达6-13万元。

这样一来,合作项目不仅可帮村集体超额完成年度增收任务,带动50-100户老百姓增收,户均增收1000-2000元,而且能为当地培养1-2名养蜂技术人员,解决农牧民10-20人灵活就业。

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工作组副组长、措美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郝朝军告诉记者,该公司还在措美县设立销售公司,所在乡镇参与销售利润分红,通过小蜜蜂大产业助推藏区农牧民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如今在安徽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推动下,蜂蜜的销路也正逐步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敢于尝试

置身山南市错那县麻麻乡的莓茶种植基地,当地门巴族采茶姑娘们在茶园里忙碌的场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今年五月在合肥举办的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错那的雪域莓茶就已亮相安徽援藏展区,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

大皖记者看山南|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

山南市错那县麻麻乡的莓茶种植基地,当地门巴族采茶姑娘们正在采茶

据介绍,莓茶适应能力强,生物量大,产量是当地绿茶的5倍以上,可实现当年种当年采,采摘时间可达3-4个月。

2022年7月,安徽省第八批援藏错那工作组首次从安徽省铜陵市引进莓茶,在平均海拔3000余米的错那县勒布沟四个乡组织实施勒布莓茶产业发展项目。

为了观察莓茶的生长规律,带动当地合作社带头人掌握莓茶种植技术,错那县农业农村局援藏干部人才、副局长王天柱在贡日乡的一处基地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天。

西藏“雪域莓茶”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记者了解到,2023年错那全县进行试验性种植30余亩,获得成功并进行了莓茶试制,到达或超过国家规定相关产品标准,以贡日、麻麻乡为主的莓茶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形成,基本完成莓茶体验馆、生产加工车间选址和规划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运营后,因田间管理、鲜茶采收、产品加工和交通运输等用工,预计年带动就业200人以上,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300万元以上。

此外,发展莓茶产业,也能带动农牧民就业,不断夯实当地群众扎根祖国边陲、守卫边疆的产业基础。

瞄准未来

羊卓雍措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大部分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00多米。这里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大皖记者看山南|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

驱车从羊湖出发大约20分钟车程,就来到了浪卡子县浪卡子镇道布龙社区道布龙村。微凉的山风吹过,袅袅炊烟,随处可见的牛羊宛如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藏族群众尼玛、索朗罗布在自家的家庭民宿里,已准备好酥油茶和糌粑,迎接着前来游玩的旅客。

“以前村里是农牧区,灰尘大,游客们不愿意来,项目实施完成之后,环境变好了,也促进了民宿的发展。”村民们争相告诉记者,得益于安徽援藏资金对当地人居环境的整治,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农牧民们也能吃上了民宿的“旅游饭”。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们信心满满。

大皖记者看山南|雪域经济如何冲出高原?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道布龙社区道布龙村的家庭民宿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

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浪卡子县工作组组长、 县委常务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大龙介绍,浪卡子县浪卡子镇道布龙社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为3029万元,为安徽省对口援藏资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村内广场及景观建设,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多项整治工程。该项目于2021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2022年11月17日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道布龙社区乡村振兴专干布琼深有感触地表示,“现在村里环境好多了,民宿发展得不错,村民们也受了益。”他告诉记者,民宿周边有停车场、农家乐,随着民宿的改造和开发,这里已经逐渐升级成了乡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田园民宿综合体。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完成,不仅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同时也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发自西藏

