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江苏博物馆更有“看头”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3 22:31:00 来源:江南时报

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江苏省文物局申报的《机制创新激发博物馆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入围。

延长服务时间,释放文博人才活力,精品展览直达基层……江苏大力推进文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为全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

开启“超长待机”,破解供需矛盾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参观需求激增,“一票难求”的困境也随之而来。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如何破局?

江苏在政策层面给出积极回应。2024年9月,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全年累计延长开放日不少于60天,累计延长开放时间不少于90小时”。

两家省直博物馆第一时间响应,在热门假期主动延长服务时间。省级文件的示范效应迅速辐射全省,13个设区市纷纷推动本地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

在瞻园,晚间推出的沉浸式戏曲演出《金陵·王府往事》,带领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明代徐澄娶亲的王府盛况;在甘熙宅第,晚间“甘宅雅韵”水幕秀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金陵胜景之中;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淮安市博物馆等纷纷开启全年无休的“超长待机”模式。

博物馆延长服务时间,绝非简单的时间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运营理念革新。从文化层面来看,延时开放为上班族提供下班后文化休闲新选择,让博物馆成为新的精神文化“夜间食堂”。从经济角度看,进一步激发文物资源活力,营造出一批点燃城市夜经济的新业态、新场景,有力推动文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创新激励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在苏州博物馆文创区,游客们常被这样生动有趣的场景吸引——工作人员娴熟地为毛绒螃蟹称重、捆扎。这种独具江南生活情趣的互动体验,已成为苏博最具人气的文创项目。该馆文化创意部主任蒋菡告诉记者,2024年该馆共研发480款文创产品,其中“蟹黄黄”毛绒大闸蟹和吴王夫差剑毛绒玩具甚至一度引发抢购热潮。

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博物馆文创开发取得的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全部用于博物馆事业发展和人员激励,并将延长开放服务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工作成效纳入绩效激励范围,调动博物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业内人士认为,《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明确了文创收入的合理使用路径,打破制度壁垒,为文创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推动博物馆文创开发的良性循环。

“面对浩瀚的馆藏文物,开发优质的IP产品实属不易,必须提炼文物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蒋菡说,苏博文创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创造力。“有资源有人才,我们有信心打造出更多爆款产品。”

为确保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若干政策措施》参考上海等地经验做法,提出一系列操作指引,包括详细制定文创产品开发项目收入清单,为激励经费核算提供依据;规定文创产品开发收入的用途和分配比例,为各博物馆规范、合理分配收入提供指导。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4年全省博物馆推出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精品展览2500余个,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两家头部场馆文创收入均过亿元,同比增长均超80%。

创新服务供给,精品展览直达基层

6月14日,淮安市体育中心战鼓擂动,“苏超”淮安队对阵南京队,万人呐喊点燃盛夏激情。赛场外同样火爆——由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十二站亮相淮安市博物馆。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是我省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一项举措。展览将热门博物馆网红文物、镇馆之宝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环省行前11站累计接待观众180.5万人次、日均1.2万人次,南京博物院小粉炉等文创销售额近1100万元。

“过去基层博物馆通常向大型博物馆借展品,热门博物馆很少主动将精品展览送到基层。”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江睿介绍,该馆以往周末单日接待观众2500人次,但连云港巡展期间,周末两天分别接待观众3.9万、4.2万人次,刷新全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纪录。

“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所需。”省文旅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拾峰说,未来考虑借助大型博物馆的藏品与展陈优势,发挥中小博物馆在展陈时间与空间利用上的灵活性,将大馆展陈移植到中小馆,实现资源互补。

围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江苏着力放大优质文化资源效应,支持博物馆打造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有体验感的新场景,进一步激发博物馆的创新活力。江苏各地掀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热潮,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博物馆运营:建设“云上博物”数字展示空间,集中展示全省近百个精品展览项目,打造“无边界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打造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带领观众进入用数字复原琉璃宝塔场景的元宇宙博物馆中,感受“会发光、会唱歌的琉璃塔”的震撼;镇江博物馆积极开展数字文创跨界合作,与喜马拉雅合作推出有声明信片,在鲸探平台发布论语玉烛和青铜凤纹尊NFT数字藏品等;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等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在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下,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更在我们心中激荡起更多的文化自信。

