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屏风上翻译中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04: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在屏风上翻译中国

——英国作家毛姆的中国之行

在屏风上翻译中国

孙冬

《中国屏风上》是毛姆1919年的中国之行的旅行札记。本来他的计划是先把第一手材料和初步的见闻记录下来,然后再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但是很快他发现这种松散而随性的散文,如果强行放在一个框架里,就会破坏了其自然和真诚的风格。他索性将这些浮光掠影的印象稍加处理,以非虚构的形式发表。

从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开始,西人中不乏有记叙自己的中国之旅,分享个人见闻和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亲身体验的游记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世界的打开,更是涌现了一批以中国为对象的游记作品,其中包括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的《中国札记》、伊莎贝拉·伯德的《跨越长江流域》、维克多·默多克的《神秘壮观的中国》等。

和之前的游记相比,毛姆的《中国屏风上》更多着墨于人物,而不是铺陈事件或者追溯历史。

这些一闪即逝的人和瞬间,同时饱含着飞散和聚合的力量。一方面这些让毛姆心动和狂喜的碎片印象汇成一幅印象派画作,让读者对中国20世纪初期现代化进程有了具体的认识(也许不是全貌)。毛姆笔下的中国正处于现代化风口浪尖,正在应对政治动荡、西方影响和内部改革的挑战。这个现代化的进程和当时封建帝国的没落、国际移民、对外贸易是密切相关的。毛姆的浮光掠影在某种程度上也让这个现代化的建构过程浮出水面。在毛姆的笔下,中国现代化的萌芽是携带着巨大的旧文化的基因,伴随着西方对遥远国度的热忱、蔑视、觊觎破土而出的。毛姆所描述的对外贸易、域外法权和文化掠夺,可以让读者获得20世纪初中国殖民主义状况的一个直观的印象。

毛姆对作品中人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没有像东方学学者那样,试图展现其文化的独特性,而是进入人性的崎岖精微之处发掘共性的善和恶。因为,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人性中的奇谲和心理的晦暗都大致相同。毛姆没有简单地把中国人等同于中国,也没有把英国人等同于英国。而是着力表现在浮世中处于动荡、迁徙中的个人,来探索人的孤立、流离失所以及身份和文化隔阂等主题。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毛姆旅居中国四个月,由于语言障碍,除了和能够交流的当地人进行了接触之外,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一个庞大的被统称为中国的背景下孤立地探索和前行。他的中国印象自然无法摆脱20世纪早期西方作家的偏见以及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想象,也不可避免地以西方的视角和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艺术和社会现实。比如,在第一篇《幕布升起》中,毛姆把一座破败的中国城市比作古画里被十字军攻占的巴勒斯坦城堡,并想象在城里行走的轿车里的鸿儒是去友人处,缅怀唐宋风韵的黄金时代。除了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很多章节内,东方精致的古韵、旧时的穷街陋巷和底层人民的身体融汇成一幅神秘而无法破解的中国群像,他所走过的大江大河也更像是迷雾飘渺的笔墨山水画。

不过,也不可否认毛姆确实有尝试避免简单的刻板印象和东方主义的话语体系的自觉意识。其策略之一是通过使用第二人称“你”来描述自己的见闻,把自己放在一个我和他之间的位置,这是刻意避免游记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写作的伦理选择。

策略之二是避免丝滑。在游记写作中,读者往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作者对于异域风情和文化的翻译是否丝滑无缝,还是充满犹豫、不解和困顿。毛姆对于中国的叙述显然属于第二种情况。除了偶尔使用熟悉的事物来对眼前的陌生景象进行类比之外,在文中,他经常使用“我不知道”“天知道”“我分辨不出”“不知何故”等措辞,表现出一种谦卑和对异质文化的“无知”的外来者的视角,尽量克制自己将所见所闻带入一个已知的词汇表和思维框架之中的欲望。

策略之三是反讽。毛姆特有的反讽的笔触使他规避了西方的先入为主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如果说中国读者对于毛姆笔下落后的中国感到不适的话,那么一个西方人也会对书中西方人的贪婪、傲慢、伪善和文化殖民同样感到羞愧。毛姆尖刻、恶毒的笔触毫无保留地表达着自己对于伪善和权贵的厌恶,也不吝啬对穷苦人类的同情和被压迫人民的赞美之词。

