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夏王朝:荒漠中的军事强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3: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北宋时期,西北的西夏王朝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虽然西夏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足迹,但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荒漠,却抵御了包括北宋,辽国和蒙古等周边大国的侵袭,成为东亚历史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西夏王朝:荒漠中的军事强国

在如此荒蛮之地成长起来的西夏人,究竟有什么独门诀窍?翻阅北宋王朝时期的一些记载,我们会发现宋人对西夏的出兵十分畏惧。因为西夏一次就能出动几十万人的军队。实际上,这是西夏全民皆兵制度的结果,也是党项人迁徙习惯的体现。在残酷的竞争中,西夏王朝就是凭借如蝗虫过境一般的蚕食能力,消灭了周围的许多对手,占据了包括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在内的广阔土地。

然而西夏领土的更多地方是荒漠为主的环境。这导致西夏人必须时刻应对敌人对肥美土地的觊觎。在西夏,每一个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从15岁到70岁。和平年代从事农牧业生产,到作战式则相应国王的号召入伍。在12世纪,西夏的总人口不超过200万人,这意味着西夏能动用的男丁规模在40-50万。当然,只有在重大战争中才会征集所有男丁,常规战役最多不过五六万士兵出战。

西夏王朝:荒漠中的军事强国

西北盛产良马,游牧而生的党项人自然天生就是骑兵好手。西夏骑兵的战斗力不逊于后来的蒙古骑兵,只是人数太少了。西夏骑兵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铁鹞子部队,这些骑兵是西夏国王的亲卫,各个身强体壮,披挂重型铠甲,使用长兵器跟敌人搏斗。每次西夏跟北宋的作战中,铁鹞子部队都是开路先锋,给宋兵极大的压力。

除了先进的骑兵队伍外,西夏还有一支强大的弓兵队伍,其中有许多汉人弓箭手。许多汉人迫于生机,逃到西夏境内生活,也有许多没考上科举的汉人学子,来到西夏谋求一官半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得到了西夏王室的重用,给予十分优厚的条件,换取他们的效忠。如果没有蒙古骑兵的崛起,西夏估计还会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西夏王朝:荒漠中的军事强国

12世纪,西夏就失去了对横山地区的控制,肥沃的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也被步步蚕食。最终西夏倒在了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再也没有恢复往昔的荣光。大家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蒙古三次西征,旭烈兀为何无缘继位?
...沙场,西亚各国纷纷改换门庭,转而支持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与旭烈兀对峙,叙利亚局势一团糟。后方不稳定,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又恼火旭烈兀前来抢夺基地,彼此矛盾尖锐,兵
2023-08-21 17:16:00
两宋作为最富裕的王朝,军事实力真有那么差吗?
两宋是历代王朝之中经济最鼎盛的时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繁荣的经济却没有给宋朝带来强大的军事力量。相比于同样辉煌的汉朝和唐朝,宋朝一直被历史所不齿,甚至有多名学者提出两宋乃是旧版的
2023-05-29 15:17:00
宋代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对战争有什么样的影响
...。2.大部分巨型城市都是不战而降在主力战役失败后,王朝处于崩溃的边缘时,宋以后其实大量的城市是不战而降的,而进攻方获得的这些巨大城市,本身就是对某一个区域掌控的标志。随着农村
2024-04-19 15:53:00
蒙古帝国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怎么才能产生?来自于制度情境。草原只有形成中原性的王朝政权,才能打造有纪律的草原军队,而草原的部落兵才能升级为可汗的近卫兵。在唐以后,草原大踏步升级。第一个升级的,是契丹。契
2024-10-17 12:47:00
从西夏看蒙古战术:为何一个小国能抵挡蒙古大军23年?
西夏这个宋元历史上的一个西北王朝,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我们并不认为西夏王朝有多么强大的实力,但是在一件事情上西夏的表现却比南宋更强。这就是帝国的生命力,西夏王朝被蒙古骑兵
2024-04-21 13:31:00
金朝的崛起:女真铁骑的传奇
...中,金朝的灭亡是一段令人唏嘘的史诗。它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崩溃,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而与此同时,金朝的覆灭,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比靖康之耻更为惨痛的一次事件,甚至有人说其惨痛程
2024-05-07 20:29:00
宋朝一直无法战胜蒙古骑兵,明朝打败他们的方法十分高明
...明和游牧文明的对抗中,宋朝和明朝是对比最明显的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都面对过同样的对手,那就是蒙古人。但是宋朝一直没有办法战胜蒙古骑兵,在蒙古骑兵的进攻下灭亡,而明朝却能击败蒙
2023-02-22 22:19:00
为何说大宋军事文弱背后是经济强国
...诸国得以趁乱而兴,终宋一朝,始终强敌环伺五代十国,王朝更替、大旗变换,称为华夏文明史上最混乱的五十年毫不为过。最为繁华的中原地区连年陷于战火,导致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2024-04-29 10:12:00
哪国自称是中国,手臂上刺字誓死对抗蒙古骑兵
...帝嘉庆所赐予的。在五代十国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原封建王朝的附属国。更为准确地说,自秦汉以来,越南北部一带甚至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交趾、日南、九真三郡,就是汉王朝在越南北部所建
2023-08-07 2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