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蔡元培的“自我检讨”
⊙姚秦川 文/供图
蔡元培
1920年12月,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身份出国考察,当他抵达英国时,伦敦大学政治学教授、社会心理学者怀拉斯热情地邀请蔡元培到家茶叙。
当时,在座的除了怀氏的夫人和女儿外,还有陪同蔡元培一起去的徐志摩和陈西滢。一开始,蔡元培和怀拉斯的谈话由徐、陈二人当翻译。聊得正起劲时,徐志摩忽然开口道:“蔡校长在法国住了好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怀夫人与女儿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与蔡元培用法语谈话。
不过,当两人将法文一股脑地“倒”向蔡元培时,蔡元培却尴尬地怔在那里,半天没有开口说话。还是陈西滢眼尖,一下子看出蔡校长并不擅长说法语,于是急忙解围道:“先生在法国时只是作寓公,求学是在德国,所以德文比法文说得好。”幸好怀夫人和女儿不能说德语,没有继续再用德语交流下去。此时,怀拉斯则接过话头,说他从前到过德国,可是德语好久不说,已不大能说,最终只与蔡元培用德语磕磕绊绊地交流几句,就此将蔡元培不会说法语的事情翻了篇。
当时为什么徐志摩要刻意说蔡元培法语说得好呢?盖因徐志摩出身北大,他的本意是想在国际社交场合捧捧自己的老校长,不料竟然弄巧成拙,非但没有给老校长脸上添光,反而让老校长下不来台,可谓趣事一件。
不过,蔡元培到底格局宽广,他后来提起此事时,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的法语水平一般,怪不得志摩”。为此,他还专门在上海的《文化建设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读书经验》的文章,同时在文章中做了自我检讨:“自己到了四十岁以后才开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地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作一回短时间的演说,‘更别说与他人顺利畅快地用法语交流了’,之前还曾差点闹了国际笑话。”蔡元培的这一番话讲得非常诚恳,没有半点的遮遮掩掩,矫揉造作,让众人感受到他襟怀的坦荡,教育家的赤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