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21:22: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一统六国、称雄天下,为统一货币和文字做出贡献的始皇嬴政,但是却留下了焚书坑儒、专制独裁的历史骂名;

残暴荒淫、挥霍无度,听信小人谗言滥杀无辜,大兴劳财伤民的工程和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隋炀帝,但是也为后人留下了连接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进行融合贯通。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罪彰功卓本就不是矛盾不可共生的事物,公道自在人心,政兴在于顺民、昌民,任何朝代、任何帝王,只要背离百姓、背离正道,都要遭到历史和规律的严惩。

当下,历史正剧成为了热门的电视剧类型,为了赚取更多票房和点击率,一些编剧、导演喜欢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甚至张冠李戴,改的面目全非、令人咂舌。

编剧们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对一些帝王的功过进行评判,以及过度的隐藏史书真相,也为了宣传正能量的事迹而对罪过、不良影响缄口不言。这样的历史正剧是不客观的、不真实的。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就比如号称北齐千古一帝——长广王高湛,电视剧中的他宽厚仁爱,性情温良,对自己的百官大臣、后宫嫔妃都是彬彬有礼、重情重义。同时,治国有方,深受人民爱戴敬仰爱民。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能保证历史有绝对的真相,毕竟编纂史书典籍的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难免也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但史书中的长广王残暴到令人发指,勾结外人刺杀兄长之子,发动政变,当上皇帝,为了巩固皇位还栽赃陷害同辈兄弟,这样的一面却被电视剧有意“隐藏”。

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位皇帝都需要“洗白”,才能名垂千古、令人敬仰。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有这么一位皇帝,在历代帝王史上,他并不出名,但却知错善改、知人善用,由一代昏君变成了贤明君主。

他就是太甲大帝,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开国君王——商汤,他结束了夏桀的暴虐政治,将被残酷暴政压迫下的人民得以解救,于乱世之中开辟商朝历史。

作为他的嫡长孙,太甲大帝却稍显平庸,在政治上没有过多的建树,也没有做出什么宏伟事业。只能勉强靠着祖父时期的开国大臣、四朝元老——伊尹的悉心辅佐。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太甲大帝是幸运的,虽然登基较早,但年幼的他却有伊尹的护佑和帮助,在继位后一直过着比较顺利的皇家生活。

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商朝前期励精图治、海晏河清,一片盛世太平,到太甲大帝这一辈仍保持“以宽治民”的国家制度。

但是这位太甲安于现状,没有任何政治抱负和治国理政的想法。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一位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富三代”。富三代的标签好像就只是挥霍无边、招摇过世、不理朝政、奢靡享乐,同样,这些形容都是太甲的“人设”。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这位皇帝经常寻欢作乐、不上早朝,大臣们往往是恭候一个时辰都等不来太甲大帝,不少与其祖辈、父辈打江山的元老们,都表示忧心忡忡,生怕小皇帝会成为灭国之君。

但是,太甲大帝无论怎么不听大家进谏,但对于一个人,他是异常恭敬和害怕的。

这个人就是伊尹,商朝的“开国元勋”,这人曾帮助他祖父成就建国伟业,继而辅佐商汤治国理政,是不可多得的贤才,也是他从小就很敬佩的人。

太甲从小就听说这位贤人志士的故事,比如:他虽出身卑微,是陪嫁带来的奴隶,但是却可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才能让商汤注意,进而主导汤灭夏的谋划,由一个厨师变成军师和开国大臣。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商朝是一个极其注重礼教、法制的王朝,爱护百姓、信奉承诺、言出必行,但是太甲总是一味的发号施令却亲自破坏规则,言而无信、昏庸蛮干,甚至因为奢靡享乐、亲信谗言杀害大臣和百姓。

为了更好地教育太甲,伊尹先后撰写《肆命》《祖后》等著作,将先祖的法制奉为圭臬,并制定统一规范的至高标准,教导太甲敬畏和遵守祖先的法制,引导其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在先祖法制和文章的洗礼下,确实很有效果,太甲收敛了不少,但是好景不长。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两年后,他又开始暴虐待民、昏庸执政,商朝经济又开始走下坡路,人民生活艰苦不堪。

再三思忖,伊尹不得不将其放逐出宫,自己与其他的大臣暂时性地接手朝政大事。

伊尹将其带到了桐宫,也就是他祖父商汤的陵墓,想让他面对祖父进行反思悔过。这时,太甲认识了一位守墓的老人,老人头发全白、说话都不太利索,但每天都准时打扫墓地,摆放祭祀用品。

太甲很是不解,便问他:“老人家,为何每天都要祭拜祖父的墓,墓地也不用每天打扫啊,已经很干净了,除了你我也没有人来?”

