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我们的食管连接着咽和胃,每日不停地运输着食物,是食物进入身体的必经之路。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排第6位,死亡率排第5位。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硬的食物,继而是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食管癌?1.饮食习惯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趁热吃、趁热喝”,这是错误的生活习惯。长期的饮食过快、过硬以及过烫食物,或长期大量饮酒等,都可直接损害食管黏膜上皮,增加食管癌发生的风险。
2.腌制、烧烤及油炸食品咸鱼、泡菜、咸肉、咸鸭蛋等都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但腌制食品含有过量的亚硝酸盐,长期大量食用会诱发食管癌。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吸烟吸烟是多种肿瘤的病因,烟草中有很多致癌物质,这些致癌物可直接刺激食管粘膜,破坏食管黏膜屏障,引起食管粘膜病变,促进食管炎、食管溃疡形成,进一步导致恶变。
4.维生素摄入不足与微量元素缺乏长期维生素A、C、E和B12摄取不足,可诱导体内致癌物质(如亚硝胺)合成增加,引起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进而诱发食管癌;钼、铜、硼、硒等微量元素缺乏也是诱发因素。
5.真菌感染某些真菌能促使一些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的形成,促进癌肿的发生。
6.食管慢性疾病Barrett食管(长期食管反流造成的并发症)、掌角化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腐蚀性灼伤、溃疡等慢性疾病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7.遗传因素食管癌有遗传倾向,有些家族高发,家族高发人群更需要注意生活习惯,做好预防。
哪些人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呢?食管癌的高危对象为40岁以上的人群,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反酸和进食不适等;
3.有食管癌家族史;4.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食管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和长期食管反流造成的Barrett食管等;
5.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高危人群应该怎么办?1.胃镜检查,常规每2年1次;胃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胃镜检查。
2.CT检查,通过CT观察到食管及周围情况,进而进行判断。
食管癌有什么症状?1.吞咽困难。或伴有咽喉部异物感或干燥、紧缩感,在吞咽粗糙食物时,感觉更加明显,或是吞咽食物时下行缓慢、有滞留感。
2.消瘦。因进食哽咽而出现进食减少,消瘦、脱水常相继出现。
3.胸痛。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感,晚期会出现持续性胸骨或背部疼痛。
4.咳嗽、声音嘶哑。食管癌可引起咳嗽和声音嘶哑。或者喉咙持续有痒感,严重会咳出粘液甚至血液。
5.疲劳。疲劳是大多数癌症的常见症状,应该引起重视。6.其他症状。当肺转移时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何预防食管癌?1.定期体检:对于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至关重要的手段,起到早诊早治的作用。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腌制菜、熏肉,不吃发霉的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三餐进食,保持口腔卫生,忌食过烫、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时做到细嚼慢咽。没有充分的咀嚼食物,或者进食颗粒粗糙、温度较高的饭菜,很容易损伤较为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导致破溃,进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3.合理膳食:做到饮食均衡不挑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微量元素,注意少吃或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因为长期进食大量辛辣刺激食物,会损伤食道粘膜。
总之,在快节奏生活当下,希望大家日常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年定期体检,警惕食管癌的发生,防范于未然。
阜南县人民医院 王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