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6日,在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以“从中国哲学看阳明心学”为主题,深刻阐述了当代学者研究阳明心学的时代意义。
在他看来,作为思想系统,心学不仅属于过去的时代,而且具有现在的意义。按其内容,心学既属于中国,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世界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
杨国荣认为,在思想层面,心学内含多方面的价值观念。从“良知”到“心即理”,从“万物一体”到“知行合一”,心学的相关思想既体现了独特的哲学进路,也展现了其价值取向。心学的以上看法与儒家价值传统前后相承,同时具有深广的内涵。
“心学以良知为其核心的观念之一。”杨国荣认为,在价值观的意义上,良知内在地包含人性关切或仁道关怀,这种价值取向不同于把人视为物或工具。从总的方面来说,良知是一种具有正面意义的价值意识,侧重于把人和物、人和工具区分开来。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良知既包含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尊重,也涉及物质层面的关切。
“社会的和谐、共同的发展既需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以调解和规范,也需要对个体权利加以约束。”在杨国荣看来,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主张,强调通过自身的践行和努力,才可能实现价值的理想,并肯定单纯的旁观很难真正地达到以上境界。从这方面说,心学对如何达到理想的价值之境,同样具有内在的启示意义。
杨国荣说,目前,涉及阳明心学的书籍正不断推出。比如,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龚晓康教授主编的《阳明心学导论》,涉及心学的各个方面,既有通俗、大众的形式,又注重心学的内在精神。这些书籍的出版,对人们准确把握心学内涵、从一个方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形成积极影响,相信具有推动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相康 姜雨熙 明雪
摄影/刘青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