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满亮
忙碌了一年,年夜饭无疑是一年当中最有仪式感、食物品类最丰盛、操作程序最复杂的一顿团圆饭。而在包头市土右旗,年夜饭餐桌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油圐圙。这小小的油圐圙传承久远,香飘至今,蕴含着悠久的敕勒川美食文化。
每年进入寒冬腊月,土右旗将军尧镇家家户户开始忙乎炸一锅一锅的油圐圙,发朋友圈,送亲戚朋友,大街上大卖油圐圙……
圐圙在内蒙古方言里指围墙,即为了保护场地围成一个圆环的形状。油圐圙的民间叫法很多,又叫油圈圈、糕圈、糕圐圙、油馍馍等,呈现圆环状,外形敦实,为红黄色。土右旗当地有民谣曰:“圐圙圐圙,软而香甜。”
走进制作油圐圙的作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盘又一盘金黄色的油圐圙,作坊不大,但是干净整洁,令人食欲满满。拿起一个热热的油圐圙咬下来,又软又筋道,香甜可口。
据作坊老板介绍,制作油圐圙的主要食材是糕面和胡麻油,制作油圐圙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去皮、淘洗、翻炒、和面、发酵等程序。
据了解,油圐圙制作的历史悠久,从明代起一直传承至今,是敕勒川各民族生活融合的特色美食,象征着各民族和和美美,永远团结一心。长期以来,油圐圙美食文化接地气、深入人心。
如今,这种历史悠久的敕勒川美食文化被坚守和传承,在当地农村老百姓的年饭桌上仍旧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即使是不爱油炸食品的人,也会吃上一个小小的油圐圙,图个吉利和喜气,吃的是一种情感,吃的是一种幸福和团圆,更是一种浓浓的家乡年味儿。一方美食,几代人的记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