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中城池聚落名称释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04: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中城池聚落名称释义

□毛兵 刘忠刚 郝梦桐

《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沈阳城图。该图出自1443年(明正统八年)王祥、毕恭等纂修,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任洛等重修并刊行的《辽东志》。在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李辅等以《辽东志》为底本,纂修了《全辽志》,其中也有一幅沈阳城图,为《沈阳卫境图》。这两张图也是当前流行最广泛的明代沈阳城图。两张图所表述的地理空间范围一致,在图面表达内容上《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对山体刻画得更加细致,城池聚落、标志性建筑等标注不仅涵盖了《沈阳卫境图》中的内容,还更加丰富、准确。

在《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中,不仅清晰刻画了沈阳中卫城池形态,还形象地表现了周边重要的坛庙、城池聚落以及周边山水环境关系。图中对各类地理空间实体标注最多的是城池聚落名称,并且类型丰富,有县(辽滨县)、卫(沈阳中卫)、所(抚顺所)、城(蒲河城)、堡(大有堡)、墩(沙岭墩)、驿(虎皮营城驿)、站(章驿站)、铺(浑河铺)、递运所(城南递运所)等。这些城池聚落名称充分体现了当时沈阳地区同时受布政司、都司、边防、驿传体系影响的军政管理特征。

布政司管理体系下的“县”

明朝废除元代地方领导机构“行中书省”后,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分掌一省行政、军事、司法,并称“三司”,三司并行,互不统属。

明朝共设有十三个布政司,在布政司下设府,府下设县,府县之外另有州。大州直辖于布政司,与府相同,谓之直隶州。小州则属于府,与县相同,谓之属州。布政司与下辖府同治,形成府(州)、县(州)两级制城镇,包括府、州、县三类。

沈阳地区属山东布政司下的辽阳府(1373年置,1377年罢黜),布政司衙门驻济南府。图中只有“县”,是辽滨县(现辽滨塔村)、贵德县。其中辽滨县位于辽河以西,沈阳境内明长城(在沈阳境内走向大体沿辽河东岸)之外,应为元朝遗留城池名称。

都司管理体系下的“卫、所”

明朝推行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将屯田制度发展成为卫所制度,各卫所外统于三司之一的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其中不设府、州、县地区的卫所也兼理民事,这类卫所也被称为实土卫所。

明朝全国共设有十六个都司、五个行都司、二个留守都司。在都司下设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百户所下设总旗、小旗。都司、卫的长官叫指挥使,所的长官称为千户、百户。在1373年(明洪武六年)形成定制,大约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五十人为一总旗,十人为一小旗。凡一卫统领五个千户所,一个千户所统领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领两个总旗,一总旗领五个小旗。

在1377年辽东地区“罢黜府县、只留卫所”后,辽东都司下辖卫所全系实土,共辖25个卫、2个州,分治于14座城池,领127个所。图中沈阳中卫设于1386年,治于元沈阳路(即图中央最大的城),城内还曾设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沈阳中屯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及蒲河中左千户所、抚顺千户所。其中蒲河中左千户所治图中蒲河城,抚顺千户所治图中抚顺所。

边防体系下的“城、堡、墩、台”

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明朝“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戍”。在《明史》中记载“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宁夏,曰甘肃,曰太原,曰固原。皆分统卫所关堡,环列兵戎。”按总镇、分路、城、堡、墩、台形成边防体系。

总镇、分路为整体协防,城、堡主要承担驻军防御功能,“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曰协守。”“其总镇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皆曰总兵,次曰副总兵,又次曰参将,又次曰游击将军。”墩、台主要承担军事瞭望功能,“沿边每十里或七八里筑一大墩,五里、四里筑一小台,大墩守军十人,小台五人。自边墙至城,每十里或八里,只用大墩,‘筑墙围之,环以壕堑’,留一小门,拨夜不收五人戍守,遇警接递传报”。

辽东镇总兵设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驻广宁城(今辽宁省北镇市)。 另据《明史·职官志》记载:“镇守辽东总兵官一人,旧设,驻广宁。隆庆元年(1567年)令冬月移驻河东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适中之地,调度防御,应援海州、沈阳。协守副总兵一人,辽阳副总兵旧为分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为协守,驻辽阳城,节制开原、海州、险山、沈阳等处。分守参将五人,曰开原参将,曰锦义右参将,曰海盖右参将,曰宁远参将,曰宽奠堡参将,游击将军八人,守备五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备御十九人。”按《全辽志》记载“沈阳游击,嘉靖癸卯年(1543年)添设。”

图中沈阳中卫、抚顺所、蒲河城均属于这一体系下的“城”,只是其中的沈阳中卫城、抚顺所城为突出卫所职能而省略了“城”字。图中“堡”则有蒲河堡、大有堡、嘉禾堡、常丰堡、奉集堡、庆稔堡;“墩”有崖头大墩、黑林墩、十方寺墩、城北山墩、城南墩、沙岭墩。

