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6 10: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浪漫是什么?

玫瑰花,小惊喜,抑或是精心筹备的烛光晚餐?

历史上最浪漫的朝代,恐怕非唐朝莫属了,所以,在唐人陈翰著述的《异闻集》当中,保留了一封写给士兵的情书,通过了解这封情书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浪漫。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

长安雪景

故事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这一年长安天降大雪,唐玄宗禁苑赏雪之时,忽然想起边塞将士的戍守之苦,想起边塞将士怎么办?传旨宫中,紧急赶制一批棉衣,送到边疆给将士们御寒。

而承担这项任务的,自然就是那些在后宫从事杂役的宫女了,说到宫女,隋唐以前,只选用良家子,即七科之外的人家,隋炀帝以后,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后宫工作需要,什么七科不七科的顾不上,范围扩大到贫民、罪孥,而且还没有服役期限。

这种做法被唐朝继承下来,导致宫女一入宫就成了皇家终身的奴隶,除非赶上皇帝恩典,否则,永远没有出宫的时候。

宫女

话说呆在宫里也就罢了,普通老百姓,谁不是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一辈子呢,可宫女呢,皇帝为防止宫廷机密外泄,为防止她们在宫中传播是非,索性规定,未经允许,宫女们不许私自走动,不许私自与外人交流,家里人也不行,否则,一律施以严厉的惩罚。到底怎么个严厉法呢?

唐朝永徽年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内廷太常侍宋四通,因同情宫女的遭遇,借出宫办事的机会,帮宫女带了一封家书,就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被发现后,宫女联连同宋四通,居然一齐被唐高宗处死。

后宫的要求就这么严,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有宫女听到这首诗便泪如雨下,肝肠寸断而死,不应只是传说,有感而发而已。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

边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身处深宫的宫女们,是很少有与外界交流机会的,如今皇帝下旨,给边塞将士缝制棉衣,一想起自己手中的衣服,可能穿到一个陌生男子身上。

立刻便有宫女觉得看生活有了意义,生活有了意义怎么办?

对于这个不知名姓的人,随之越来越是熟悉,仿佛已能感受到他的气息,于是,便在不知不觉之间,一缕情丝暗系,并很快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大约一个多月的光景,这批代表皇帝恩典的棉衣顺利送到边疆,顺利分发到将士们的手中,之后,一个离奇而又浪漫的故事便发生了。边塞部队有一个很普通的士兵,在感受这份来自长安的温暖时,忽然发现,棉衣的内衬上似乎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首诗,士兵仔细一看,但见这首诗写道:

沙场征战客,寒夜苦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

士兵

原来这是一封来自深宫的情书,具体诗意不必多做解释,因为这份感情没有任何文字能比这封情书表达得更加完美,通过这封情书,士兵分明感受到,宫女的细心、体贴和无奈,分明感受到,宫女已将这次不经意的邂逅,当作宿命的安排,然而却很无奈的说:这辈子我们不可能在一起,那么,就让我们来世相约吧。

一位纤弱的女子,含着泪向他絮语,像他微笑,仿佛已成了可以生死与共的秦人,于是,士兵觉得,他应该做些什么,可他仅仅是一名士兵,又能做什么呢?

思考良久,直闯主帅军帐,向主帅禀报了这件事,主帅也被此事深深的感动,感动怎么办?连夜上书,报与朝廷知道。如此一来二去,事情就传到唐玄宗李隆基耳中,唐玄宗也被感动了,当即传诏后宫,寻找这位给士兵写情书的宫女。因为担心宫女害怕的缘故,还特地声明:不加罪。

宫女终于出来主动承认,并忐忑不安地等待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

唐玄宗

唐玄宗感慨地说:“吾与汝结今生缘。”

何必要等到来生呢,你们今生今世,就结为夫妻吧。

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没有人知道士兵和宫女的结局,然而,谁能说这封唐朝留下的,写给士兵的情书,不是真正的浪漫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袍中诗》传奇:一首情诗改变命运
...的精彩,就连普通的贩夫走卒之辈,也有过一席之地。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中,看起来国家繁荣似锦,一片歌舞升平,其实却埋藏着许多隐患,这也成为了后来安史之乱的深层次原因。唐玄宗生活
2024-03-16 01:44:00
请根据下面的文章,请给出三个不错的标题。
...为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由于各种原因,从唐高宗之后到唐玄宗时,皇帝住在洛阳的时间并不少。就是为了少数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生活,多少宫女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直到变成白头宫女,直到变
2023-11-04 05:32:00
古代宫女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到一万多名。而唐高祖李渊,一次性就放出宫女三千名,唐玄宗李隆基,宫女的数量高达四万多名。南北朝时的石虎,充斥后宫的宫女竟然高达十万,破了历史的纪录。宫女宫女的来源,或是奴隶,
2023-08-09 22:38:00
唐朝深宫秘闻:王维与武惠妃,一段无果的暗恋
...段令人扼腕的暗恋。那便是才子王维对武则天的堂侄女、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一往情深,却终究无疾而终的故事。作为当时宁王府幕僚的王维,因一次机缘巧合邂逅了这位美丽动人的武惠妃,自此深
2024-01-07 17:57:00
中国古代最得宠的3位皇妃,不是皇后胜似皇后
...是谁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第一个是杨贵妃,杨玉环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也是广泛流传的,而虽然说杨贵妃并不是皇后,但是对唐玄宗对她的宠爱非一般人能够比。就像我们大家都知
2023-03-04 11:58:00
揭秘唐朝时期的后妃制度与皇帝生育率
...女也厉害,太平公主淫荡成性,和她老妈公用面首,还有唐玄宗,强娶他儿媳妇杨玉环,等等脏事,只此一家。
2024-01-09 19:15:00
宫女进宫也要净身?她们是怎么被处理的?处理的手段非常残忍
...对宫女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古代宫女净身的方法因朝代而异,但大体上都是通过一种非常残忍而疼痛的方法手术来破坏女性生殖器官。在一些朝代中,宫女需要被带到专门的净身房进行手术。
2024-05-24 21:00:00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历史书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容貌俊美、精于六艺,在自己的壮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整个唐王朝走向鼎盛,我们却很少知道,晚年的李隆基在经历了臣子发动安史之乱、将领逼迫赐死爱妃、被亲生儿子
2023-11-11 07:46:00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的太上皇生活
马嵬驿兵变后,杨贵妃被赐死,唐玄宗李隆基一行人还是要前往蜀中,而百姓则拦住了御驾,要求太子李亨留下来跟安史叛军决战。于是太子李亨没有跟随李隆基入蜀,而是来到了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
2023-07-16 10: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