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吉水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吉水县城市社区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实实在在”总要求,“实打实”推动主题教育重点措施落地见效,把社区服务做得更优更强。
一、实打实强化学习,不让一个党员教育缺位。注重理论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一是线下集中学。各社区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上级有关主题教育的重要精神和部署要求,重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等开展集中学习,积极交流探讨,促进共同提升。截止目前,开展线下集中学习100余次。二是线上自主学。坚持把党员连在线上,利用党员微信交流群等“指尖平台”及时发布主题教育自学篇目和学习资料,督促党员随时随地抓好个人自学。三是流动党员结对学。建立支委成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一对N”结对包干机制,通过邮寄学习书籍、推送学习内容、解答学习难点,为343名流动党员开展了送学送书送教服务。并扎实开展基层减负、挂牌清理工作,让党员干部“轻装上阵”,把主题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成效。
二、实打实优化服务,不让一位群众忧心。注重干事创业,提升服务质效。一是“红色驿站”暖民心。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和群众需求,重点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商场等群众服务需求多的地方,为户外劳动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红色驿站59个。为城区所有驿站注入免费诊疗服务,文江社区根据自身优势,在红色驿站注入关爱残障特色功能;16个城市社区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设置红色驿站,让党群关系更密切、服务居民更暖心。二是“红网格”舒民心。积极推动“多网合一”红网格治理,推行居民小区“三长制”,设置楼栋长1600余名,招聘专职网格员64名,张贴网格连心牌2160余块;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建立网格党组织127个,形成了“三长四联五员”基层治理模式,推动解决小区治理、民生实事等矛盾问题150余件,促进了城市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三是“红色物业”贴民心。城南、吉阳、仁文社区推动打造凤凰城、中央首府和中央城3个小区红色物业示范点,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与社区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共治体系,实现把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社区、小区、居民。
三、实打实整改提升,不让一个问题落空。注重检视整改,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是党群服务站进小区。针对居民反映诉求不方便等问题,践行“四下基层”机制,因地制宜打造37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让力量下沉、服务下沉,做到议事有阵地、人员有保障、服务有机制。党群服务站累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47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91件。如仁文社区望江郡府小区党群服务站全力帮助小区居民找回走失的小孩,赢得居民点赞,送锦旗致谢。还有类似:“我需要帮忙买药上门,我家下水道堵塞需要帮忙,我需要手机上帮忙交一下医疗保险......”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群服务站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前哨站”“连心桥”和“小窗口”。二是益老益小进社区。聚焦“一老一小”所需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益老益小”民生实事。推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安排专职网格员常态走访“一老一小”特殊对象。如鉴湖社区开办“幸福食堂”,采取食堂就餐、上门送餐的方式,为老年人解决就餐问题;仁文社区打造“四心颐养之家”服务平台,开展助医、助乐、助学、助行、助急等“五助”孝老活动;水南背社区打造“朝夕美好”爱心食堂,吉阳社区积极推动“童心港湾”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等等。各社区常态化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讲座、爱心义诊、免费理发、集体生日等形式多样的爱老孝老敬老活动,为未成年人开展法治、心理健康等主题活动,形成“益老益小”的浓厚氛围。三是志愿服务进万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时间储蓄”“吉先锋”志愿服务,构建“志愿服务+积分”的基层治理体系,引导“吉水社工”“平安义警”“红骑手”“心理咨询”协会等社会组织联动联建;开展“两小两微”社区共建,推动3240名机关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服务群众,形成志愿服务合力。截至目前,志愿服务1万余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服务时间超2万余小时,创造了“一抹红”温暖“一座城”的靓丽风景。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