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应急管理部:今年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08 13:08: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倒塌房屋11.8万间,严重损坏42.2万间,一般损坏103.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71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

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有:

一、全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灾情呈现“北重南轻、东重西轻”

从灾害发生时间看,1—3月,除西南地区冬春连旱、西藏林芝重大雪崩灾害外,全国灾情总体相对平稳;初夏,华南龙舟水强度相对偏弱,河南等地持续连阴雨给夏收带来不利影响;进入“七下八上”后,20余天内相继遭受“杜苏芮”超强台风、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辽流域严重汛情等重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区域分布看,灾情呈现“北方重、南方轻,东部重、西部轻”的特征。与近5年同期相比,华北、东北等地灾情偏重,西南、西北等地灾情偏轻。

二、华北、东北遭遇极端强降雨过程,局地山洪地质灾害突发

前三季度,全国共出现3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累计面降雨量5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降水分布时空不均。全国主要江河径流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松花江、辽河偏多二至三成。受“杜苏芮”台风残留云系影响,7月底至8月上旬,华北、东北相继出现极端暴雨天气,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发生编号洪水,部分地区遭遇“旱涝急转”,京津冀等地多个蓄滞洪区启用,黑龙江、吉林部分农田受淹,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西南、西北等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多点散发,全国因山洪地质灾害共造成271人死亡失踪。总体上,洪涝和地质灾害共造成5190.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05人,倒塌房屋11.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93亿元。

三、西南地区遭受冬春连旱,华北、西北地区出现阶段性干旱

前三季度,西南冬春连旱、华北和东北局部夏旱、西北地区伏秋旱相继发生。年初,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气温偏高,云贵川渝等地旱情快速发展,造成局地山地丘陵区农业生产、城乡供水受到一定影响。5月底至7月,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出现8次高温天气过程,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极端高温对农作物生长、电力供应、森林防火等造成不利影响。6月中旬以来,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等地降水和区域内河流来水量偏少,水库蓄水不足,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出现临时困难,农牧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总体上,前三季度干旱灾害造成2012.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18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7.1亿元。

四、台风生成和登陆数均偏少,强台风影响范围广、损失较重

前三季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4个台风生成,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其中,4个登陆我国。7月17—18日,第4号台风“泰利”先后3次登陆广东、广西,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常年初台登陆时间偏晚20天。7月28日,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台风,福建、浙江等地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此外,其残留云系北上,对华北、东北地区造成重大影响。9月2日,第9号台风“苏拉”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造成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受灾。9月初,第11号台风“海葵”先后3次在我国登陆,残余云系持续盘旋在东南沿海,造成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受灾。总体上,台风灾害共造成807.8万人次受灾,8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24.8亿元,福建、广东两省受灾相对较重。

五、风雹灾害多点散发,江苏遭受强龙卷风影响

前三季度,全国共出现3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较近5年同期均值偏少。从时间分布看,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夏季,首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在3月22—26日,春季强对流过程12次、夏季18次、秋季3次。从区域分布看,全国共有980余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影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地,北方地区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南方地区集中在江苏、湖南、贵州、云南等地。6—9月,江苏南通、盐城、宿迁等地龙卷风灾害共造成14人死亡。总体上,风雹灾害共造成577.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5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36.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3.4亿元。

六、西部局地遭受低温冷冻和雪灾,西藏林芝突发重大雪崩灾害

前三季度,我国共遭受8次冷空气过程影响,较常年同期均值偏多。其中,3次为全国型寒潮天气过程。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华北、西北等地多发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局地大幅降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灾情较重。1月17日西藏林芝雪崩造成28人死亡,为我国近年来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雪崩灾害。总体上,前三季度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302.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6.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5.1亿元。

七、中强地震活动次数显著下降,云南、山东等局地遭受地震影响

前三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59次,其中4.0—4.9级54次,5.0—5.9级4次,6级以上1次。5级以上地震次数较历年同期平均水平明显下降。其中,1月30日新疆沙雅6.1级地震和2月27日新疆温宿5.1级地震,震中均位于人口稀少地区,未造成较大灾害损失。5月2日云南保山5.2级地震造成保山、大理2市(州)1.3万间房屋损坏,部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8月6日山东平原县5.5级地震为近年来该省发生的最强地震,造成2900余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总体上,前三季度中强地震发生次数显著下降,灾害损失较往年同期偏轻,共造成2.1万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6.6亿元。

八、森林草原火灾态势总体平稳,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308起,因灾伤亡5人(其中死亡2人)。森林火灾总量处于历史低位,比去年同期减少192起;分布区域集中,内蒙古、广西、黑龙江和云南发生火灾均超过30起,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区域;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72起,在已查明火源火灾中占比27%。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15起,其中特大草原火灾1起,因灾死亡1人,时间集中在4月份,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温璐、郝萍)今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
2024-10-22 17:38:00
本文转自:北青网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以洪涝、
2023-07-07 10:20:00
中国发布丨应急管理部:各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 冬春救助工作已启动-中国网
中国网10月22日讯(记者 彭瑶)应急管理部10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前三
2024-10-22 15:06:00
中国网8月23日讯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7月份,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89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295人
2025-08-23 00:36:00
应急管理部: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致1.12亿人次受灾 中西部受灾重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1月13日,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2022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
2023-01-13 10:52:00
...闻网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6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2023年8月,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88
2023-09-06 19:07:00
应急部工作组赴甘肃检查冬春救助工作:救助款要尽快发放到位
...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近日,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临夏东乡县、永靖县等地,深入乡村一线,了解当地受灾群众过冬状况,重点检查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自然灾害冬春救助
2023-01-20 13:00:00
中新网10月22日电 应急管理部10月22日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情况。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在会上指出,灾区恢复重建
2024-10-22 12:04:00
枣庄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生命线
...是高效拨付资金。冬春救助资金下达后,将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范》的通知要求,制定救助资金分配方案,严格拨付程序,明确发放时限、具体标准
2024-11-25 09: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