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程文雯
1月19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成都)成立仪式暨“和衷共济·文化多样性与南亚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出版社编辑,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繁荣发展开展积极探索。
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成都)是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的第三个区域性国际文学交流中心。这意味着,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矩阵初步形成,为中国文学更好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路径。
中心承担着对南亚国家文学传播“国家队”的职责,工作半径将以四川为中心,带动周边省份,辐射全国文学界,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
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担任主持人。阿来希望以中心成立为起点和契机,通过学术研讨“引智”和“借力”,从历史和现实、文学和文化、创作和研究、交融和互鉴、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多维度展开深入探讨。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李怡发表《中印文学交流的历史启示》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印文学具有特殊的精神渊源,佛教文献影响了中国文学的题材、主题、意象、语言等。同时,中国文学在面对印度文化时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并获得更为深入的发展,这对如何发展当代文化很有启示意义。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廖波以《在文学中重新发现印度——新形势下研究印度文学的重要意义》为题,剖析了外国文学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印度文学研究的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佟加蒙希望,以共建中斯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指导,推动中斯文学作品的互译和出版。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成都)的具体运营管理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将借助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国内相关领域的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源,制定中心管理办法,系统梳理南亚各国文学发展状况,建设中国·南亚作家文库,推进中国·南亚作品互译,举办南亚国家“中国文学推广周”等活动,把中心建设成为与南亚国家开展作家交流、文学作品互译出版、文学展览、区域内文学研究、文学版权交易、版权保护等文学活动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