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从整合走向融合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9 08: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从整合走向融合

——黄州区推进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后

从整合走向融合

(黄州区教育系统开展联合教研,东门学校教师执教的公开课《雾和云》。)

记者 李维 孙婷 通讯员 王爱国

这是一组令人倍感紧迫的数据:

截至2022年8月15日,黄冈市区招生平台数据显示:仅黄州城区注册的新生和插班生共5322人,比上一年度净增小学生500多人;与春季学期相比,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增长了3317人,为历年最高。

这是一项令黄州教育人倍感自豪的荣誉:

2022年,在招生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黄州城区教育招生工作圆满、平稳着陆,黄州区教育局因此被区委、区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认可是城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从大整合到大融合的必然结果。”黄州区教育局局长方杰如是说,“也是黄州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三大举措,让人人“好上学”

3月13日,黄州区2023年公开招聘40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消息,引发众多师范生前来报名。这是继今年2月中旬,黄州区面向2023年应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专项公开招聘80名教师之后,又一次“招兵买马”。

如此蹄疾步稳地增加师资,是黄州区强化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学位的映射。

2022年,是市直7所义教阶段学校整体移交划转区管后的第一年。黄州区教育局副局长程邈介绍,随着人口生育政策调整,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和市区人口聚集政策推动,市区学前教育也迎来新一轮的入学小高峰,造成城区义务教育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学位紧张。

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及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下,2022年黄州区、黄冈临空经济区、黄冈高新区协同发力,投入近6亿元,一次性建成黄冈市文昌学校、黄冈市齐安学校、黄冈市第三实验小学、黄冈市第四小学4所学校,新增学位万余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如何使学校建得好,又办得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为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从全市选调名校长和骨干教师。2022年,黄州区从市区及各县市选任12名出色的中青年干部到新建4所学校任班子成员。并新招聘教师401人,交流调配102人,选派支教30人,提升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质量。

与此同时,创新联合办学办班模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优质学位增量。

城区先后成立以黄冈市实验小学、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黄州思源实验学校为龙头的4个义务教育联合体,新增优质学位约3400个。

2022年,为分流黄冈市明珠学校片区内生源,又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办班,在黄冈市文昌学校小学部开设“黄师班”,由黄冈市明珠学校选派部分优秀教师任教。在黄冈市第四小开设“实小班”,由黄冈市实验小学选派教师任教,分流部分学生。

新建学校、补充优质师资、创新办学办班三大举措,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破解城区“入学难”问题,让人人“好上学”,黄州城区孩子实现了从“就近入学”到“家门口入学”的嬗变。

据悉,2023年,黄州区教育局将继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扩建市明珠学校3号楼,补充新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启动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认定3-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公益普惠学位2160个,确保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两个占比”目标。

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建设教联体,让人人“上好学”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义务学校教联体建设,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前,在黄冈市区大多数家长眼中,享受优质教育,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幼儿园读黄冈市实验幼儿园,小学上黄冈市实验小学,初中读黄冈市启黄中学……

因此,每到招生季,家长们削尖脑袋往这些学校挤,引发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突出。

为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顺应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期盼,2022年,黄州区进行了教联体改革试点,在原有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组建2个教联体示范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黄冈市启黄中学与黄冈市实验中学组建教联体,初一新生可在两个校区中自主选择入学地点,一定三年不变;黄冈市实验小学与黄州区赤壁小学、黄冈市第四小学组建教联体;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与黄州区路口小学组建教联体。

教联体打破了校际之间壁垒,同一教联体的学校,教育资源实行了大调剂、大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带动了薄弱学校。在黄冈市实验小学教联体中,黄州区赤壁小学和市第四小学除引进黄冈市实验小学优秀教师、班主任到学校任教外,还在日常管理、教学教研、课堂安排、学情监控等方面同步化、统一化管理。

也就是说,在黄州区赤壁小学和黄冈市第四小学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黄冈市实验小学的教育资源。

