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海仁济:病房里专人指导“开趴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1 13:4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金恬恬

“爷叔,您动作别太快了,慢慢吸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病房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田梅梅俯身在一位患者旁边,正在帮助他完成俯卧位通气治疗。

为了帮助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等的新冠患者更好通气,仁济医院组建了一支清醒俯卧位通气(Awaken Prone Position,APP)指导小分队(以下简称“APP小分队”),防止患者转为危重症。

这支队伍由医院护理部牵头,1月1日组建,由重症护士长、重症专科护士和重症康复治疗师组成,共20人。“他们具有丰富的重症病人护理经验,护士均通过中华医师学会重症专科培训。”护理部主任奚慧琴介绍,“两人一班,每天在20余个病区中巡查,指导病区护士对符合指征的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上海仁济:病房里专人指导“开趴体”

“APP小分队”在行动

奚慧琴说,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在临床运用已60余年,可显著改善肺血氧饱和度,降低病死率。自1月1日“APP小分队”在各病区开展指导以来,全院清醒俯卧位患者的覆盖率从原来的7.4%提升到95.7%。“绝大多数符合指征的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后,血氧饱和度都达到95%以上。”

多数新冠高龄患者存在呼吸窘迫问题

为了应对新冠重症高峰,仁济医院腾挪空间、整合资源,20余个普通病区腾出部分病床用于收治新冠患者。一眼望去,躺在病床上的大多是老年人,不少都在吸氧治疗。

“多数患者入院时呼吸窘迫、低血氧,需要给氧治疗,存在肺部发炎,少部分是重度肺炎。”田梅梅说,患者中以高龄老人居多。很多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5%,呼吸急促。“越早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越好,可以有效避免轻症进展为重症。目前收治患者,大部分符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指征。”

上海仁济:病房里专人指导“开趴体”

俯卧位通气也有操作规范

在仁济医院制定的住院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SOP(标准操作流程)中,除了未行机械通气的成年新冠患者以外,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或无创通气的患者;或者意识清楚,能够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能耐受体位的改变,能够在呼吸窘迫时进行呼救的患者,也被建议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指出,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

俯卧位通气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例,减少无效腔而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进而改善氧合和廓清气道,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减少患者因氧合障碍导致的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

简单说,俯卧位通气就是趴着呼吸。人在趴着的状态下,肺泡充分复张,进行呼吸通气换气。同时受重力作用,肺炎产生的一些痰液也更容易咳出。

“‘趴着’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俯卧位通气可以更好地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胸闷气短、呼吸窘迫等症状。所以我们积极在病房里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科普教育,倡导‘开趴体’,让病人‘应趴尽趴’,防止病情向重症转化。”奚慧琴表示。

上海仁济:病房里专人指导“开趴体”

小分队与护士、家属合力为老人调整俯卧位姿势。 图片均为仁济医院提供

俯卧位通气治疗后,76岁大爷呼吸平稳

完整操作要评估患者情况、摆体位、照顾好患者身上的氧气管道,以及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变化等。对重症患者行规范的俯卧位治疗比较耗费人力,需要医生、护士和家属的共同配合。

“有些护士和家属没有充分认识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治疗效果,觉得操作麻烦,还有些病人认为趴着不舒服,就不太愿意。小分队的任务就是通过巡查各病区,对有指征的患者现场实施俯卧位操作,以此带动普通病房的护士切实落实。”田梅梅说。

“1月1日,我在肿瘤介入科病区为35床病人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氧饱和度5分钟内从92%上升到95%以上,旁边36床家属觉得不可思议,也愿意让患者一试。”

36床患者张大爷76岁,有糖尿病,感染新冠后引发病毒性肺炎,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在Highflow高流量吸氧且氧浓度达80%情况下,指脉氧的氧饱和度只有92%。

“爷叔,你身体慢慢翻过来,一只手臂往上放,另一只手臂贴身侧放置,像游泳一样,对,慢慢吸气。”

田梅梅弯着腰,几乎趴在张大爷耳边,一边帮他调整体位,一边密切关注呼吸频率。同时,几位护士一起帮翻身、调卧姿。10分钟内,张大爷氧饱和度就达到97%。

一次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中间可休息2-3次,但很少有患者能坚持下来,他们中有些由于姿势不准确,用手臂做功发力支撑身体,卧了一个小时直喊“累”,这就由“APP小分队”出动,帮他们及时调整姿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俯卧位治疗,张大爷有了明显改善,呼吸状态慢慢平稳。1月4日,他已改为鼻导管吸氧,氧饱和度维持在96%。

