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被驯化的幼帝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清宫中突然传出东太后慈安“崩逝”的信息。
虽然东太后敦厚谦让,但从名分上讲,东太后毕竟高于西太后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近20年,如今东太后暴毙,西太后虽貌似悲痛,但“两宫垂帘听政”的格局被打破,晚清便开始了西太后一手遮天的局面。
此时,慈禧的“帘子”前还有一个当时清廷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年仅11岁的小光绪皇帝。
东太后去世后,光绪帝唯一可体验母爱的“调护”者消失,也使得小皇帝身边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同情者和保护者。
虽然宫中变故迭起,小皇帝屡受刺激,但在典学之际,由于西太后的控制和驯化日紧,加上帝师翁同龢不敢松懈怠慢,少年光绪帝的身心、学识却也在日渐长成。
彼时,小皇帝被抱进宫里成为皇帝后的数年间,正值中国被列强日益侵入,老百姓在洋人和腐败政府的压迫下反抗日烈。晚清政府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统治大厦将倾。
但此时年仅11岁的小皇帝深处内宫,年幼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帝王宝座正处于漏舟之上,他即将面对的是艰苦的人生和艰难的政局。一方面,小光绪还在慈禧“老佛爷”的驯化和控制下,另一方面,在这些“时事多艰”的磨砺之下,小皇帝渐渐萌生了忧患意识,产生了朦胧的治国欲望。
风雨飘摇的政局
就在小皇帝身处深宫摇头晃脑诵读“生书”、“熟书”之时,大清王朝内外忧患,苦难交加。
光绪二年起,神州大地天灾不断,水灾、旱灾、蝗灾、饥荒、瘟疫波及全国,一直到光绪五年。这场天灾持续之久、范围之广“为二百年所罕见”,极大地震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屋漏又逢连夜雨,小皇帝也经常亲自祈雨求福,但却极少灵验。
内不得安,外也难攘。
鸦片战争后,大清在列前面前再也难续前日帝国的辉煌。
光绪三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但在沙俄要挟之下,光绪七年,以割地赔款损失许多权益的代价下,才在沙俄手中索还了伊犁。
光绪八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签订备忘录,中国从越南撤军,法国也“保证”不侵犯越南。
光绪八年,小皇帝12岁。这一年的年底,帝师翁同龢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每日典学之际,这位老师开始给小皇帝通报国事,指导他看奏折。
风云变幻的国势危机深深触动了小皇帝的心灵。他对朝廷的忧患意识正是在此期间逐渐萌生的,他开始表露一些对国势和朝局的看法。
中法战争中的光绪帝
光绪九年,法国又开始对越南猖狂侵略,并对我西南边境产生严重威胁。但翁同龢、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主战,李鸿章、西太后却欲言和。当西太后召集众臣商讨是战是和时,小皇帝表达了自己的主战意向。
中法边打边谈。光绪十年,法国公使在谈判中向中国提出“赔款”要求。小皇帝气愤至极,立即电令中方代表表明立场:上意已决定主战,若不赔偿即撤兵可讲,否则令关外进兵。
光绪的态度鲜明地显示了这个年轻的皇帝亟思振作,不畏强敌以保中国领土和权益的决心。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尚在典学之中的小皇帝已开始了一国之君所应有的坚定态度,这无疑给朝中主战派和前方将士以极大鼓舞。
随后,法国侵略加剧,将战火引入中国本土。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正式爆发。清政府调兵遣将,将士同仇敌忾,捷报频传,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当然,战果的取得也与朝中主战官员和光绪皇帝坚决主战态度密切相关。
光绪十年,年已14岁的光绪帝真正开始体验国事的艰难。每次召见大臣他已不再只是端坐在宝座上,不再只是单纯的听西太后与群臣的对奏了。处于青少年之间的光绪帝,也会就一些引起其注意的事件做出一些判断,并初步参与和发表些看法。
此时他仍然每天都要到书房学习,但往往又因参与召见从毓庆宫赶往养心殿而中断学习。正是在这种初步的忙乱之中,小皇帝的见识和治国能力得到了一步步的锻炼。
其实,在光绪九年的夏天,光绪帝就开始关注法国对越南的侵入。在翁同龢的指点下,除了学习一般的课程外,光绪开始练习批阅臣宫的奏折。中法战争期间,为弄清前线形式,光绪还命人在原有地图上加上越南。
在对法国宣战前后,光绪帝时刻注意时态的发展。当马尾海战因政府的犹豫不定而惨败时,尚小的光绪帝可能已经明白,尽管自己主张力战反对妥协议和,但自己这个皇帝的意见似乎并不起很大的作用。他开始明白,在他宝座之后的西太后才完全左右着整个朝廷的最后决策。
随后,西太后玩弄权术,罢免以恭亲王为首的全班五大军机大臣,更是印证了光绪帝的想法:当家的,还是西太后。甲申易枢成为晚晴政局中最著名的事件,此后,西太后揽权更甚。
虽然对这一重大政治变局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自己的老师翁同龢被逐出军机还是让他深受触动,而且这位年轻的皇帝还突然反常地爆发了人生中少有的一次脾气。
但脾气发完后,光绪帝烦躁的心情渐趋于平静。他被迫无奈的到慈宁宫一遍又一遍的演练西太后五十六岁寿诞的庆典仪式。内忧外患之际,朝廷上下却是一派玩喝之风。光绪帝虽然已渐渐长大,却又深感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光绪十一年,正当中法战争全胜在望之际,西太后却派李鸿章与法国签订求和条约,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上演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结局。
奋发图强的少年皇帝
目睹一场场宫内的权力斗争,耳闻一件件国家危难之事,都深深触动了这个少年皇帝的心灵。奋发图强的欲望便在他心中开始萌动。
在特定时代和特殊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位年轻的光绪皇帝,正在暮气沉沉的晚晴政局中显露英姿勃勃的锐气。
光绪十二年,光绪帝16岁,已进入青年时代。此时的光绪帝,不仅“六经诸史,数年前即能举其词,然经义至深,史书极波”,对封建时代的典籍有了较为广泛的领悟。
更重要的是,在翁同龢向光绪帝灌输这些封建政治理论的同时,尤其突出经世致用的思想教育,甚至还向光绪帝推荐了早期改良思想家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这一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对光绪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光绪帝改革思想之火被点燃。
一边是九五之尊的皇权,一边是垂帘听政的牵制;
一边是传统的典学有成,一边是现代的改革萌芽;
一边是少年的稚嫩懵懂,一边是不断的磨砺冲击;
一边是国家队内忧外患,一边是自身的奋发图强。
就这样,光绪皇帝在矛盾的时代和矛盾的环境中迎来了自己的16岁,即将迎来自己的亲政岁月。
但他不知道的是,迎接他的将会是更加艰难的岁月和经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