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8:27:00 来源:戏说三国

袁绍与袁术,两人的关系有些复杂,是同父异母,又是党兄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这么复杂,最后还反目成仇家,这事儿还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庐墓六年只为改头换面

袁绍和袁术,同是出自四世三公家族,两人还是同父异母,但袁术打心底看不上这位兄长,原因就出在袁绍的母亲身上。

袁绍和袁术的父亲是袁逢,袁逢的嫡室夫人育有两子,长为袁基,次为袁术。而袁绍的生母连侧室都不是,仅是袁家一名婢女或女奴。

可以说,袁绍是父亲与婢女鬼混生下的儿子,并不为世人所尊敬。但是,袁绍运气好,其大伯袁成早卒,其父就将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嗣。

这样一来,在血缘关系上,二人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宗法关系上,便成为堂史弟。

袁绍生母虽只是一个婢女,地位卑微,但她生的儿子袁绍却天赋异禀,仪表堂堂,还爱广交朋友。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大约熹平五年(176年),袁绍从濮阳县一路飞奔回汝阳县,两地相隔六百里,一进入汝南郡界,路人便纷纷看着官道上匆匆行进的马车,他们知道,这是袁家公子回来奔丧了。

人们口中所说的“袁家公子”,便是袁绍,原来他的母亲病逝了。袁绍一到家,就以孝子的身份主持办理丧葬事宜。

丧礼很隆重,也十分讲究,袁绍是完全按照礼仪制度操办的。宗亲宾客看到袁绍憔悴的面容和清瘦的身形,无不赞叹,说他是世间少有的真孝子。

原来去逝的母亲只是他名义上的母亲,并非生母,袁绍能做到如此细致,已是十分不易。然而更令人们诧异的事情还在后面,丧礼办完后,袁绍又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为母亲守孝三年。

虽然儒家提倡“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但这个礼仪主要是给小老百姓定的,至于执政者,并不一定身体力行,而袁大公子竟然要弃职还乡为义母守墓尽孝三年,这当然令人意外了。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后来还有故事。袁绍为义母守孝三年后,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说还要再为死去多年的义父也守孝三年。

如果说袁绍为义母守孝三年还有礼可循的话,那么为死去二十多年的义父追服大丧,便完全出于他的别出心裁了。

袁绍当然有着他的盘算,他二十岁入仕,正是东汉政治衰败时期,宦官当政,大肆残害清流士大夫集团。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但袁氏家族是个例外,他们不仅没有受到宦官的残酷打击,反而还受到了宦官的有力扶持。原来在汉灵这宠幸的宦官首领中,有一个叫袁赦的人,此人与袁绍家族为同宗,袁绍生父袁逢和叔父袁隗与其交好,因此袁氏家族不在打击之列。

对于袁氏结好宦官一事,清流士大夫当然有看法,巴不得把袁家子弟全部收监判刑。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袁绍不就其职,在家服丧六年,其意图有二:

其一,由于之前的官职为阉人所赐,如今他暂脱离官场,结束以往的政治生活,他意在向示人表明,他袁绍从此以后不再靠父辈荫庇了,而且要与阉人划清界限。他要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靠自己的实力再次跻身政界,后来,他也的确做到了。

其二,除了政治上的考量,还有他的私人原因。他为袁成夫妇服丧六年,希望借此好名声彻底摆脱他母卑子贱的身份,让世人记住,他袁绍是左中郎将袁成的嫡亲子。

袁绍庐墓六年,只为改头换面。相比之下,袁术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当袁绍在当守墓人,他却在当一名侠客,结交三教九流,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

庄子云,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从对事业的谋划上来看,袁绍已经比袁术快一步,更何况,袁绍还结交许多天下名流,为他所用,这些人都是他日后登上人生巅峰的基石。

那么,袁绍的朋友圈有哪些人呢?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的朋友圈

袁绍庐墓六年后,他要准备出山了,目的地洛阳。他一入洛阳,便感受到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不过他很高兴,所谓“乱世出英雄”,他认为这恰好是他崭露头角的好时候。

