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网友从立项、选角、剧本、服化道、后期提出一系列建议
“甲方式追剧”你懂吗 从IP改编、选角、编剧、服化道、排播、后期剪辑再到宣发,网友进行着全链路“监工”。有任何不满意之处,都会大规模提出详细修改意见,堪称“甲方式追剧”。那么,“互联网甲方”们是如何指导创作的?片方到底听不听“互联网甲方”们的意见?
“甲方式追剧”流程
以往由片方高层才能决定的项目启动权,如今开始被网友掌握着。
今年3月,柠萌影业在2023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发布了2023-2024国际片单,与韩国制作团队联手打造古装奇幻作品《溯洄》。许多网友指出,古装奇幻题材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应与韩国合拍。在舆论压力下,柠萌影业发布声明,终止海外版本的开发与拍摄。
这样受网友影响而停掉项目的案例,几乎是行业罕见的。
从2023年初传出影视化消息后,网友便开始对《难哄》主角桑延、温以凡的选角进行实时监督。8月末,轰轰烈烈选了大半年的《难哄》被曝仍在选角,最新传言变成了张凌赫和张予曦。但参与近半年的网友已经感到疲惫,称“实在不行别哄了”,还有网友建议干脆发起全民强实名投票,且必须有书粉认证。
时隔多年回归剧组的唐嫣,在《念无双》的路透造型被网友批评贴头皮、显老,结果在定妆照里,造型师马上把贴头皮换成了蓬松刘海。
还有网友给《狐妖小红娘之竹业篇》刘诗诗的妆造提了7版修改意见,精细到发型、头饰、妆容、服饰,甚至给出了效果图。
《东宫》播出时,网友集体声讨跳忘川等场面剪辑混乱,剧方便直接下架重剪,还配上了网友喜欢的BGM。《长相思》梅林虐杀片段播出后,网友又涌到官博下要求重新剪辑,使得剧方直接放出“母带”云盘让网友二创。
就这样,网友从IP立项、选角、剧本、服化道到后期,完成了一套“甲方式”追剧体验。
“互联网甲方”分量几何
“互联网甲方”提了这么多意见,片方到底听不听呢?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对于网友在每个阶段提出的意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关注,但是否真要按照意见修改,则要分情况讨论。
IP开发阶段,文学策划小赵称,影视公司之所以花钱买IP,就是看中了粉丝基础。如果原著IP、作者网络风评差,公司在评估上一定会慎重甚至是保守。如果IP是在购买后才爆发舆论危机,通常会在编剧上做较大改动。
但一个项目从IP购买、规划、立项到拿备案号,要经历非常复杂的流程,除非涉及政策法规、价值导向等风险,否则已经立项的项目一般不会受网友影响叫停。
到了选角阶段,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只要网友推荐的演员是从角色适配度出发的,他们的确会考虑。
“演员被网友推荐是好事。片方肯定首选的是合适的演员,如果恰巧有流量就更好。但往往气质、流量兼备的演员档期协调起来都很困难,好演员的档期恨不得排到明年年底。所以剧组基本会有几个梯队的演员搭配,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多多少少都有偏差。”参与过多个头部项目的执行制片晓晓说。
但如果网友抵制某演员的理由,单纯是演技木、长相不好看等主观意见,主创还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
《苍兰诀》《浮图缘》拍摄期间,正逢《遇龙》播出,王鹤棣的演技遭到了大规模负评。但《苍兰诀》制片人王一栩谈选角时,称导演看重的是王鹤棣身上少年感的特质。《浮图缘》导演吴强也在采访中提到,演员在不同的角色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主创也会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以往演过的角色并不在他衡量演员的标准当中。
最终,王鹤棣在《遇龙》播出期间拍摄的《苍兰诀》《浮图缘》中,也几乎贡献出了可以被称为“换头式”的演技,也让他一下子从“古偶丑男”跃升到“古偶美男”。
如何面对“互联网甲方”
对于“外行指导内行”的说法,“互联网甲方”们并不赞同。某头部演员粉丝麦麦说,大部分“互联网甲方”都是演员粉,剩下的则是少量IP粉、主创粉。
“过去大家对导演、编剧比较看重,但现在会更关注服化道,尤其是古装剧,因为造型会很大程度影响角色的受欢迎程度。业内的造型师就那几位,但张叔平、陈同勋、黄薇都做过有争议的造型,所以我们会严盯路透,出现贴头皮、不戴发包等问题就去片方和造型师那里抗议,提出修改诉求。”
到了制作中后期,粉丝的关注重点便是预告中的配音、滤镜、镜头剪辑是否符合预期,各种节点的宣发物料是否充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剧的制作流程被更多人熟悉了。而且粉丝也是观众,很多时候片方是有信息壁垒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网友的建议不算外行指导内行。”麦麦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友开始有了和业内人同等发声的权力。当这些声音的传播达到一定声量,就能成功影响业内作出的某些决策,这也使得项目方不得不正视这些舆情。
与舆论的深度捆绑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的创作者,经常要面对放大无数倍的赞誉或批评,心态难免受到干扰。比如,《燃冬》导演陈哲艺看到电影口碑两极分化时,就称自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目前正在努力进行心理疗愈。
“很多影视吐槽UP主为了流量,会用泛道德化的观点去骂影视作品,要求所有角色都是有道德洁癖的圣人。如果创作者被这种观点绑架,就会导致所有的角色变得扁平,也看不到作品深层次的表达。”文学策划小赵说。
很多从传统电视时代走出来的老艺术家,反而能守住创作初心,更理性地看待“互联网甲方”的意见。
著名编剧赵冬苓曾称,自己筹备《警察荣誉2》灵感枯竭时,正好看到一位UP主吐槽《警察荣誉》把四个年轻人拍“老了”。这让赵冬苓感到“当头一棒,一下子把自己敲醒了”。于是,她在这位网友的启发下,找到了《警察荣誉2》的方向,即年轻警察的职场进阶之路。
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甲方”,自身的实力、经验和眼界往往是最好的过滤器。三流创作者在想怎么迎合,一流创作者永远在想怎么表达。
据《青年文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