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21: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234年,卧龙诸葛亮病逝,诸葛亮的去世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得蜀汉唯一的支柱忽然崩坍,而伴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导致蜀汉北伐的脚步暂时停止,而且还让蜀汉政权陷入了混乱当中。而且240年的时候南蛮作乱,导致向宠战死。对于人才本就不多的蜀汉来说也是一大损失。为了能够兴复汉室,诸葛亮在临死前,安排了后事.让蒋琬,董允等人担当自己的继任人,而且还将自己的生平所学传授给了大将姜维。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姜维,原本是曹魏的一名将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与姜维对峙。诸葛亮发现姜维是一名难得的将才,于是决定收服姜维,后来姜维因为感激诸葛亮的伯乐之恩,投降了诸葛亮。于是诸葛亮就将自己的生平所学教给姜维。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是在33岁的时候,但是姜维开始掌权进行北伐还是在大将军费祎死后。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费祎,作为诸葛亮看中的人才。他在主政期间,采取的是养精蓄锐的做法,并没有实行诸葛亮生前的北伐,但是很可惜,费祎还是被曹魏的降将刺杀,导致死亡。而此时已经是公元253年,已经52岁的姜维,距离诸葛亮授予他兵书已经长达20年的时间,20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以姜维的聪明才智我们有理由相信,姜维早已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中,虽然姜维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生平所学,但是很可惜最终还是无法阻止蜀汉政权的覆灭。

按理说,姜维的聪明才智,再加上诸葛亮的兵书,应该是鲜有敌手,甚至有可能帮助蜀汉一统天下,为何最终落得下自刎身死的下场呢?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公元254年的时候,曹魏内部发生了夏侯玄与李丰的叛变。于是姜维捉准了时机,立马派出精锐的部队向陇西地区开进。由于兵贵神速,再加上曹魏内部有变,使得姜维轻而易举的斩杀了曹魏大将徐质,并且还大破河关。不仅如此,姜维还将附近的县城的民众迁往蜀中,帮助蜀中增添人口。这战是从诸葛亮去世以来难得的胜利。

公元255年的时候,魏国大将司马师病逝,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当然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所谓:趁你病,取你命。姜维再次将大军开进狄道,在洮西不仅大败了王经,还使得曹魏兵马损失惨重。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随着洮西大胜,却迎来了曹魏的另一位名将,姜维最大的竞争对手,被后世称为古今64名将之一的邓艾。邓艾为了挽救曹魏的态势,与陈泰兵合一处。将大军分成三路,避开了蜀汉的精锐,直接向狄道东南部进军,使得姜维处于被动的状态。由于曹魏势大,姜维只好退守钟堤,大好的战机就这样被耽误了。公元256年再交手,因为胡济的失期,其结果姜维再次大败。后来在公元258年的时候随着诸葛诞的败亡,姜维再次出兵洮阳,很可惜又一次败于邓艾的手中。从此以后,姜维的以攻代守的策略被打破,只能被破防御。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因为姜维的不断来犯,使得司马昭灭蜀之心日益见长。公元263年的时候,司马昭发动了灭蜀战役,并任用邓艾与钟会为伐蜀大将。而此时的蜀汉能够出战的将领除了廖化一个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能征善战的大将。正当姜维抵挡住钟会主力的时候,邓艾则是绕过了蜀国的防御地,直插蜀国的国都,其结果导致刘禅投降,蜀国灭亡。而前方作战的姜维与廖化只能投降钟会。虽然姜维捉住了钟会的野心,制造他与邓艾的矛盾,意图让蜀汉复国,只是很可惜最终还是死于乱军之中。也至此走完了他的一生。

姜维尽得诸葛亮平生所学,为何还是不如邓艾

廖化总结了姜维失败的原因,廖化说:姜维的才智比不上邓艾这些人,而且蜀国的国力又比魏国弱小许多,兵力又少魏军不少。而且姜维还长期对魏作战,怎么可能不会失败?姜维从北伐开始到最后失败,廖化都看在眼里。他的话已经说明了姜维失败的原因,而廖化自己也病逝于前往洛阳的途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诸葛亮才高八斗,诸葛瞻却平庸无能败给邓艾
...儿子遗传的是母亲的智商,女儿遗传的才是父亲的智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显然遗传的是他母亲的智商,他的母亲是黄月英,黄月英是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作为名士,一是有才能,二是有地位
2023-08-25 21:37:00
姜维尽得孔明真传,为什么一生没有打赢过邓艾?
在公元234年的时候,卧龙先生孔明不幸在军中去世,诸葛亮的去世兑蜀汉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不光是让北伐兴汉的除贼大任停止了,并且还让蜀汉直接就陷入了混乱当中,在公元240年的时
2023-05-18 10:12:00
从“北伐”看诸葛亮的弱点
...权于成都,南下平蛮,然后出师北伐。此时,历史又给予诸葛亮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诸葛亮又没有抓住,其个性弱点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那就是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未听魏延之计,兵出子
2023-10-16 16:17:00
姜维死后为何背负了82年的辱骂罪名,一封密信揭露真相
就因一计使曾经跟随诸葛亮出生入死,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姜维死后仍然背负了82年的辱骂罪名。《晋阳秋》有言:“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
2023-05-18 09:39:00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何屡战屡败?
...同时也是对自己国家命运的揣测。我们知道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算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牛人了,无论是政治才能还是军事才能都无可匹敌。 诸葛亮出生世家名门,在卧龙岗
2023-01-18 10:40:00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他首创的战法成效显著,为何被姜维全盘推翻?
...难支。即使魏延尚在,也未必能阻止蜀汉灭亡,但是他与诸葛亮、姜维乃至马谡的战略思想不合拍,却是不争的事实。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根据史料来聊一聊汉中失守的真实原因,和汉中失守对蜀
2024-12-18 09:11:00
诸葛瞻的成长历程:从聪明伶俐到平庸无能的转变
“官二代”诸葛瞻中国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可诸葛亮这条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卧龙”却未能留下龙种,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才具平庸,不堪重用,靠父荫被刘禅招为驸马,还成为
2023-10-14 15:29:00
姜维与诸葛亮:师徒传承,兴汉之路的延续与改变
...师,大家的心中一定会出现很多名字,其中,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应该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这位帮助刘备成功的三分天下的功臣,一生当中战功赫赫,其中许多的经典战役即使在现在也是被人所津津
2023-11-10 14:40:00
诸葛瞻为什么还是败给了邓艾
...败了呢?其实这就要说到诸葛瞻的能力了。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八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去世了,所以诸葛亮对他指导不多。而蜀地众人感念诸葛亮的功绩,对诸葛瞻是非常的好,他年纪
2023-06-18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
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丰碑屹立,英名永存。山东潍坊昌邑的饮马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下更显庄重肃穆。阳光穿过繁密的枝叶
2025-08-27 19:08:00
大汉风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迎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一阙海昏侯,千年大汉风。8月27日,“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开幕仪式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举办
2025-08-27 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