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污水中提取能量 亳州市变废为宝实现供暖制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4 18:3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这个(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站投入使用后,亳州市行政中心办公楼冷暖双供系统不再使用天然气,我们从污水中提取能量为大楼供暖或制冷,一年可节省天然气约24万立方米!”10月13日,中能建地热(亳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弋告诉记者。

从污水中提取能量 亳州市变废为宝实现供暖制冷

亳州行政中心(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站的内部设备(局部)。

在亳州市政府大院一个角落里,亳州行政中心(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站24小时工作着。既不见供热管网,也没有烟囱,从外观看不出这里竟然蕴藏着巨大能源,亳州市行政中心整个办公区的供暖及制冷都依靠这里。

“可再生能源站的制冷和供暖原理与家用空调的原理相似,但能量提取的来源不同:家用空调用电驱动空气压缩机工作,是从空气中提取能量制冷、供暖,而咱们的污水源热泵是从污水中提取能量制冷、供暖。”中能建地热(亳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弋介绍说,“地下污水管网中的污水是有温度的,冬季大约为12℃左右、夏季可以达到22℃左右。污水源热泵技术就是把污水中含有的热量提取出来,再通过热泵机组让这些能量实现夏季制冷或冬季供暖。换热过程只提取水中的热量,不对污水产生二次污染。”

亳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亳州市行政中心原来的中央空调已投入运行近18年。目前机组老化,制冷、供暖效果下降,运营成本和能耗偏高。为实现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费双降,政府决定利用绿色清洁的地热能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替代,实现办公大楼空调供能成本节约、绿色低碳。

据介绍,央企中国能建和地方国企亳州文旅集团合资成立中能建地热(亳州)有限公司,负责亳州市的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站建设。这个能源站利用芍花路污水管网中的污水作为能量源,通过污水源热泵系统,为市行政中心办公楼(32000㎡)供暖制冷。亳州市政府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建成后,每年仅需支付一定的能源服务费。与改造前相比,亳州市行政中心能源使用成本下降约10%,整体能源消费量下降290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 691.98吨,减排二氧化硫4.92吨,减排氮氧化物1.74吨,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从污水中提取能量 亳州市变废为宝实现供暖制冷

亳州行政中心(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站已经安全运行200多天。

目前,不仅亳州市行政中心使用地热能供能,新建的亳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亳州市肿瘤医院同样将采用地热能进行供能。而亳州市人民医院、亳州机场等一批地热能供能项目正在谋划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将助推亳州加速实现 “双碳”目标。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编辑 张大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天“借”风电、向地“借”热能……亳州市节能降耗“碳”新路
...光电、甚至连废弃秸秆和生活垃圾也能“涅槃”成电,为亳州市所用......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节能降耗,千方百计发展清洁能源。今年1—8月份,亳州市新能源发电量41.6亿
2023-10-22 22:06:00
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秸秆回收 变废为宝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秸秆回收。杨中勤供图2024年10月8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尹楼村秸秆收储中心,工人正在将回收的玉米秸秆堆垛储存。近年来,谯城区古城镇紧紧围绕秸秆能源
2024-10-09 16:33:00
安徽亳州:秸秆打捆 变废为宝
...合作社等将小麦秸秆收集销售给秸秆电厂或养殖企业,以变废为宝,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刘勤利摄(人民图片网)
2024-06-03 10:32:00
...的秸秆、蒲草和腐烂的杨木、桐木。“工艺品的制作都是变废为宝,家里不用的玉米壳在这里都变成了宝贝。”工艺品公司负责人卢磊说,利用秸秆、树枝等开发制作的工艺品有一万多个(件),产
2024-03-31 12:50:00
安徽亳州:秸秆回收 变废为宝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4年10月5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尹楼村秸秆收储中心,工人正在将回收的玉米秸秆堆垛储存。近年来,谯城区古城镇紧紧围绕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
2024-10-06 11:08:00
亳州市谯城区:盘活“老三资”做强“新三样”
...频道如何把散落在乡间的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变废为宝”,并由此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2023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通过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老三资”,做强振兴工厂、振
2024-11-14 16:55: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亳州市帮助燃气供水等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负面清单”——现场问诊为安全生产开“良方”■ 本报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李 鹏“自从有了‘负面清单’,工作时终于可以放
2024-03-24 02:01:00
创业安徽故事汇|单海峰:做家乡水体的“净化者”
...快的北方汉子,早年间在上海环保行业工作。2017年,在亳州市“一封家书”的号召下,单海峰辞掉高薪工作,返回家乡创立安徽海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环保”)。从污水处理
2025-05-20 15:39:00
【科技“黔”行】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系统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污水经过技术处理,也可以‘变废为宝’。”曹效鑫介绍,再生水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夏冷冬热。以贵阳为例,夏季再生水厂处理的中水温度较室温低10℃左右;到了
2023-08-06 14: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太原市知识产权工作紧扣“服务带动全省、影响辐射周边”的定位,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为目标,经过数年持续努力
2025-09-08 06:32:00
2023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支持福建、江西、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2025-09-08 06:55:00
江西新品种改写南方葡萄市场格局
9月2日,在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葡萄架下,串串葡萄垂挂如珠,晶莹剔透,凭借“天然无籽、早熟10~15天”的特质,“观巢春早”正悄然改写南方鲜食葡萄市场的格局
2025-09-08 06:55:00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荣获8项奖励,包括一等奖2项
2025-09-08 06:55:00
餐馆占用公共通道私建围墙影响居民通行
近日,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武阳街居民杨先生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当地一家名为“乡村烧菜馆”的餐馆存在长期侵占街道公共通道的问题
2025-09-08 06:55:00
上高二中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日,上高二中在学校操场举行新学期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班主任和相关处室负责人
2025-09-08 06:55:00
曰修路预计下月底实现全线通车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为进一步完善区域道路交通网,连日来,在赣江新区经开组团各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干劲十足
2025-09-08 06:55:00
南昌红谷滩区部分道路交通管制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9月5日,南昌交警发布通告,为确保南昌市红谷滩香江路、丰和南大道(前湖大道—岭北二路)道路维修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2025-09-08 06:55:00
问政快报(2025.09.08)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4日至6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795条,其中,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赣州市南康区交通运输局
2025-09-08 06:55:00
今年江西围绕教师节开展七大重点活动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节日氛围,我省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
2025-09-08 06:55:00
尖草坪区南翟村:西梅成为增收“金招牌”
游客在果园采摘。邓寅明 摄初秋时节,尖草坪区向阳镇南翟村金滩田园里,紫红色的西梅挂满枝头。9月7日,第十届金滩田园欧洲西梅采摘月开园
2025-09-08 07:03:00
9月7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太原市城六区的巡游出租汽车已启用从业人员人证核验功能。这一举措旨在加强驾驶员管理,保障司乘双方合法权益
2025-09-08 07:03:00
2025吉林·郭尔罗斯草原那达慕启幕
当悠扬的马头琴旋律在查干花镇乌兰花村老英台西草原上响起,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儿女与八方来客共同见证了一场文化盛典。9月7日上午
2025-09-08 07:17:00
无论艳阳高照,还是暴雨倾盆,无论华灯初上,还是晨曦黄昏,有一支队伍时刻准备“闻令而动”,这就是太原供水的应急抢修队。他们总是以最快速度响应诉求
2025-09-08 07:34:00
近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山西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征集时间持续至10月26日。“十五五”时期是我省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
2025-09-08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