田梅梅说:“‘APP小分队’巡查目的是希望通过指导和干预,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避免从轻症发展成重症,也希望所有病区的医生和护士都认识到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确切效果,让这种呼吸治疗方式全面铺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江东 | 基层抗疫㉒仁济医院:既救危重症,又防“轻转重”,还要下沉社区
...致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一场以重症医学科为首、多科室协作的重症患者救治战役正如火如荼。仁济医院东院区ICU内,医生正在救治重症患者。 重
2023-01-11 20:01:00
流感后竟病危?仁济医院挽救一名印度籍罕见病患者生命
...促的铃声打破周日午后的平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风湿科会诊平台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求助电话。印度患者妮可(化名)一个月前患了一次看似普通的“感冒”,出乎意料地在她身上
2024-04-27 14:35:00
...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一场以重症医学科为首、多科室协作的重症患者救治战役正在持续展开。重症病房满负荷运转在仁济医院东院区外科三楼ICU
2023-01-11 14:51:00
流感后病危的患者上海获救
...力衰竭、炎症指标爆表……NIK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仁济医院)风湿科会诊平台发来求助。记者26日获悉,NIK提供的几个关键词让该院风湿科团队敏锐地意识到患者
2024-04-26 21:59:00
...出院了,作为一个80岁老人的家属,仅代表我们全家,向仁济医院东院,特别是仁济医院急诊、全科医学科的医生、护士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1月14日,经过2个多星期的治疗,
2023-01-16 17:58:00
新春走基层|暖心暖情暖人!上海88岁重症老人春节前出院与家人团聚
...护室,办理好出院手续,在家人接送下回家团聚。“感谢仁济医院的医生护士,也祝大家过个平安幸福年!”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护士正在为出院老人测血氧饱和度88岁的周阿婆1月10日
2023-01-21 16:45:00
急诊科、重症科、监护室内:仁济医护春节在岗为生命“守岁”
...过一个“健康”年。兔年春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毅然选择了坚守“医”线,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百姓健康。除夕夜,他拨通了视频通话“16床的病人,肾移植术后
2023-01-23 14:59:00
...出院了。作为一个80岁老人的家属,谨代表我们全家,向仁济医院东院,特别是仁济医院急诊、全科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1月14日,经过两个多星期治疗,80岁的蒋先
2023-01-16 19:23:00
孕期准妈妈感染新冠后突发意识不清?多学科协作救治,准外公送来锦旗
...倒地、肢体抽搐、意识不清,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诊疗,考虑是脑炎所致的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经过半个多月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张女士精神症状逐渐好转,腹
2023-01-08 18: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
静脉采血后出现血肿、淤青?如何正确护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静脉采血是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用于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虽然采血过程简单,但采血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2025-04-02 13:00: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破解过敏性关节痛的“筋结密码”,四步调出健康筋骨
春夏交替,花粉纷飞;秋冬寒湿,关节隐痛。如何从根源上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健康屏障?国家级非遗壮医经筋疗法给出了独特答案。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
2025-04-02 13:41:00
【中科御方】薏米祛湿,搭配什么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湿气重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扰,而薏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祛湿食材,深受大家喜爱。那么,薏米搭配什么祛湿会更有效呢?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为大家揭晓答案
2025-04-02 13:50:00
【中科御方】不同茶叶功效不同,你喝对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茶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但你知道吗,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功效,选对适合自己的茶,才能喝得健康又舒心。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就揭示了茶叶背后的奥秘
2025-04-02 13:51:00
【中科御方】绿豆汤,夏日清热解毒的佳品!
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消暑的方法。而绿豆汤,无疑是夏日里清热解毒的绝佳饮品,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青睐。绿豆富含蛋白质
2025-04-02 13:52:00
【中科御方】中药熬得越久越好?其实不然!
大家都知道,中药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很多人熬中药时,觉得熬得越久药效越好,事实真是这样吗?从专业角度来讲,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特性
2025-04-02 13:54:00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2025-04-02 14:00:00
子宫内膜薄对怀孕影响大吗?低于这个标准你的生育力就堪忧了!
其实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整个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月经期只有1-4mm,卵泡期则可达到4-8mm,而在分泌期可达到7-14mm
2025-04-02 14:03: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张志勇主任:“心病”还须“心药”医
缺血性心肌病是现代医学定义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功能减退,常伴随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中医虽无此病名
2025-04-02 14:11:00