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最近,“新冠囤药攻略”一时间成为朋友圈、微信群里的热门话题。有网友评论:从黄桃罐头、布洛芬再到蒙脱石散,“安全感”都出自一个字——囤,通过囤药,求得心里安慰。
有人囤药等“用”,有人囤药等“卖”。除了市民在囤药,某些不法商家也在囤药,打算利用人们用药焦虑的心理大赚一笔。笔者了解到,针对部分药品等涉疫物资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的同时,也提醒民众没必要盲目囤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囤药行为,“症”在未知。出于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心理,人们虽然知道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毒性明显减弱,但还是按照固定的清单囤药,甚至按固定的顺序吃药。其实,防治并无“特效药”,科学防治、合理用药才是“对症”。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买药、到医院越来越便捷。消费者家中可适量预备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常规感冒药,同类药物准备一种即可。前不久因为不少人囤药,造成一段时间内“缺药”现象,但没过几天这个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可见,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商家囤药,“症”在获利。商家逐利无可厚非,但想利用自身渠道及资金等优势大规模抢占药品资源,囤积居奇,以此获取更大利益,此等行为不仅有违道德底线,而且存在极大法律风险。针对此类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对症下药”,及时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从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对涉疫物资生产经营者划出“九不得”红线,并鼓励社会各界举报违法违规线索,推动社会共“治”。
从古至今,“对症下药”才是对抗疾病的“灵丹妙药”。对普通大众来说,与其囤药,不如增强自身抵抗力,强化合理用药观念,提高科学用药素养。这些,才是“灵丹妙药”。
□徐小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