黄冈市启黄中学与黄冈市实验中学成立教联体后,两校实行“一校制”融合式发展,除办学地点不同,两个校区间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上是一样。黄冈市实验中学教师叶苗说:“经过一学期试行,从两校统考成绩看,实验中学整体成绩呈上升趋势。”

“我们的目标是‘不需要择校’,让人人‘上好学’。”黄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汤艳介绍,为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2023年,黄州区计划将11所义教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2024年,19所义教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2025年,全区80%的义教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

改革义务教育招生办法——

建设“一事联办”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

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扩充,城区教育基本实现了从“就近入学”到“家门口入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但每年招生季,繁琐的资料审核,让家长倍感疲惫。

“过去招生工作中,家长们带着各类证书、材料等到现场进行复核,有时资料准备不齐,家长要多次跑路,招生老师工作也繁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黄州区教育局义招办负责人回忆说。

为使市区义务教育一体化招生更精准、更便民,今年,黄州区教育局进一步改革招生办法,依托大数据,建设“一网通办”智慧招生平台。

与以往招生方式相比,“一网通办”智慧招生平台将现场审核资料升级为在线申请、在线审核。并通过与大数据管理局、公安局、不动产管理中心等部门数据库相连,对户籍、房产等信息进行精准核验,再进行学校、学籍分配。

“学生报名全程只需要在终端填报相关信息即可,无须提供纸质材料,审核全过程不见面、零跑腿。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路。”区教育局义招办负责人说。

“同时,对落实‘公民同招’,严控中小学招生计划,严格学籍管理,落实民办义务教育占比不高于3.68%的调控目标,也有极大意义。”他补充道。

“一网通办”智慧招生平台是市区资源的大整合、教育的大融合,目前正在开发中,预计今年5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对市区一体化招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进一步促进黄州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共建教联体,共推弱校变强校——黄冈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黄冈市实验小学教联体书记 陈平在全省教联体改革的大背景下,黄冈市实验小学依托百年老校的办学积淀
2023-10-22 08:14:00
湖北黄冈市黄州区:筑牢“防护网”,保障群众安全过冬
...过冬安全相伴”冬季应急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启动后,湖北黄冈市黄州区积极发动,截至1月11日19时,当地参与人数达1.06万人。在线下,当地通过开展“敲门”行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4-01-12 13:13:00
... (通讯员骆冬)6月25日,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黄冈市第四实验小学,举办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志愿宣讲活动。来自黄州区人民法院、区扫黄打非办、新华书店遗爱湖书城和“初心”志愿
2023-07-01 08:48:00
...城镇外岭村开班授课。开班仪式上,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培训旨在推进“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活动,对接黄冈市中医药产业链及大健康产业建设,弘
2023-02-18 08:44:00
...实验学校为核心校,另设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齐安校区(原黄冈市齐安学校)和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陶店校区(原黄州区陶店中心学校)。教联体成立后,三校将建立共融共生机制,成立教联体党组织,
2023-07-30 07:38:00
...救官”活动视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播放。黄冈市明珠学校作为黄州区“少年急救官”项目活动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成为黄冈市唯一入选的义务教育学校。创新服
2023-12-07 10:51:00
黄州区对在建水利工程开展安全生产及汛前检查
来源:极目新闻4月16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副区长王振林,区防办主任、区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奚俊红,到黄冈市巴河干流防洪治理三期工程(黄州区)、黄冈市长河
2024-04-18 15:18:00
...鱼苗孵化,迄今已有逾半个世纪的历史。村里不仅成立了黄冈市幸福鱼苗孵化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了“幸福渔农”商标。然而,鱼苗孵化是看天吃饭。每年3、4月底,鱼苗进入孵化期。若当年雨水
2023-02-02 08:43:00
...校区间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1月24日,黄冈市八一小学教联体在万福校区开展多学科教研活动。黄州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区教科院相关教研员参与教研活动。说课、听课、评
2023-12-03 08:2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