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李世民的私人管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名,他就是著名成语“房谋杜断”中的房玄龄。
公元579年,房玄龄出身于官宦世家清河房氏,父亲为隋朝泾阳令房彦谦,受到家族的影响,房玄龄从小就博闻强记,通晓史书,十八岁时便考中进士,做了隋朝隰城的一名县尉。
公元617年,天下大乱,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其外戚李渊在儿子的鼓动下,顺势而为,打着匡扶王室的旗号率先在晋阳起兵,并一路南下向着隋朝首都长安进发。
也就是在李渊起兵后不久,39岁的房玄龄便在渭北投靠了李渊次子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身边的一名谋士。
房玄龄比李世民大了整整20岁,他投靠李世民时,李世民还仅是一个19岁的少年,但聪明如他,看出了李世民内心有大志向,便尽心尽力的辅佐他。
为了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房玄龄可谓是操碎了心。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而每当李世民率领的军队打了胜仗、攻下城池后,他总是第一时间为其挑选有志之士投入麾下,因此,李世民的实力才能不断壮大。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并建立唐朝,但出于长幼有序的制度与他的私心,功劳最大的李世民仅被封为秦王,而其兄长李建成则被立为太子。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房玄龄则一直在秦王府中默默耕耘,掌管着文牍与军中大事。因为长时间的相处,房玄龄对李世民的一举一动也总能心领神会,每当李世民想让他书写奏章时,他总能很快完成并且写出来的奏章让李渊十分满意,李世民十分敬重与信任他。
不过,太子李建成对房玄龄可就没那么好了,毕竟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李世民有多器重房玄龄,李建成就有多厌恶他。
他想方设法的上书李渊“诋毁”房玄龄,并终于在玄武门之变前成功的将其赶出了秦王府。
本以为这样便可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没想到,尽管离开了秦王府,但房玄龄等人依然热衷于为李世民效力,他们私下联络不断。
直到公元626年,房玄龄等人假扮成道士,偷偷潜回了秦王府,并在同年谋划了“玄武门之变”,解决掉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李渊畏惧李世民势力,不得已将他封为了皇太子,并与同年传位,自己退称太上皇。
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龄因为谋划有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位,并被封为邢国公,几年后,又被改封为魏国公。
尽管如今已位高权重,但房玄龄仍保持着曾经的习惯,他每日尽心竭力,早起晚睡,勤于政务,只希望能为李世民多分忧。
而李世民对待他一家也可谓是皇恩浩荡,儿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的高阳公主,女儿也嫁给了韩王为妃,房家成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尽管房玄龄在政治上的才能如此出众,但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惧内!”据传,房玄龄对妻子卢氏的话唯命是从,有一次李世民宴请大臣,席间,房玄龄喝多了便开始吹牛,说自己说一不二,让往东,妻子便不敢往西。
正好,李世民与在座的大臣都想看看笑话,便赐给了他两个美女,结果,房玄龄立刻被吓出了冷汗,等到他带着这两个美女回到家中时,卢氏马上就变了脸色,并拿出“家法”伺候。
碍于妻子的“威严”,他不得不先将美女赶出了府,可卢氏的气还没消,最后只得李世民亲自出面,这事最终才算过去。
所以说,不管在外面能力多强的人,回到家中后,妻子的话也不敢不听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06: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