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自驾七旬夫妇遇困盐井河 执法温情点亮暖心之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4 17: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前不久,在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六支队四大队盐井河超限运输检测站广场上,一辆来自哈尔滨的自驾车缓缓停下。车内是七旬夫妇汪海江和张慧。他们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于一个月前开启了从北到南的自驾之旅,计划明年开春暖和后再返程。

长时间的房车生活有自由惬意之处,但也带来不便。张慧因长时间在车内起居,不慎腰部严重扭伤。车停稳后,夫妇俩满脸疲惫与无奈。汪海江心疼地看着妻子说:“老伴儿,这腰伤得厉害啊,今晚就在车上凑合一宿吧,明儿再说。”张慧皱着眉忍着疼回应:“也只能这样了,唉,可别耽误咱这趟旅行。”他们本打算在车内将就一晚。

自驾七旬夫妇遇困盐井河 执法温情点亮暖心之旅

汪海江、张慧夫妇送来锦旗。

然而,这一幕被四大队交通执法人员敏锐察觉。执法人员关切地敲窗,待车窗摇下后询问情况,汪海江叹气后如实相告。执法人员赶忙说道:“大爷、大妈,这可不行,车上太不舒服了。我们这儿有‘司机之家’,啥都有,干净整洁的被褥、淋浴室、厨房……设施齐全,你们去好好休息。”

盐井河超限运输检测站的“司机之家”,是为司乘人员打造的温暖关爱之所。走进其中,干净整洁、一应俱全。柔软的被褥整齐叠放在床上,似在邀请疲惫旅人休憩;淋浴室热水随时可用,能洗净一路风尘;厨房设施完备,便于准备简单吃食。还有桌椅沙发供人放松,饮水机提供温热饮水,微波炉可加热食物,厕所干净卫生,更配备应急药箱应对突发身体状况。

汪海江、张慧夫妇听闻后既惊喜又感激,在执法人员引导下来到“司机之家”。在此期间,执法人员不仅提供免费住宿,让他们安心养伤,还时刻关注他们的需求。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执法人员还积极联系当地医生并上门为张慧按摩治疗。医生用专业的手法缓解了张慧腰部的疼痛,夫妇二人对执法人员的善举感激不已。

时间流逝,11月4日,经过几日调养,张慧腰部疼痛减轻。夫妇俩为表深深谢意,特意制作锦旗。当日,他们将锦旗郑重地送到四大队交通执法人员手中。夫妇俩表示还会再住几日等张慧身体进一步恢复后,再继续自驾之旅。

“司机之家”自设立后,成了盐井河超限运输检测站的亮丽风景线,每天都有暖心故事上演。货车司机长途奔波后常来此小憩,或吹空调解热,或喝水解渴,或在沙发上放松看电视、给手机充电,保持与外界联系。这里不仅是休息场所,更是司乘人员旅途中的心灵港湾,让他们感受到交通执法部门的关怀与尊重。

盐井河超限运输检测站的交通执法人员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用行动诠释“崇法善治,敬业亲民”。他们关注路过司乘人员需求,无论是身体不适急需帮助,还是仅仅想歇脚、补水,都会热情援手。汪海江、张慧夫妇的经历,让更多人看到交通执法工作温情的一面,改变了对交通执法只是严肃处罚的固有印象。

此次夫妇送锦旗之举,将激励执法人员保持热情与爱心,为更多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他们的故事也将在司乘人员中口口相传,成为旅途中的佳话,激励更多人勇敢踏上旅途,因为远方有温暖角落在等待。(文/图 程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切莫误读,恶意交通违法。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自驾游已成为常态。然而,在外地对道路不熟悉,自驾游很容易发生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自驾游规模为22
2023-09-30 07:13:00
...宝 通讯员 侯鹏 青岛报道7月27日周日正午时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紧攥布包,急匆匆地来到了北墅监狱。经询问,他是服刑人员姚东(化名)的父亲,此行的目的沉重而急迫,除了要告知
2025-08-02 14:27:00
...新闻·映象网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刘洪江)7月9日,一对七旬夫妇去南阳市中心医院看病,不慎将装有12000元看病钱的背包丢失。医院安全保卫科工作人员得知后,冒着酷暑多方奔波,
2023-07-11 20:01:00
新年第一“招”丨温州老板春节自驾五省市到员工老家拜年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银燕 共享联盟·龙湾 朱逸琳 陈出这几天,当各地不少工厂忙着招工时,温州市龙湾耐尔达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强立很淡定。早在春节期间,石强立便
2023-01-31 13:47:00
...里乐于助人的她生病了,邻居暖心帮助——​邻里互助 七旬老人传递身边温情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兰兰报道 “我这段时间生病,在家不能出门,多亏了好邻居的暖心照顾。”2月27日,
2024-02-29 01:41:00
如皋磨头:不离不弃 七旬老人照顾瘫痪养女50年
江南时报讯 “今生今世,不管再苦再累我们不离不弃,用全部的爱将女儿养大成人……”这是50多年前,如皋市磨头镇高庄居24组许映发与妻子沈良芳收养女儿的承诺。50年来,这对平凡而又可
2023-07-28 15:41:00
七旬老人深夜迷路,浚县交警温情护送回家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张晚璐 通讯员 张慧静)3月1日上午11时许,浚县小河镇前刘庄村的张女士来到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一面写有“助人为乐,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大队职工蔡金旺手
2024-03-04 17:41:00
泪目!七旬父母昼夜寻子,重逢时那句“不怪你”胜过千言万语
...弃自己的那个人。45岁男子因为生活遇到挫折离家出走,七旬父母没有放弃,四处苦寻爱子,昼夜寻亲,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将儿子找回,再度团圆。近日,重庆渝北区一场牵动人心的寻亲迎来暖
2025-05-09 12:19:00
能喊声“娘”就是幸福!嘉祥七旬夫妇悉心照料百岁母亲
...。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村民高培力、高梁氏夫妇均已年逾七旬,他们精心照料104岁高龄的母亲,从一日三餐到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迈进家门,能喊声‘娘’,就是幸福。”高培力深有
2024-01-10 17: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