为了自己将来的政途,他购置了一处宽敞的住宅,作为他政治活动的大本营。对于他的政治活动方案,有十六字,即:广交朋友,提高声誉,等待时机,重入政界。

虽然他在家乡“庐墓六年”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但并不足以在京都的政界风云际会一番,还需要再提高一下知名度。同时,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便将来相互扶持。

由于他出身高贵,想要投到他门下的宾客络绎不绝,而他并非无差别接纳所有人员,他交友有着严格的门槛:“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因此他的朋友圈也十分高贵。

比如友人何颙,为党锢名士的中坚人物;张邈,以行侠仗义闻名乡里,家拥千金,散家财交豪杰的人;许攸,人多智,善权谋,是当时洛阳游侠少年中的风云人物,还有就是我们后来大名鼎鼎的曹操了。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与以上诸人结为密友,可以说引领着社交界的新潮流。此外,他还在暗中救助被宦官残害的“党人”,所谓党人,就是党锢集团中的人。

袁绍在洛阳活动不到一年,便声誉鹊起。同时,他在京城的情况,也早已有人报告给了宦官副头目赵忠。

赵忠对袁绍的行为颇为不满,袁绍也受到了来自叔父袁隗的警告,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年后,他迎来了自己重返政界的机会。黄巾起义爆发后,新任大将军何进请他去做幕僚,此外,还有他的密友张邈等人。

袁绍在洛阳散财交友,终于凭着自己的影响力,以清流名士的新形象再次进入政界,此后被荐为御史台的侍御史,成为朝廷正式命官。

与此同时,其弟袁术也在朝为官,而且还当上了尚书台的尚书,官职比袁绍还要高。袁绍不愿屈居袁术之下,便假意告病求退,何进行知内情后,不久又安排他出任虎贲中郎装。

这样一来,袁绍就成了皇家宫廷卫队的高级将领,开始掌握了兵权。

至此,袁绍与袁术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与袁术从合作走向决裂

袁绍这个人缺点也不少,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好谋无断,因此他的人生注定是这样的,一路自己挖坑自己填。

比如,为了清除宦官,他建议何进征召地方兵力入京,以此给太后制造压力,达到尽诛宦官的目的。结果怎样呢?宦官与外戚掀起一场大战,尽诛宦官两千多人。

宦官是被诛杀了,何进也因此而丧命,这样一来,暴乱引发的后果就是,宦官与外戚两败俱伤。

但更大的祸患在于,他出的馊主意招来了一个大瘟神--董卓。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面对董卓在京都不断坐大,袁绍本应该集中力量与其对抗,但他没有把握住机会。

早在董卓进京之初,骑都尉鲍信就劝他趁董卓军马劳顿,一网打尽。当时何进已死,禁军统领权在他手上,他完全有能力将董卓乱政扼杀在摇篮里。结果他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

面对董卓坐大,袁绍最终无力与其周旋,最后迫不得已只好扶老携幼一家人逃出了京都。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出京后,真奔四百里外的衮州,在那里,他有一帮自己的朋友,如衮州刺史刘岱,衮州属下东郡太守桥瑁,陈留郡太守张邈,还有他的堂兄袁遗等人。

没过多久,他就组织起了一个讨董联军,还被推为盟主,联军基本形成四个集团军:即袁绍、王匡进驻河内,负责洛阳北面的战线;韩馥驻邺城提供后勤保障,张杨驻漳水作策应;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曹操等部集合于衮州与司隶交界的酸枣,负责正东方向的战线;孔伷驻军颍川,在东南方向对洛阳形成威胁;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袁绍的弟弟袁术。在成年前,二人分居两家,相交不多,关系不恶。之后二人同在洛阳的政治舞台上唱戏,虽同为一个家族,但袁绍笼络人心远胜于袁术,因此名士大多趋袁绍之门。

