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7: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唐代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这位令人耳熟能详的女性皇帝,除了在政治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她在文化体育领域的创举同样令人瞩目。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这一制度的推出,是否为唐代的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热情?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武则天建立武举,有其特殊政治背景

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正式称帝,结束了唐朝国君由皇族男性把持的局面,开启了以女性执掌朝政的“武周”时期。然而对于道学家来说,这却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举动。

武则天的女主外戚身份,无疑是她称帝最大的障碍。为了巩固皇权,消除士大夫与武宗宗室的不满,她急需一套选拔忠心急才的体系,以抵御潜在的叛乱威胁。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而此前,高宗晚年即位的二十年间,唐代的军事实力却日益衰弱。先前节度使安禄山的兵变尚未完全平定,吐蕃、契丹等外敌蠢蠢欲动,时常侵扰边疆。唐朝的边防军队不堪一击,重复的失败战役让武则天意识到需要尽快恢复国家的军事实力。

然而,优秀武将的选拔却一直是一个难题。习武的人虽然擅长骑射,却不见得懂礼节规矩,无法通过科举的文官选拔制度入仕为官。军队实力的削弱,使得武则天对统治的危机感日益增加。在多方面的压力下,一个“武举制度”的设想也由此产生。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武举制度的确立,唐代献征人才新途

武举制度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亦曾使用武力和胆量作为选拔材力之士的标准。隋朝虽也有过类似的举荐武臣制度,但都仅停留在尝试阶段,缺乏一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直至武则天执政时期,这一制度才得到确立与完善。公元702年,武则天正式颁布诏书,决定举行第一届武科选拔考试,这就是武举制度的肇始。与常规的文官科举不同,武举考核以骑射武艺为主,大大拓宽了一般民众获得功名的可能性。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通过设立武举招揽人才,不仅可以发掘更多忠心耿耿的武将,以抵御外敌的威胁,更能增强女主皇权的军事实力,为其不稳定的地位提供支撑。

同时为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于皇室的猜忌,她还专门针对边防地区设置了一定数额的缺额,以鼓励民众应试。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武举制度的考核内容详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地方自治举荐,由各地方官员初选人选;第二阶段则为正式考核,包括马术、弓箭、负重等多个项目,内容相当全面。表现优秀者可以直接取得仕途任命。而对于初次举办的考试,武则天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甚至还亲自主持部分科目的评判考核。

在她的主导下,第一届武科选拔获得圆满成功。通过一系列管控与布局,武则天送入军政系统的亲信有了明显增长。同时,举荐制度的设立也让普通老百姓有了通过非常规途径寻求出路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武举制度为大唐带来军事人才与精神

武举制度的确立,对唐代后期的政局与军事力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军事实力空虚的情况下,武则天迫切需要培养忠心的武将以巩固统治。第一届武举就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再造王室”的郭子仪。

郭子仪本是一介草莽平民,通过参加武举脱颖而出,后接受武则天亲自提拔,成为重要战将。他先后平定扬州兵变、镇压李唐叛乱,更在唐军陷入极度劣势时力挽狂澜,终于收复长安与洛阳。此后的二十年间,郭子仪一直任右领军大将军,率军击退吐蕃、党项等外族的多次入侵,功勋卓著。正是有他们这样的武将坐镇边境,唐朝的军事力量才得以快速恢复。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而随着武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优秀武将加入唐朝的军政系统,对国防力量形成有力的支撑。可以说,如果没有武举制度的设立,唐代后期可能无法在几十年内迅速恢复军力,抵御外敌的入侵。这对维系唐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武举制度更是推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民众为了通过考核脱颖而出,纷纷开始习武练兵。一时间,弓马威仪之士遍地开花,为国捐躯的思想也深入人心。可以说,武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振奋起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这正与武则天本人的气度不谋而合。即便遭遇种种质疑与攻讦,她仍然不屈不挠地力主武举,广开才路。正是有了这股执着与毅力,才为大唐积蓄起足够的实力与羽翼,使得唐朝这艘万里长舟得以在她执政后的几十年间继续逆流前行。

武则天在位时期,的确实行过一些激进手段,因而被后人诟病不断。然而最公允的评价,还是应当基于她执政期间所取得的功绩。

武举制度的确立使武将有了入仕的门路,同时也增强了军队与国防的实力。可以说,正是有了这套体系提供人才支持,唐朝才得以在外患环生的情况下继续存续数十年之久。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究竟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结语

后世对武则天功过的评判可能永无定论,但武举制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却是有目共睹的。它体现了民众向上求进的精神面貌,启迪了大唐积极进取的时代气象,这一点实在难以抹煞。

这一历史现象折射出封建统治者对于知识分子的特殊偏好,而武举制度的边缘化也意味着军功在统治者眼中的地位逐渐削弱。这一状况在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一个缩影。

然而,正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武之争或许只是时代的特定产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统治者对文武之选的偏好因时制宜而异。通过深入研究武举制度的变迁,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演变,以及统治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人才选拔的战略取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武举高中后能做什么官职
...,都考哪些科目呢?武举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武举产生于武则天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在一个男权为社会主流的时代下执政,总有许多潜在的困难,这种种不利因素,最终汇集形成
2023-05-29 14:59:00
古代武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他是古代最后一位武状元
...在我国可以追溯到隋朝,但武举制度要比这晚一些,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有相关记录。到武周时期,唐初名将基本都已经陨落,即使健在的也不支持武则天称帝。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急需心腹大将
2023-06-20 10:52:00
大清最后的武状元,年少成名武功盖世,结局却令人唏嘘
...举制度是在唐朝时正式创立的,还是在中国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期间实行的。长安二年,武则天昭告天下,以后将每年举行一次武举考试,在考试中合格的人就可以入朝为官,从此“武举”制度
2023-05-30 16:26:00
历代武状元大全,最厉害的是郭子仪,末代武状元两招击败霍元甲
...武备人才而设置的科目。其首创者就是我们的则天大帝。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发布 “诏天下诸州宣教武 艺”,创立了武科取士制度。此后每年 由兵部主持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
2024-12-29 15:31:00
唐朝武举考试共七项内容,能过三关就非常厉害了
...文献、历史文献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从唐王朝建立一直到武则天长安二年,也就是从公元618年一直到公元702年,这中间80多年间是没有见过选拔武官的相关记载的。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
2022-12-18 19:49:00
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制度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
...便是同在朝廷为官,武将的地位也远不如文官。大周皇帝武则天为了协调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维护勇武之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感到部分李唐旧将不好驾驭,为培养忠于自己的将领,长安二年(7
2023-02-20 19:28:00
古代武举考试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代专为选拔武职人员设立的考试。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举”,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武举由兵部主持,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
2023-07-12 06:54:00
从武林世家到武状元:张三甲的传奇人生
...武状元,这一制度的创立始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她的举措为历代武人打开了一条类似文人的官途,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时光来到光绪二十四年,一个
2024-02-08 15:23:00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22岁就不幸去世
...武举。我国的武举制度开创于我国的一位女皇,没错就是武则天。这武则天这一举措为历代的武人开创了一条可以像文人一样的晋升的道路。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要说一个武状元,而且还不是一般
2022-12-26 2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