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向乡村教育“大先生”致敬
孟振兴
■记者手记
孟振兴
这些年,国家一直努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不少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已不逊于城市,但“软件”方面的差距却仍然存在。举例来说,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故事、把自己的画作张贴在墙报上等等城里孩子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些农村孩子却鲜有机会尝试;一位在乡村小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坦言,他上音乐课通常只能教孩子唱几首歌,因为自己的乐理知识也很有限。
好在,情况正在逐渐改变:南宁市青秀区乡村振兴教育工作队不仅给农村学校注入了实力强劲的师资力量,更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队员们与当地教职工紧密配合,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提高课业成绩的同时,走出环境的桎梏、树立直面困难的自信。2022年12月,记者在青秀区伶俐镇中心学校采访时,工作队员想找几个孩子示范体操动作,他们大多有些忸怩;而半年后,孩子们已经能直面记者的采访,即使说话的时候偶有磕绊也能泰然处之,这种“肉眼可见”的转变让有着类似经历的记者深有感触。
每次采访结束,记者都会向工作队员致敬,感谢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为乡村教育、为农村孩子付出的努力。但多位队员一再表示,真正的英雄不是自己,而是长期坚守在农村学校的老师们——长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融化了隔阂、加深了理解,进一步夯实了教育公平的基础。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向这些乡村教育的“大先生”们致敬,期待能有更多的地区借鉴青秀区的做法、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享公平教育的福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