当时兄弟二人嫌隙渐生,再到后来袁绍被推为联军盟主,袁术心里就老大不到不愿意了。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不过在讨董联军同盟破坏前,他们兄弟尚能在一个锅里吃饭。当初他们在京都时也曾一同杀入宫中,诛杀宦官,为帝国驱除了毒瘤。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又站在了一起。此次袁术驻洛阳正南方向的鲁阳,以孙坚为主力从南边发起进攻。

讨董联军整得像模像样的,但战斗力实在是差,败多胜少。作为主力军的袁氏兄弟没有参与一场正面战争,最终打入洛阳的只有孙坚。

董卓在撤离之前,为报复袁氏兄弟的反叛,屠杀了袁氏一族留在京都的五十余口人,其中就包括袁绍的叔父袁隗,还有兄弟袁基。

尽管袁氏家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董卓还在,天子也还在他手中,联军行动的目的并未完成,但联军已经没了斗志,基本解体。

兄弟二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另立新帝,董卓手中的汉献帝就是另立的,袁绍认为可以不承认他,然后另立刘姓宗室幽州牧刘虞。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选刘虞也有着他的小心思,刘虞身在河北,主要方便他就近挟制。袁术一眼便看穿袁绍的心思,为此写信将袁绍大骂一通,从此,二人分道扬镳。

联军解体后,由于袁氏家族惨遭董卓屠戮,也为袁绍赚足了同情分,天下众多豪杰都纷纷归附袁绍,并愿意为他报仇雪恨。

借着这股人心所向的力量,初平二年,袁绍兵不刃血地从韩馥手下拿下了冀州,其势力逐渐向青州、并州、幽州等河北州郡扩张。

这下袁术不乐意了,二人关系也走向恶化。袁绍曾偷袭了袁术部下孙坚的根据地,而袁术也以牙还牙,主动与公孙瓒结好,在写给公孙瓒的信中,还不忘羞辱袁绍,说他生母卑贱,袁绍本人也不过袁氏的“家奴”而已,根本不配谈袁氏子孙。

由于兄弟俩反目成仇,很快各个军阀也形成分别以袁绍和袁术为主导的两大阵营。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绍与荆州刘表联合,外加占据衮州的曹操、张邈;袁术与公孙攒联合,外加徐州刺史陶谦和孙坚。

两大阵营掀起了三大战场,分别为河北战场、中原战场和荆州战场。最先开打的是中原战场,孙坚进袁绍、曹操的势力范围豫州,双方一触即发,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在战发中遇难。由此引发了河北战场开打,之后孙坚又进攻刘表,继而荆州战场也战火纷飞了。

战争的天平最初在袁术一方,但袁术这个人不得人心,性情残暴,人又虚伪好嗜杀,他为了占领地盘,把扬州刺史孙温杀了;汉室宗亲陈王刘宠不给他粮食,他也派人将人家暗杀。

而且他这人权欲膨胀,过度自信。自己阵营已经被袁绍、曹操瓦解了,最后退到淮南,军粮也缺,强敌环绕,他却还有心思图谋称帝。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上演了一出称帝的丑剧,结果就是一夜成为人民公敌,引来更多军阀集体围攻,曹操、吕布、刘备等都来找他这个逆臣算账了。

在穷途末路之下,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哥哥袁绍,说愿意把“皇帝”这个火球扔给他,并归附于旗下。

袁绍又不傻,称帝这个烫手山芋,谁做谁倒霉,他怎么会收呢!最后袁术行至江亭,此时已绝粮,他却想吃一口蜜浆解署。吃的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蜜浆?

