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刘海文
琴音袅袅,千年雅韵君重奏;天籁声声,万古遗风今又闻。近日,黄河口文化市场吕剧博物馆音乐厅传来悠悠琴声,由东营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东营市古琴协会、东营市枕流琴馆主办的“枕流十三周年庆·节气话古琴音乐会”在这里拉开序幕,呈现了一场令人难忘的视听盛宴。
聆听古琴悠悠雅韵
音乐会伊始,由东营古琴协会会长、市级非遗传承人张良杰演奏的《春晓吟》开启“节气话古琴”中“春”的篇章。这场音乐会以“春夏秋冬”划分四季篇章,依顺序上演与二十四节气相适应的曲目,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乐声中,表演者用指尖演绎了《醉渔唱晚》《阳关三叠》《潇湘水云》《梅花三弄》等古琴曲目,将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季节为“篇”,节气为“章”,这场“小而精”的音乐会处处含细节与寓意。“我们有四个人组成的‘导演组’,一起策划了这场音乐会”参与策划的学员说,“今年正值枕流琴馆的13周年,所以这次的音乐会取名为‘豆蔻集’,寓意豆蔻年华。在节气轮换中,桌上的花也随季节、曲目更换。”随着台侧由学员亲手书写的节气名称一页页翻过,圆月般的灯光照向舞台,月下琴者拨弄琴弦,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
共享文化盛宴
“这次共28人依次弹奏40首曲目,也是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我们互相做对方的观众,做自己的主角。”张良杰说,许多学员从未有过登台演出的经验,而这场音乐会便是为琴馆里每一个琴者而办,无论是技艺成熟还是初学者都可以登上舞台,没有正确性、专业性的评判,只为自己弹上一曲,只为与自己对话、与琴声对话。有学员对他说:“这次音乐会,我们都很重视,真是盛装出席!我们过节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美!”
表演者认真相待,观众亦如此。在琴弦间跃动流淌的不仅是音乐,更是文化。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流水》,陶渊明抚弹无弦琴以明“大音希声”,今有古琴的再次在东营奏响,手指在琴弦上灵活的滑过,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现场观众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无不沉醉其中,共同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让古琴声在这里响起
如何让古乐在东营这片生机勃勃的年轻土地上“留下来”?关键要让古琴响起来,绽放它的生命力。
作为最早将古琴艺术引入东营地区,弹响东营古琴的“第一声”的张良杰,称自己为东营古琴的“拓荒者”。自2004年第一次听到古琴曲,他便一“听”钟情,踏上了求学古琴的道路。彼时的东营找不到专业古琴老师,他便在全国各地寻访古琴名师,从学于南京茅毅先生时,他坐上从东营开往南京的绿皮火车,一坐就是十年。结缘古琴20年,他前往10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求学,更将古琴从远方带回东营,他笑谈自己与古琴之缘:“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我可以遇上自己喜欢的兴趣,并且还能有时间去沉淀自己、更深入了古琴这门艺术。”
“在我这里,不论你的基础怎样,只要你喜欢,学多长时间都可以,既然来学了,就一定要学好。”张良杰说道,教“学会”而非按课时授课,因为他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只为将琴艺传承。
“扎扎实实做事,就是传承。”一场音乐会让琴者摒弃杂音,与古琴对话,与艺术交友。让古琴在更广阔的地方奏响,让琴韵之美流淌进更多人心中,也让古琴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归于纯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