驿传体系下的“驿站、铺、递运所”

驿传作为中国古代信息传递方式,最早可以追溯至商朝,到明朝趋于成熟。明朝驿传分为三类、四种,其中三类,即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四种,则因水马驿又可细分为水驿和马驿。全国驿传体系由兵部车驾司统一管理,地方驿站管事叫驿丞,管理衙门挂在州县衙门,办公经费由州县财政调拨、单独征税。不设州县地区由卫所承担相应职能,其中驿站除了原本的转运、接待等职能外,还兼顾屯田驻守等边防职能,甚至一些独立于驿路上的驿站单独成堡,形成驿站堡。

驿站,通常位于交通干道处,内地六十到八十里设一处,边地荒僻处里距可达百里,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主管递送使客、飞报军情,兼有转运军需的职能。图中有:虎皮营城驿、章义站。明朝沈阳城向南接辽阳至山海关、辽南驿道、朝鲜驿道,向东接辽阳至建州的驿道,向北接辽阳至开原的驿道,因受明长城影响元朝时向西至辽中的驿道不再作为辽东地区主要驿道,图中章义站也应为元朝驿传体系“站赤”名称的延续。

铺,急递铺,主要任务是运送紧急公文,且急递铺不设车马,赶路全凭个人脚力。明朝“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或五名,或四名。”“铺兵步行接力传递文书,昼夜不停。”图中有:东山铺、平四铺、塔山铺、城南铺、浑河铺、白塔铺、沙河铺、板桥铺。

递运所,为明朝首创,包括元朝站赤中的牛、骡、驴、驼等几种站。主要是运送军事物资和朝廷征收的钱粮赋税,运量大,但是不求速度。图中有:城南递运所、臭柳河递运所。

(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家新作 | 张新民:山水壮美 人文蔚兴 ——《阅读铜仁》序
...藏”。铜仁作为边要重地,不仅地缘区位事关四省,而且山川盘郁有奇气,风物景色无一处不诱人。天地造物之奇,无所不有。铜仁仅仅因为梵净山及两江,便足以令人心慕神往。而以西湖比拟锦江
2024-12-11 17:33:00
聚焦旧石器时代至宋金时期,我国这四个遗址有重要考古发现
...枚、陶文243枚,揭示了东周列国都城向秦汉县治转变过程中城市面貌的变迁,是从诸侯并立走向大一统王朝历史进程的珍贵缩影。 北京金中都遗址△金中都光源里遗址出土陶塑关公像金中都
2023-09-28 17:50:00
22.4公里沿线变身四段特色街区
...见证者。沿线的商业区、中山广场历史风貌区、新乐文化聚落遗址区,每一处都是沈阳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一砖一瓦都诉说着沈阳的故事。2002年,沈阳市对南京街实施了大规模道路改造,由双
2024-04-26 04:08:00
...址类博物馆,是迄今为止沈阳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的出现,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起源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进一步发挥沈
2023-02-24 04:46:00
多彩活动礼赞伟大时代
...,游客们走近多彩丹霞,仿佛置身泼墨山水画中;在宁夏中卫,人们骑着骆驼在西北大漠穿行。金秋时节,内蒙古阿尔山层林尽染,各地游客在这里一览祖国北疆风光。体验多彩活动。一出出经典的
2023-10-04 00:22:00
...)1月12日,沈阳医学院举行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与沈阳中城集团共建康复医院签约仪式。预计在2023年第二季度,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康复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将正式投入
2023-01-13 04:16:00
考古2022︱两周考古:在周之庭,文教何止侯伯;陟其高山,武功岂如荆楚
...以有一些新的成绩。琉璃河遗址新发现数处夯土建筑,其中城内的一座夯土建筑基址,夯土厚度约2米,发掘者介绍该基址“东西超过25米、南北超过30米,性质可能类似于宫殿宫室建筑,或者
2023-08-26 15:05:00
一场穿越时空的“史前之旅”
...化的魅力。”7200年前,这里居住过沈阳最早的母系氏族聚落,有着这座城市早期的人间烟火。欢迎您走进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穿越到久远的史前,探索那个水与火交融的“新乐世界”。 沈
2023-02-16 05:24:00
...唱会和篮球比赛认识一座城市!”酒吧街的管理者、沈阳中城天玺不动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莹表示,CBA联赛辽宁男篮主场比赛拉动了场馆经济,客流及营业额增长了30%。5月15日,CB
2024-05-16 03: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
从春秋首霸到稷下争鸣,齐地往事织就斑斓长卷
在齐鲁大地上,齐国的历史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每一个事件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串联起从立国到兴衰的千年风云。自姜太公受封于齐奠定基业
2025-08-22 17:49:00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
2025-08-22 20:30:00
首次公开亮相!限时展出!这两件青铜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青铜鍑和青铜锸,8月22日起在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限定首展,首次公开亮相
2025-08-22 20:58:00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