最后,袁术带着这份舌尖上的失落,发出一声长叹:“我袁术何以落到如此地步呢?”,说完呕血而亡。

袁绍与袁术兄弟为何反目成仇?这事儿要从二人的出身说起

袁术死后,其家眷由堂弟袁胤携带着投奔了庐江太守刘勋,之后又陷于孙策之手,其子袁耀后为吴郎中,其女被孙权纳为后妃,袁耀之女后来又嫁给了孙权第五子孙奋。这支汝南袁氏算是最后流入东吴,成为皇亲国戚,结局还算不错。

就在袁术死去的同年,袁绍攻破易京,彻底击败了北方的公孙瓒。而在此之前,他的势力已地跨青、幽、冀、并四州,领兵数十万,扬眉河朔,可谓盛极一时。

然而,他终究不得不面对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昔日发小,也曾是盟友的曹操,谁主北方?迟早迎来一战。

综上所述,虽然袁绍是庶出,其生母身份卑微,但他运好,过继给了大伯,从此摆脱了身份上的困扰。他又是一个善于谋划的人,尽管谋划的结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他个人又有仪表堂堂,有才华,肯疏财广交朋友。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相比之下,袁术各方面都差他一截,从成就上来看,袁绍确实取得了一时的辉煌,但从结局上来看,也并不比袁术好到哪里去,论子孙后代的延续,倒是袁术更胜一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袁基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汉末群雄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了争权夺利,各自拉拢盟友,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与袁术、公孙瓒、陶谦两大集团。随后两大集团内讧,集团之间也互相内讧,导致曹操最后胜
2023-06-20 21:56:00
董卓想废了刘辩,改立刘协,便于自己控制
...都知道,何进被突袭,死得很惨。何进被杀,袁绍、袁术兄弟立刻带兵搜索皇宫,几乎杀光了所有宦官,持续近百年的宦官专政,被袁绍扫进历史坟墓。但是,董卓已经抵达洛阳郊外,且控制了陈留
2023-08-20 16:16:00
董卓进京时不过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何进一死,京城洛阳群龙无首,混乱不堪,袁绍、袁术两兄弟率军杀入皇宫,见到宦官就杀。何进部将吴匡联合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他们认为何进之死与何苗有关,宦
2023-07-07 11:36:00
和袁绍相比,曹操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中就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年轻少年,其中以袁绍、袁术兄弟和曹操最为有名。虽然曹操和袁氏兄弟同为何进幕府的红人,但两者之间的差别绝大。尤其对于何进而言,他更加重用袁绍,而不是曹操
2023-01-18 22:22:00
袁绍为什么敢叫板董卓
...术如法炮制,也出逃南阳。离开董卓的势力范围后,袁家兄弟如同龙入大海,依仗家族势力,在地方招兵买马,吸纳英雄豪杰,迅速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已经有了
2023-02-01 11:01:00
陈留太守张邈凭什么敢于直言责备盟主袁绍?
...是张邈的弟弟。与兄长张邈商量后,决定联手讨伐董卓。兄弟二人可谓一心一意,都是朝廷任命的正经县长。董卓为危国害死了皇帝。洪水潮曰:“明朝受千古恩宠,兄弟共治大郡。今王室危难,盗
2023-02-13 21:01:00
袁绍家族里哪些人曾经“位居三公”?
...和袁术是实力强大的两位诸侯。在董卓入主洛阳后,这两兄弟能够迅速割据一方,自然离不开汝南袁氏这一世家大族的支持。因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也即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当袁绍和袁
2023-05-11 05:10:00
董卓仅带三千人马,是如何控制京都洛阳的?
...相应措施,见机行事。在何进被杀后,洛阳大乱,以袁氏兄弟为首的校尉带兵进宫杀了宦官,太后带着少帝刘辨逃离皇宫,好巧不巧地遇到了董卓。于是董卓迎奉皇帝回宫,并趁机干预东汉的朝堂,
2023-07-27 15:20:00
...任中常侍(宦官),很受皇帝的宠信。袁赦与袁逢、袁隗兄弟内外呼应,袁氏家族内廷、外朝通吃,由此成为一个集权利与财富为一身的豪门家族。所以,严格来讲,袁绍也是宦官的后人,他嘲笑曹
2024-01-31 2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