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北脑二号”填补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空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4 00: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本市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布局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已孵化30余家硬科技企业

“北脑二号”填补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空白

在近日开幕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10项重大科技成果集体亮相,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北脑二号”就是其中之一。它填补了国内高性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让脑机接口从科幻片里走向现实。这项成果来自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脑所”)孵化的一家硬科技企业——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智达”)。近年来,本市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量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布局了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并明确支持这些机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技术交易和成果转移转化,脱胎出了“北脑二号”等一批技术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落地成果。

新型研发机构享受知识产权激励办法

所谓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目前本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产业方向,已经在量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纳米能源、应用数学等关键领域布局了北京脑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对于新型研发机构产出的成果,本市明确市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重大转化安排由院(所)长提出方案、理事会审定,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京实施转化的项目,通过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等提供支持。2023年9月,本市出台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孵化育成。

北京脑所孵化多家科技企业

北京脑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发展而来的。其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机构和国家脑科学的重要战略力量”为建设定位,目标是打造集脑科学基础研究、创新合作、成果转化于一体科研创新基地和创新人才基地。建立6年来,北京脑所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累计在《科学》《自然》《细胞》《神经元》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267篇。今年前4个月已发表和接收9篇高影响力论文。

北京脑所也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2023年3月,北京脑所出台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细化了专利申请和管理流程,挖掘梳理底层和创新技术成果清单,共梳理出基因治疗、神经工程、脑机接口三大方向17项技术,建立了创新成果库,进一步推进了基因治疗药物等成果转化工作,也孵化出了多家科技企业。

硬科技企业助研发和转化同步推进

芯智达就是从北京脑所孵化出来的一家硬科技企业。面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国际“风口”,北京市前瞻谋划,委托北京脑所牵头制定“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市财政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出资成立芯智达公司,整合北京地区电极、芯片、算法和临床等跨学科优势团队,聚焦半侵入式采集脑皮层电信号的“北脑一号”和侵入式采集单神经元电信号的“北脑二号”,以抓型号的方式进行工程化开发。

“北脑一号”自主研发出了高密度柔性电极,实现密度达到4电极/平方毫米突破,是现有上市产品密度的上百倍。“北脑二号”系统基于自研高通量柔性微丝电极、千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实时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技术,完成全链路系统构建,在全球首次实现猕猴通过意念控制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

“建立大脑与外界相连所带来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更要让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真正的价值。”芯智达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能这么快出成果,靠的是有组织科研攻关的体制机制设计,以及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培育成果转化一套完整的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芯智达之前,李园是北京科技项目经理人。北青报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目前本市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路径,已孵化出30余家硬科技企业,正在大力推动科学家们的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快速转化。

文/本报记者 雷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脑机接口应用加速落地,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智能脑机系统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我国脑机接口研发人员正在奋力追赶国际领先水平。东方财富证券表示,我国高度重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发展,同时给予资金、人才
2024-12-18 09:35:00
...研发的无介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在医疗卫生、智能座舱、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领域,这项新型显示技术可广泛应用,市场空间超万亿元。作为未来产业十
2024-04-29 09:50:00
本市支持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研发
...落地,再布局一批主体多元、机制灵活的新型体制机制的研发机构。再者,抓新兴领域和新赛道,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制造、AI医疗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快布局科技攻关项目
2024-06-07 11:42:00
完全自主、解决卡脖子!新一代脑机接口专用采集国产芯片研发成功
...。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脑机交互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更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更重要的是,这款芯片可面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与多模态神经电生理装备,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
2023-10-30 09:33:00
...研发投入,分别在深圳、武汉、北京、成都、荷兰建立了研发机构,积极布局前沿技术领域。截至目前,创维数字已成为国内数字智能机顶盒行业中专利积累(尤其是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产品研
2025-07-24 21:01:00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助推本市“硬科技”目前已孵化30余家硬科技企业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北京率先在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关键领域布局了一批
2024-05-31 14:09:00
张家口:念好“绿字经” 张垣面貌新
...性能。这款产品填补了我省汽车底盘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空白。京西智控于2023年正式落户南山汽车产业基地。该项目是张家口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政策,成功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
2025-03-24 18:27:00
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领域的“山海经”
...产品,就是对接一线需求才确定立项的。该项目属于国内空白领域,可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电极植入动物体内,采集其心跳、血压等生理信号,从而辅助科研人员判断药物反应,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支
2025-09-12 07:45:00
...、全国首台场发射透射电镜等创新产品,填补了一批国内空白。未来产业迸发活力广州是一座具有科技基因的城市,科技基础十分雄厚。这里聚集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
2025-01-09 10: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