编辑 蒙国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律师事务所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审批,在西藏山南市措美县正式设立。安徽青合青(措美)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既彻底解决了措美县没有执业律师、“无律师事务所”的现实问题,也是安
2024-02-28 18:57:00
...中学教师,曾获“全国十佳优秀援教教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维护学校稳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人物寄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永恒的追求。我要“燃烧”自己到最后一刻,照亮
2024-03-24 02:01:00
湖北援藏教师送教下乡:高原送教沁人心,鄂藏同行共芬芳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前,山南市东辉中学校长刘艳、教务主任祝国康、工会主席洛追、湖北大学第六批研究生赴藏支教团成员刘雯飞赴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小学和隆子
2024-06-13 18:15:00
大皖记者看山南|不一样的魅力加查
大皖新闻讯 山南市加查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海拔3240米,是藏东南旅游环线上的一颗明珠。走进加查,不同的人会发现这里不一样的魅力——行走在小康村中和美乡村如诗如画;行走产业
2023-09-27 15:19:00
安徽智慧助力招商项目落地错美,助力高原发展
...!而且,实习期间就能实现就业,很幸运。”8月4日,在山南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来自拉萨的扎西高兴地对记者说。扎西就读于淮北市职业技术学院西藏班计算机专业,他和隆子县的拉巴宗
2023-08-10 19:45:00
跨越千里情 皖藏一家亲
...,微风和煦,阳光正好。在这个美丽的时节里,来自西藏山南市的措美县卫生健康系统以及教育界的同仁们,跨越千山万水,从雪域高原来到汴水之畔,与宿州教育和卫生系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2024-05-23 10:45:00
皖美手牵手 同心谱未来
...文转自:拂晓报皖美手牵手 同心谱未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骨干教师在宿跟岗研修活动掠影市港利小学老师与藏族老师在交流教学方法。藏族老师与同学们 一起上课。 五月,初夏的
2024-05-24 10:48:00
我国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在西藏措美县哲古镇成功并网发电
...大风电机组。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总装机72.6兆瓦,是西藏自治区首个超高海拔风电开发技术研究和科技示范项目,也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
2023-08-03 13:05:00
续写藏鄂情,西藏山南携高原美景和最优政策来湖北邀客
...刘微通讯员鄂文旅10月8日,“2023雅砻文化旅游节”西藏山南旅游推广暨招商引资湖北专场推介会在武汉举行,山南用雪域高原的风景和最优的政策,向湖北发出诚挚邀约。活动现场推介会
2023-10-09 16: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十四五”·大图景 小目标|快递小哥的“任务”
编者按挥别一个五年,迎来又一个五年。五年来,民生领域发展大图景与人民群众小目标同频共振。这个目标,可能是收入的增加,是筑牢“小病不出村”防线
2025-10-27 08:03:00
河北体育培训产业如何“破圈”:拓展新业态 发力加速跑
拓展新业态 发力加速跑——我省体育培训产业如何“破圈”今年以来,河北举办大量体育赛事活动,激活了体育培训市场,参与培训的青少年不断增加
2025-10-27 08:05:00
一院一风景,河北已建成美丽庭院1046万户
一院一风景,我省已建成美丽庭院1046万户“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农家庭院,方寸之间,可以有多少种模样?天气转凉
2025-10-27 08:05:00
记者走基层|绿道串起风景线 三万市民踏秋行
10月26日,太平河·理想水岸2025石家庄环城绿道徒步大会鸣笛举行,来自省内外的30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石家庄的生态魅力
2025-10-27 08:05:00
在现场|嵌入式社区养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10月22日,石家庄市裕华区裕东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内,高新区蓝天舞蹈队队员们正在排练舞蹈。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屈玉琪摄10月22日9时
2025-10-27 08:07:00
记者走基层|无人农机“慧”耕田
10月24日,在涞水县义安镇下庄村,技术人员正通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时监测雷沃智能驾驶拖拉机的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靖恬摄不用人驾驶
2025-10-27 08:09:00
真金白银激励+智能平台监管雄安新区运用财政杠杆加速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近日,雄安绿发广场项目主楼底板浇筑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25-10-27 08:10:00
推进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需教育2027年石家庄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均将开设孤独症班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日前
2025-10-27 08:1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10月24日,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生态执法”碳交易在厦门正式落地——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5-10-27 08:11:00
助力烟台产业转型升级!第一届烟台市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胶东在线10月26日讯(记者 邬勇 阎威臣)10月26日下午,由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烟台市教育局、烟台市总工会
2025-10-27 06:33:00
10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就我市培育打造农业品牌工作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介绍,近年来,我市秉承“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2025-10-27 07:10:00
10月25日,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吸引1.39万人次求职者到场对接,太原市招聘展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90余人次
2025-10-27 07:10:00
10月26日,太原机场开启冬航季,将持续锚定区域航空枢纽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航线航班的开发与引进力度。新航季,太原至上海
2025-10-27 07:10:00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的建筑街社区精准锚定“设施维护响应慢、邻里议事渠道少、特殊群体服务难”等治理难点
2025-10-27 07:10:00
潍坊市“环湖300”骑游活动在峡山区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慧10月26日,峡山区举办“环湖300”骑游活动,近500人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骑游盛宴
2025-10-27 0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