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的太上皇生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1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马嵬驿兵变后,杨贵妃被赐死,唐玄宗李隆基一行人还是要前往蜀中,而百姓则拦住了御驾,要求太子李亨留下来跟安史叛军决战。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的太上皇生活

于是太子李亨没有跟随李隆基入蜀,而是来到了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随后取得了朔方军的支持继位称帝了,李隆基就成了太上皇。

李隆基在成都还有他的女儿李虫娘在身边照顾他。李虫娘是李隆基的妃子曹野那姬所生,不过曹野那姬怀孕不足月份就生下了女儿,唐玄宗李隆基很不高兴,就给女儿起了虫娘的名字,还让虫娘穿上道士的衣服居住在道观里。

后来李隆基的孙子太子李豫前来看望李隆基,李隆基就跟他说:你在东宫很有名声,以后就是皇上。虫娘是我的女儿,你以后给她一个公主名号吧。

在成都的唐玄宗收到消息也默认了这一事实,在李亨的指挥下,安史叛军被打败,长安洛阳相继收复,安史集团也矛盾突出,安禄山被其子所杀,局势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

唐肃宗李亨上表请求唐玄宗返回长安,李隆基看局势稳定了也从成都返回长安。李亨亲自到咸阳来迎接李隆基,为了表示对李隆基的尊重还穿上了臣子的紫袍,甚至跪拜迎接。

李隆基也就坡下驴,将自己身上的黄袍脱下来披在了李亨身上,还表示李亨是天命所归。李亨亲自为李隆基牵马,李隆基说自己当皇帝时没感觉到尊贵,当了皇帝的父亲才知道尊贵。

回到宫中举行朝会,还将皇帝拥有的金宝玉册传国玉玺等东西交给了李亨。算是给李亨举行了一个正规的传位仪式,正式向天下宣布李亨皇位的正统性。

李隆基的一系列做法都表示了自己放弃权力只想安渡晚年,不会参与政事。李亨心里也十分敞亮,对李隆基给了应有的尊重。

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中,身边有高力士,陈玄礼,玉真公主等人的陪伴,还有很多梨园子弟陪他莺歌燕舞,歌舞笙箫。照顾唐玄宗的太监宫女都是一直跟随唐玄宗的。

而且兴庆宫还靠近百姓,外人出入也不避讳。父慈子孝的场面对唐朝凝聚人心十分有利,唐玄宗父子也愿意继续这样的生活。

只是天不遂人愿,总有小人来挑拨。唐玄宗返回到长安三年左右,下了多天的雨停了,天变的晴朗了,李隆基来到勤政务本楼,楼外的百姓和街道中的行人都看到了楼上的唐玄宗,他们也十分高兴: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太平天子。于是高呼万岁,声音通天彻地。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的太上皇生活

在大明宫的李亨都听到了声音,知道了这件事。李亨的亲信李辅国就给李亨说唐玄宗居住在兴庆宫跟外人交往,和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图谋不轨。

李亨并没有听信李辅国的言论,没有对李隆基做出任何不好的事情。之后李亨生病了,这是李唐皇室普遍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

趁着机会,李辅国就假传圣旨强行将唐玄宗迁入太极宫,而且将唐玄宗身边的宫女太监只留下了老弱不堪的二十人。唐玄宗等人在来太极宫的路上,李辅国就安排士兵拦住去路,这些人拔出宝刀。唐玄宗好几次就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幸亏旁边有人扶着。

此时,高力士站出来了,骑着马来到前面,严厉地说: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昔日的臣子不得无礼,李辅国滚下马来。

李辅国听了这番话,也不得不从马上下来。然后宣读了李隆基慰问将士的圣旨:将士们都要忠于职守。李辅国这才下令让士兵将刀收回去,士兵也都高呼:太上皇万福,又开始跪在地上拜。

高力士又说:李辅国来牵马。李辅国穿上靴子给李隆基牵马,和士兵互送李隆基来到太极宫。李辅国等人走后,李隆基对高力士说:要不是将军,我早就成刀下鬼了。

之后唐肃宗的病也好了一些,知道了唐玄宗迁入太极宫的事情,不过这次他没有怪罪李辅国,反而还抚慰李辅国。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的太上皇生活

紧接着唐玄宗的亲信就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李隆基身边的宫女太监也都换了一批。

经历了这次变故,唐玄宗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心情郁郁寡欢,只是他在太极宫并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他的孙子李豫经常来看他。

李隆基和李亨相继病倒后,李豫就一直在宫中侍奉,亲尝汤药。公元762年,李隆基在长安病逝,过了13天,李亨也去世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贵妃死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如何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底,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领叛军奔向长安,第二年六月拿下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和大批亲信悄悄离开长安,逃向四川。 路上,随从的官
2023-10-09 14:53:00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历史书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容貌俊美、精于六艺,在自己的壮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整个唐王朝走向鼎盛,我们却很少知道,晚年的李隆基在经历了臣子发动安史之乱、将领逼迫赐死爱妃、被亲生儿子
2023-11-11 07:46:00
从明君到囚徒:唐玄宗的人生传奇
...入怀,有滔天的权势掌管天下,但是开辟唐朝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晚年的时候尝尽生活的苦楚,没有女人、没有权力被囚禁在荒僻的宫殿中,任由宦官李宰辅摆布。唐朝的盛世通过史书记载以
2023-10-21 08:52:00
李隆基和李亨之间有什么恩怨
...、提倡文教的一代明君李隆基,而开元之治晚期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却失去了当年的智勇与英睿。年过五旬之后,他误信佞臣奸党、生活奢靡腐化,导致了朝政疲敝、臣子反叛、武将弑妃、亲信被
2023-07-03 22:18:00
唐玄宗晚年被害而死,是因为权阉李辅国挑拨离间
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从四川回到了长安,这时李隆基已经是太上皇了,而且70多岁了。李隆基回到长安之后住在兴庆宫。跟随李隆基出生入死的高力士、陈玄礼,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等
2022-12-24 20:44:00
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有多凄凉
前言在时光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显得如此凄凉。曾经繁华一时的盛世,如今女人离去,权力消失,自由也变得遥不可及。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君王,晚年的命运如何颠沛流离?逃离长安,流亡
2024-02-20 21:01:00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2023-10-09 14:28:00
李隆基为了江山走出无情的一步
...一个,杨玉环在李隆基眼里也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在遇见唐玄宗之前,杨玉环就已经和寿王李瑁结婚了,但是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她却被唐玄宗给看上了。为了得到杨玉环,唐玄宗用了一
2023-03-14 21:50:00
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失去自由与尊严的岁月
唐玄宗的最后几年是怎样度过的?自从弃守长安以来,玄宗一直都在失去,失去都城,失去宰相,失去爱妃,失去皇位,直到失去自由。回到长安,太上皇李隆基被肃宗李亨安排住进了兴庆宫,这里是李
2023-11-05 22: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