老人屡屡胡子,笑罢:“小皇帝啊,您还是不太了解您祖父的事迹吧,他可是很伟大的人物,他解救我们这些贫苦百姓于黑暗暴政中,别说让我每天打扫了,就是让我终身与他相伴我都愿意!”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见到太甲大帝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老人便席地而坐,为他讲起了商汤灭夏的所有故事。

其实这些故事,大家耳朵都听得磨起茧子了,但此时此景,面对这位老人的讲述,他却听得很入神。

尤其当老人说道,他的祖父恪守承诺,凡是当年与他一起发动战争、揭竿灭夏的人,他在称帝后都安排了很好的官爵职位,就算是战死的,都会将其家人进行优待和奖赏。

太甲心生惭愧。

之后,老人还将自己亲手抄的商汤立下的祖训、规矩呈给太甲,希望他能逐字逐句进行阅读背诵,将祖父作为治国理政的榜样模范。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太甲在墓地放逐的三年间,每天都畅读祖父制订的规矩法制,已洗心革面,并对治国理政和百姓生活有了很深的理解,还写下了一些文章。

伊尹看后,甚感欣慰,遂把他接回都城。

此后,太甲大帝改过自新,勤理朝政、贤明爱民,在他的治理下,天下稳定、盛世太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代王朝或兴盛或衰败都抵不住历史的推进、岁月的流逝,而带给我们后人的除了“知兴替”的历史借鉴,还有那一代代王侯将相的“风流人物”。

历代帝王中的清流,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些帝王在我们今天的评价看来,功过皆有,他们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看待历史人物,我们无需加以影视化的滤镜,将其过度美化,而应客观公正地看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代帝王中,他非但没靠古装剧洗白,反而真的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过一些瑕疵,但最后他们却能幡然悔悟,自己改过自新从昏君变成明君,太甲就是这样一位帝王。由于距今时间太久,历史记载较为稀缺,因此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时期受到染指的帝王还是比较少
2024-02-23 20:30:00
历代的帝王:他是唯一没靠电视剧洗白,而是真的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受万世敬仰。但是,在这些帝王当中,是否有人能真正从昏君蜕变成明君?他们是否曾经有过一段黑暗的过去,但最终还是走上了正途?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一位独一无二的帝王,他是唯一没有靠
2024-08-17 11:49:00
商朝哪位帝王,真的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娘”,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明君未必真贤明,背负骂名的昏君也未必是真的昏庸无道,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派理论,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幻想和创作的空间。甚至经过多年来一些影视作品的演绎,一
2024-03-25 17:20:00
昏君太甲的醒悟,从昏君变成了明君
...。不过这次说的是皇帝类型比较少见,古代从明君变成了昏君的皇帝数量不少,但是他却反而从昏君逐渐变成了明君的那种皇帝。皇帝本身并不一定很有作为,当然了开国的那类皇帝就先被排除在外
2023-09-11 01:06:00
历史上唯一不靠电视剧洗白,从昏君变成明君的人
...。 但是,历史上还真的有一个例外,竟然自己完成了从昏君到明君的转变,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迷失到权力中的太甲帝古人常常向往上古时期,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对于权力虽然无比渴求,但
2023-06-11 19:13:00
晋成帝司马衍:权力缺失的可怜皇帝
...这的确是一部分皇帝的真实写照,至少是那些古往今来的昏君们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昏君,当皇帝的诸多想法到最后都会变成一个目的,那就是享乐。既然要享乐,那就要横征暴敛,穷奢极欲。当
2023-11-08 15:10:00
古代五把帝王之剑,每把剑都有特定含义
...伊尹才归政于他。商朝帝王太甲在位期间实行暴政,是个昏君,而伊尹作为当时商朝有名的权臣,同时也是有名的贤臣,不愿意看到自己辅佐的君王如此昏庸,所以才会让他反思自己,而这把剑就是
2023-06-09 10:54:00
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末期的几个扶不上墙的,其实都不差。造成明朝多昏君,清代多明君的观感。我觉得大体有两点原因。一、政治体制,明朝是内阁和宦官制度,两套秘书班子并行。而内阁负责批阅文件和起草
2023-05-14 14:21:00
被黑成昏君的千古明君,解决了很多人吃饭的问题
...这也许是后世帝王最大的设想,因为没有人希望被人骂作昏君,只是有些是迫于现实,在将昏君的身份无限放大。但是历史上当然一些其他原因,或者是某些皇帝在位期间功过并存,或许有些时候是
2023-05-08 14: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