毛姆的《中国屏风上》在多大意义上改变了西方的东方叙事,我们也许无从得知,但是,它至少纠偏了一些认识,塑造了一个不同于旅行之前的自我。回到英国之后,毛姆曾经公开表示中国可以“给你一切”;中国之行“的确是一次丰富灵魂的经历”。而他后期创作的《苏伊士之东》和小说《面纱》,也可以看出中国之行对其思想和写作的积极影响。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钱文静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以精妙的叙事艺术,呈现出一部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叙事艺术的探讨,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所传递的主题和意义,以及毛
2023-06-10 08:20:00
他对人世怀着无限兴趣 ——写在“毛姆精选集”收官之际
...宣言一样令人动容。《面纱》是毛姆在1919年至1920年游历中国之后创作的,小说的扉页上写着雪莱的一句诗:“……那华美的面纱,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这句诗揭示了这部小说的
2023-08-18 09:54:00
文化中国 玉玉生辉//董廷超书法衍生品—玉屏风
文化中国玉玉生辉//董廷超书法衍生品—玉屏风董廷超董廷超(笔名:艺林),生于山东聊城,现居北京。 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签约书法家、人
2024-06-25 20:46:00
画风独特的《西湖十景·双峰插云》(博物视界)
...该船满载康熙皇帝赠与路易十四的礼物,其中就包括大量屏风和屏风画。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从17世纪60年代便开始收集有关中国哲学、地理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资料,他对中国的伦理思想十分
2024-07-12 16:30:00
喜马拉雅携手英国驻华使领馆,用声音赋予英国文学新生命
...拉雅通过精湛的配音、精细的制作和丰富的音效,首次为中国的听众们带来原汁原味、无删减的《哈利·波特》中文系列,邀请听众一起开启声音里的“魔法世界”。同时,《哈利·波特》系列的七
2023-12-28 17:54:00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道如何处理和保存这幅画作。他们天真地以为这和日本的屏风画差不多,于是仿照屏风画的展示方法,将这幅无价之宝切割成了几块,不伦不类地被装裱起来。后人在画上的题注被当作边角料裁掉,
2023-06-26 09:58:00
“燕京八绝”屏风 兔儿爷“多福” 这些京味儿展品亮相第九届中国版权博览会
“燕京八绝”巨型金丝楠木屏风、原创虚拟形象兔儿爷“多福”、中国书店古籍残片存真、甲骨文体验与互动……这些富有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展品11月23日出现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
2023-11-24 16:53:00
古人为什么要在家里放屏风呢
屏风,作为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在家里放屏风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一、屏风的起源与功能屏风起源于西周时期,最初是
2024-11-09 19:10:00
东西问丨高世华:古丝路千年葬俗有多少东西方交融互鉴?
...志军一张曾用金箔装饰过的巨大石床,被十余帧雕刻彩绘屏风三面合围,其上不乏中式楼阁建筑和身着中亚服饰的各式人物生产生活场景,床前辅以中西方多种乐器“混搭”的随葬乐伎俑……藏于甘
2025-04-04 2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扒一扒赵匡胤的家世根儿!
然而在赵弘殷转战疆场开拓功名的同时,作为妻子的杜氏却生活得很不容易。赵弘殷初入军伍时收入微薄,杜氏拖儿带女生活异常艰辛
2025-04-21 23:19:00
程咬金为何可以?被誉“天下第一福将”,看看他妻子背景就明白
无论是在史料记载中,还是在后世的传奇故事中,程咬金都有两个妻子。不同的是,在两个人中,两位女士的地位和她们与程咬金结婚的时间都不同
2025-04-21 23:19:00
曹操留下3员猛将,本指望他们保卫子孙江山,不曾想被曹丕全部除掉了
提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是三国的霸主,还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的功绩更是很多人无法能及,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份硕果最后却被野心更加强大的司马家占为己有
2025-04-21 15:06:00
她是刘伯承的第二任妻子,14岁参军,还培养了四个将军,活了91岁
引言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足见他在我军地位之高,革命战争年代,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
2025-04-21 15:21:00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2025-04-21 15:36:00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死了,卢俊义会是梁山首领吗他没有资格
水浒中,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在宋江活着的时候,谁也没有代替宋江,成为梁山首领的机会。但如果宋江死了,梁山的头领又会是谁呢
2025-04-21 15:47:00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有三个人没有丧命,只因他们身份用处特殊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之一,他建立了明朝,人们对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他当过和尚也乞讨过,但最后能成为开国之君
2025-04-21 16:07:00
抗日英雄肖万世,半生戎马,立下10个一等功,战友:他有两副面孔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场英雄的高度赞叹
2025-04-21 16:09:00
岳飞下令杀40个逃兵,心软留下的一人,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一代名将
风雨飘摇的宋朝因为岳飞不再如无根浮萍,岳飞就如那根死死地将宋朝钉在了历史上。可以说古今名将中岳飞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但今天要说的不是这百家传
2025-04-21 16:15:00
曹操被刘备所骗斩杀吕布,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何不敌?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张飞身为一员虎将,自身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有亲兵相伴,却轻易被刺杀,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与他自己疏于防范有关
2025-04-21 16:19:00
张大千与李秋君的旷世绝恋:三跪断缘,“迟秋”印章暗藏伤心往事
张大千张大千,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众所周知的作品有《荷花图》、《桃源图》等,作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家
2025-04-21 16:20:00
曹操杀孔融和杨修是因为忌妒他们的才华吗?不,他们还不够资格
孔融和杨修,两个都是东汉末年历史有名的才子,两人都是死在曹操屠刀之下。因这两人的身份和才气,世人常把他们的死说成曹操忌妒他们的才华
2025-04-21 16:38:00
赵匡胤真的是赵光义杀死的么?通过以下2点分析你会更加明了
权力这种东西,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之一,它会让一个人彻底迷失自我,也会让这个世界的亲情、爱情、友情都变质,到头来白忙活一阵
2025-04-21 22:32:00
4月19日,“极目楚天——新见战国楚系古玺印封泥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4-2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