(记者 王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博物馆之城”大有看头
六朝博物馆。观众在南京市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 观众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六朝博物馆参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2024-05-18 11:22:00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5·18国际博物馆日”临近,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能够走进博物馆,感受江苏博物馆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人文之魂,江苏省文旅厅5月6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
2024-05-07 07:17:00
□潘秀雯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江苏主会场活动以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省市一体联动的方式,策划了 “云上博物”
2024-05-18 13:18:00
南京的博物馆,如此“有看头”!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习近平3月5日下午,人民
2024-03-08 09:41:00
学习绘文丨南京的博物馆,大有“看头”!
博物馆,一座城市文化灵魂的展厅。这里,收藏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脉。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南京
2024-03-15 11:34:00
江苏南京:汲古润今盛芳华 ——写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仲平(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何以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望
2024-05-18 11:23:00
江苏南京:创新为笔,书写“博物馆之城”新篇章
“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南京的博物馆越来越有看头——创新为笔,书写“博物馆之城”新篇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
2025-05-18 09:00:00
南京博物馆有“看头”,比莲花尊更令人好奇的是其主人
截至2023年,南京全市备案博物馆达77座,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15座。精品展览、珍贵文物……无论您何时走进南京的博物馆,都能遇见精彩的“看头”。今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专栏《
2024-03-17 16:10:00
...京日报展陈上新、馆长讲解、延时服务“有看头”!南京博物馆火热“出圈”□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读懂一座城,可以从参观博物馆开始。“五一”假期,“有看头”的南京博物馆继
2024-05-04 08: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风景“C位”让给群众 南昌八一广场设打卡专属拍摄区
本报讯 杨希勤、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八一广场这个打卡点真是绝,随手一拍都是美图!”8月15日,南昌市在热门景点八一广场正式设置打卡专属拍摄区
2025-08-18 06:09:00
江西这家实验室获批国家级资格
本报讯 王艳、李炎昌、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授权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1级
2025-08-18 06:09:00
问政快报(2025.08.18)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4日至16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562条,其中,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
2025-08-18 06:09:00
近日,南大二附院肿瘤科特邀浙大一院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感染科派驻专家赵宏教授莅临指导并举行“实体肿瘤合并感染的诊疗”主题学术讲座
2025-08-18 06:09:00
赣超热度席卷全国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江西足球盛宴
本报讯 万礼妍、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当绿茵烽火燃遍赣鄱大地,一场全民共享的足球盛宴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2025-08-18 06:09:00
村民养牛异味扰民
“牛圈就在屋后,风一吹,臭味直往家里钻,连窗户都不敢开。”近日,有网友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高安市荷岭镇茜塘村老童自然村有村民养牛
2025-08-18 06:09:00
科技援疆产业富民 让阿克陶群众越过越红火
从深山到平原 6802名牧民住进江西援建的家八月的帕米尔高原,阳光炽烈。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昆仑佳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
2025-08-18 06:09:00
8月16日,“山河铭心 砥砺前行”第三届晋冀鲁豫四省革命文物故事宣讲推介活动在山西阳泉落幕。此次宣讲推介活动由山西省文物局
2025-08-18 07:09:00
暑期过半,在博物馆“文化消夏”成为学生和游客的首选。截至8月8日,今年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已接待游客约770万人次
2025-08-18 07:10:00
近日,太原热力集团万柏林分公司中继能源站全面铺开今年的供热准备季工作,他们对站内的板式换热器、大型循环泵和配套高压变频器
2025-08-18 07:10:00
8月14日,太原天然气公司管线所针对存在隐患的天然气调压器,集中推进改造工作,全力保障冬季安全供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市部分区域天然气调压器等设施出现部件老化
2025-08-18 07:10:00
8月14日,阳曲县举办2025年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培训会。通过培训进一步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与突击队作用。本次培训吸引了该县众多优秀青年参与
2025-08-18 07:10:00
8月13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人民法院发布消息,为精准服务园区企业发展、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该院推出了多项举措。针对园区企业集中
2025-08-18 07:10:00
新发路观察+|透过长春农博会看吉林现代化大农业新图景
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正热,这场农业盛会像一扇明亮的窗,让人们清晰看见吉林现代化大农业的奋进足迹
2025-08-18 07:30:00
市级重大项目 加速推进
近日,位于溧水区东屏街道的市级重大项目南京京锦元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办公楼和主车间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加紧推进仓库施工
2025-08-18 0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