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曹玲娟
1月12日,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一季第十四期上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成人教育协会会长袁雯担任导读嘉宾,为读者导读《尼安德特人》一书。尼安德特人是谁?现代人体内是否还留存着尼安德特人的古老基因?本期导读中,袁雯带领读者走进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的古DNA科研之路。
从一个喜爱古埃及文物学的孩子到古人类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从一个青年医学生成长为20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用他的真实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名科学家是如何成长的。他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研究探索中,曾坚持独自一人开展实验,也曾因为实验过程中的污染而沮丧动摇。但在坚持努力下,帕博最终通过现代分子手段得到了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
斯万特•帕博的精彩故事背后,也是古DNA研究领域从兴起到日趋成熟的生动记录。袁雯向年轻朋友推荐《尼安德特人》这本科普读物,不仅因为它记录了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发现过程及其与现代人基因关系的发展史,更重要的在于本书展示了一位科学家如何将科研融入生活的精神启示。孩童时的兴趣,如何成为其开展古DNA研究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创无疑是艰辛的,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积累、探索、创新与重复。但就像袁雯所说的,“研究大问题有大问题的价值,研究小问题有小问题的价值。”科学有其无可替代的魅力与意义。袁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对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告诉青少年读者们:沿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努力攻克难关,才能解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发现科学的真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